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聲中,蔣介石攜蔣經國匆匆離開成都官邸,乘機直抵台灣。至此,號稱擁有800萬軍隊和500萬黨團員的國民黨及其政府,土崩瓦解,徹底失敗,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中國革命的勝利,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特別是在美國,一場政治風暴隨之而起,從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以至各大媒體,都在質問「國民黨是怎樣倒下去的」?本來,美國政府支持國民黨政權,是明白無誤的,是從未動搖的。單從1945年到1948年,美國援助國民黨540餘架飛機,69個師的武器裝備,希望國民黨能夠長期統治中國,以維護美國在中國以至在遠東的利益。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不料只經過了三年的戰爭,國民黨竟兵敗如山倒,不得不離開大陸,退守台灣一隅。在這種形勢下,以麥卡錫為首的右翼勢力,向美國政府提出了質詢,並掀起了反共浪潮。首先受到攻擊的是被稱為「三個出賣了中國的約翰」,即范宣德、戴維思、謝偉志。接著是對傳媒界、文化界、影視界的許多正直人士,由胡佛領導的聯邦調查局進行了審查,有的被稱為「共產黨同路人」,有的被定為「共產黨間諜」。再接著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聽證會上,麥卡錫等人直接指責華萊士、赫爾利、馬歇爾、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為「親共分子」。


在這種紛紛擾擾中,國務院發表了《對華關係白皮書》,對國民黨失敗的原因含糊其辭。但《紐約時報》評論說:「白皮書向人們透漏的信息是,中國並不是被某個陰謀集團出賣的,而是國民黨自己倒下去的。」在台灣,蔣介石對自己的失敗,更如骨鯁在喉,箭穿於心。離開大陸前,蔣經國慨嘆道:「大好河出,幾無立錐之地!且溪口為祖宗廬墓所在,今一旦拋別,其沉痛心情,更非筆墨所能形容。此一切,究竟誰為為之?孰令致之?」到台灣後,蔣介石慨嘆道:「我們的整個大陸都淪陷了,究竟我們大陸的這種悲劇,這種浩劫,是誰為為之?孰令致之?」那麼,蔣介石的敗退,到底是誰為為之、孰令致之的呢?光慨嘆是不行的,面對著撤退到台灣的文武百官、殘兵敗將,蔣介石不能不有所交代。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早在兩年以前,蔣介石說:「自從戡亂以來,我個人每經一次戰役,對於這次戰役的成敗利鈍,無不加以詳細的研究和檢討,而且每一天、每一時刻,我都在研究我們國軍所遭受犧牲的原因。」但據蔣經國敘述,他父親真正思考和研究失敗的原因,是在引退於奉化之後。他說:「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父親引退,離開南京。回到溪口故鄉之後,父親便開始埋頭研究戰爭失敗的原因,以及重整局勢和改造革命隊伍的方案。」這樣,蔣介石在台灣「復行視事」後,便根據他研究的「原因」,在陽明山舉辦了「革命實踐研究院」,分批集訓高級幹部和高級將領,蔣介石親自主持,親自督導,發表了連篇累牘的「訓詞」。在這些訓詞及其他各種演講中,對國民黨的失敗有痛切的指陳。


首先,蔣介石認為國民黨的失敗,責任在於「國人」。他說:「抗戰以後,我確信可以在兩年之內,削平匪亂。不幸個人的主張,不能取信於國人。由此之故,在國內外種種阻力下,剿匪軍事受到了挫折。」不僅如此,蔣介石還認為:「戡亂」以來,「軍民風氣囂張。國家紀綱掃地,黨不成其為黨,軍不成其為軍,國民不成其為國民。」而「風氣囂張」的原因,又是因為學校教育不良,「教不成教,學不成學,師不成師,弟不成弟。所謂校風校規,掃地殆盡;師道人格,蕩然無遺。卒致今日國破家亡。」蔣介石的這種分折,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黨政軍學,無一倖免。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說「黨不成其為黨,軍不成其為軍」,似已稍有過分,而國民怎麼就「不成其為國民」了呢?國民黨以「國民」為號,國民政府以「國民」為紀,如果「國民不成其為國民」,那麼這個黨這個政府的最高領導者又成了什麼呢?其次,蔣介石認為,國民黨的失敗,在於國民黨本身的腐朽。

他說:「抗戰勝利以來,我們一般同志精神墮落,氣節喪失,把本黨五十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毀無餘。甚至毀法亂紀,敗德亂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他說:「我們黨和團的組織複雜、散漫、鬆懈、遲鈍,黨部成了衙門,黨員成了官僚,在社會上不僅不能發生領導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譏笑侮辱的對象。」他甚至氣憤地說:「自抗戰以來,本黨在社會上的信譽一落千丈,我們的革命工作苟且因循,毫無進展。老實說,古今中外,任何革命黨都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的沒有精神,沒有紀律,更沒有是非標準。這樣的黨,早就應該被消滅淘汰了。」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過去在大陸,國民黨是不能被批評的,因批評國民黨而被逮捕、囚禁、暗殺的,不計其數,甚至連國民黨內元老級的人物如胡展堂、李濟深、鄧演達等也在所難免。到台灣後,蔣介石自己批評起來了,雖然只是泛論,沒有具體指出諸如搜刮民脂民膏的孔宋家族,殘民害民的中統、軍統特務,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上層官吏,但能指出國民黨的腐朽,甚至認為「早就應該消滅淘汰」,也算是一點進步。再次,蔣介石認為國民黨的失敗,是由於國軍的作戰不力。他說:「目前我們部隊的情形,各長官嫖賭吃喝,無所不為。尤其是賭博一項,相沿成風。共軍的紀律那樣嚴肅,而我們的軍紀如此廢弛,試問這樣的軍隊,怎麼能不被敵人所消滅?」他說:「軍民感情的隔膜,可以說惡劣到了極點。我們國民革命軍原是以愛國救民為目的,而事實的表現,不僅不能愛民,而且處處擾民害民。」


過去,對國軍也是不可以批評的。早在1946年,蔣介石說:「共黨在國內外大肆虛偽的宣傳,說本黨如何專制,政府如何腐敗,政治如何黑暗,尤其侮辱我們國民革命軍如何擾民,甚至說我們軍官人人都營私舞弊。」到了台灣,他大講特講「軍不成其為軍」的種種表現,這至少證明過去人民對國民黨部隊的厭惡,並非「虛偽的宣傳」。在指責國軍的作戰不力時,蔣介石對高級將領的批評尤為嚴厲。他說:「我們此次大失敗的恥辱,不僅是由於一般黨員喪失了革命精神,背叛了革命主義,尤其因為我們多數將領氣節掃地,廉恥盡喪,敗德亂行。」蔣介石歷來提倡「不成功,便成仁」,因而對那些臨戰而未「成仁」的將領特別憤恨,即使是嫡系親信,亦不肯有所寬宥。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以湯恩伯為例,他稱得上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在國民黨敗退前夕,他不僅向蔣介石密告了自己的恩師陳儀,而且幫蔣介石秘密運走了國庫所有的黃金、白銀與外匯,最後將華東地區的國民黨殘餘部隊帶去台灣。所以蔣經國曾稱湯恩伯為「國之干城」,說:「父親引退之後交我們辦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定海的飛機場建築起來。到了淞滬棄守,湯恩伯將軍的部隊,就是靠了由定海起飛的空軍的掩護,才安全地經過舟山撤退到台灣,而成為現在保衛台灣和將來反攻大陸的一支重要兵力。假使這一支部隊在上海就犧牲了,對於我們重建武力將增加很多困難;乃至我們能否安然度過三十九年(指1950年)上半年那一段最暗淡的時期,也許都成了問題。」


蔣經國在這篇文章里著重描述了蔣介石對湯恩伯的愛護和倚重,但蔣介石本人並不如是觀。1954年湯恩伯在日本病逝,蔣介石發表演說道:「假使湯同志當時能夠在他指揮的上海保衛戰最後一個決戰階段,犧牲殉國的話,那對他個人將是如何的悲壯,對革命歷史將是如何的光耀。可惜他當時在上海撤退的時候,未能為主義為革命捐軀殉職,卻在五年以後的今日病死日本,雖多活了一些日子,但失去了一個為國家、為民族、為千秋歷史重若泰山而死的機會。」真是天威難測,連自己的兒子也摸不準。又一次,蔣介石把在大陸的失敗還歸咎於知識分子。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他說:「我們在大陸的失敗的最大的癥結,就是在學校教育。當時在校的青年和教授們,幾乎大半都作了共黨的外圍,成為敵人的工具。」他說:「一般知識階級隨風逐浪,道聽途說,以共黨所好好之,以共黨所惡惡之,以共黨之是為是,以共黨之非為非,就是這樣斷送了我們的大陸。」他說:「一些自命為自由民主主義的人們,直接間接幫助共黨,在政府區域內開展反內戰運動。政府為剿匪的動員,特別是徵兵征糧,到處遭受這一運動的阻礙。


這些民族的敗類,無恥的漢奸,更利用『和平』的美名,粉飾其投共投俄的罪行。反共陣營因而動搖,而士氣民心亦為之頹喪。」這裡所指的是1947年在國統區開展的反迫害、反飢餓、反內戰運動,這一運動給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以沉重的打擊。因而蔣介石每提到這一運動,就發出切齒之聲。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蔣介石在大罵一通大陸的知識分子以後,話頭一轉,指向了台灣。「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反動分子,像過去大陸的所謂民主人士,假借其民主自由的口號,來搖惑人心,擾亂社會,企圖混水摸魚,投機取巧,以遂其卑鄙無恥、賣國害民的目的。」此處所說的「反動分子」,是指殷海光、雷震等人。殷海光是台灣大學教授,曾給美國一刊物寫過一篇批判國民黨的文章,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國民黨政權專制獨裁的本質。雷震算不上什麼知識分子,只是與知識分子交往較多。


大陸解放前夕,他與胡適、傅斯年、王世傑等在上海搞了個「民主抗共」方案,還發表了個「上海宣言」,得到蔣介石的讚許。但胡適非常乖巧,只寫了封《致潤之先生(毛澤東)》的信,要求中共放棄武力,與國民黨一起「民主建國」,接著便到美國任國民黨大使去了。雷震不知自斂,到台灣後創辦了《自由中國》雜誌,鼓吹民主政治,甚至還想組建一個新黨。蔣介石不斷以大陸知識分子為例,教訓這些「反動分子」,後來忍無可忍,把雷震逮捕下獄。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此外,對於國民黨的失敗,蔣介石還認為是由於美國支持不力。他說:「美國人對我們訓政的必要,沒有深刻的認識,加上共產黨穿鑿附會,惡意宣傳,因此在美國人頭腦中間,造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觀念,就是中國的政治是獨裁的政治,國民黨是獨裁的政黨。」在大陸時,蔣介石對美國使團人員雖多有不滿,但不敢惡語相向。到了台灣以後,越想越氣,便經常開罵。如稱史迪威「不自量力」,「余為總司令,史迪威只系余任命之參謀長,有何權力未經余之批准,即建議將武器分給共產黨?如何對付中國共產黨,乃余之責任,彼絕對不能過問。」


稱赫爾利為「無知之輩」,「赫爾利對中國一無所知,彼從延安帶來之協定草案,表面上都是民主、自由、和平、進步等民主國家人士最喜歡聽的名詞,實際上是國際共產主義的基本戰略。故余對其『聯合政府』的提議加以拒絕。」在淮海戰役期間,蔣介石曾要求美國出兵援助,被杜魯門嚴詞拒絕。到台灣後,他不敢指名罵杜魯門,只是大罵「國際姑息分子」。他說:「剷除共產黨是自由世界的共同事業,但由於國際姑息分子的盲目短視,養虎貽患,遂造成今日之局面。」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當時來中國的美國使團,大多數人對中國確實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觀察和比較,作出自己的結論。許多美方人員經過比較,特別是通過到延安及其他解放區觀察,得出的結論是:一、「中共雖代表少數,但頗強。」二、「中共擴張其地區,系人民之擁護。」三、「中共佔領區人民之生活,較國統區為優。」四、「中共之徵兵與稅收,亦較國統區公平。」五、「中共受進步之中產階級擁護,有越封鎖線而逃入共區者。」六、「中共之現行制度,較國民黨民主。」七、「中國之小政黨願託附中共,可以得到保護。」八、「國共兩黨應有政治上之協定,組成各黨派聯合政府。」這些觀點,當然也影響了美國的某些決策。但從根本上來講,美國政府對中國共產黨是從不「姑息」的,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也不是在美國「姑息」下發展壯大的


當蔣介石大罵「國際姑息分子」時,杜魯門沒有還罵。若干年後,杜魯門在其《口述自傳》中說:「蔣軍從來不是良好的部隊。我們把大約三十億五千萬元的軍事裝備,送給了這些所謂自由中國人士,結果,從北京到南京的戰線上,蔣介石約五百萬軍隊,卻敗給了三十萬共軍,共產黨拿了這些軍事裝備,把蔣和他的手下,掃出中國大陸。說實話,他一直都不是個東西。他們曾要求我派出數百萬美國部隊去拯救他,被我一口回絕。蔣介石實在無可救藥,他們的腐敗是與生俱來的,我決心不虛耗哪怕是一個美國人的生命去挽救他。我不在乎他們怎麼說。他們繼續嘲罵與控訴,說我對共產主義軟化,又說我庸碌無知,但我不會屈服於這些指責。對於蔣和他的一伙人,我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看法,這群混蛋一個個都該關進牢獄裡。」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蔣介石在檢討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時,也表現了自責的精神。如在《如何紀念國父誕辰》的演講中說:「在今日紀念國父八十六誕辰的時候,不僅主義未行,歷史垂絕,就是整個的革命基礎,都將要在我們手裡毀滅了。不知道大家對此一殘酷的現實,曾經檢討過沒有?在我個人來說,至少我對總理、對主義、對國家以至對我們的民族、歷史,都是一個最大的罪人。因此我每天無論怎樣繁忙,總要抽出一段時間來,作為反省懺悔的功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源精選 的精彩文章:

誰是第一個喊「毛主席萬歲」的人?竟然是蔣介石
14億國人萬萬沒想到:中國領土不止區區960萬
您可能感興趣

蔣介石在日記里如何評價新中國成立?他自認為還有翻盤機會
二戰後英法還自認為是一流強國,結果因欺負蘇聯小弟被打回原形
自甘忍讓非懦弱 自認聰明是糊塗
郭雪芙秀出鑽戒自爆已經結婚?自認不懂幽默
王鷗自認是戀愛「傻白甜」
羅志祥自創朝牌經營有成 自認「老子沒在怕」
許孟哲告白自認「幽默」 張艾亞第一反應:這怎麼回事
竟然有國家「山寨」我國,自認是華夏子孫,你能接受嗎?
馬蓉又作怪,自認仍愛著王寶強,拒絕離婚!
大秦帝國第一猛將,他讓蒙恬自認為「望塵莫及」
匈奴貴族劉淵何以自認漢朝皇帝後裔,大罵曹操篡逆,追尊后主劉禪?
李小龍自認拳功不及他,連劉德華劉嘉玲出事都是他擺平的!
沈夢辰曬微博,示愛杜海濤?一句話黑了自己和楊冪,自認不經大腦
政變中倒戈的蘇聯將軍,自認最大錯誤是出任葉利欽的「國防部長"
誰還說勇士不是王朝?詹皇親自認可!那你呢?勒布朗:我專干王朝
港姐:自認偏心 陳凱琳力撐伍樂怡奪冠
國外小伙自認為是龍族後裔,花巨資整容嚇壞周圍朋友
海賊王明哥自認可以幹掉大將藤虎,為何如此懼怕四皇凱多!
余文樂自認說錯話 不是被逼是想保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