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意外斷舌不可怕,咬舌自盡更是難?

意外斷舌不可怕,咬舌自盡更是難?

前幾天,家住昆明的劉先生遭遇了一件又心痛又後怕的事情。事情的緣由竟是一碗不起眼的炒米線。原來,劉先生在駕車帶女兒出遊時,為女兒買了一碗米線。而當女兒在后座上吃米線時,劉先生的一腳急剎車,使得女兒猝不及防撞在前排座椅上,竟將舌頭咬斷了一半!幸好由於送醫及時,目前小姑娘的說話能力正在恢復之中。


看到這一幕,不禁讓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了武俠小說中「咬舌自盡」的場景。而這一印象也讓劉先生和劉太太事發後揪心了好久。那麼,「咬舌」真的能夠做到「自盡」嗎?出現舌頭斷裂的意外應如何應對?


舌頭的基本特徵

在討論「咬舌自盡」之前,先要了解一下舌頭的哪些特徵存在可能「致命」的因素。舌頭,在醫學上稱為舌,是人體口腔內一塊肌肉質的器官,表面覆蓋有包含味覺感受器的上皮組織。舌的內部有多條彼此獨立、方向不同的肌肉束,使得舌頭可以做出靈活的偏、卷、翹等活動,使其具有協助咀嚼、攪拌、吞咽食物,及協助發聲等功能。這些肌肉被稱為舌固有肌。


此外,舌在口腔內還有多條肌肉協助其固定於口腔內。這些肌肉被稱為舌外肌。舌的下部由頦舌肌連接至下頜骨,側部依靠莖突舌肌連接至顳骨的莖突,而基部則由舌骨舌肌與舌骨相連。這裡以頦舌肌相對最為有力。


除了肌肉,舌內還含有豐富的神經和血管組織。舌內的神經包括控制舌肌運動的舌下神經、感受舌後部味覺和觸覺的舌咽神經舌支,以及由三叉神經分出的負責舌前部味覺觸覺的舌神經等。舌內部除了豐富的毛細血管外,較大的血管包括舌深動脈、舌背靜脈和舌深靜脈。我們在舌的下部看到的兩條粗而青色的血管,其實就是流動著靜脈血的舌深靜脈。


意外斷舌不可怕,咬舌自盡更是難?舌的主要舌外肌、血管、神經圖示。

「咬舌自盡」難發生


基於以上所述的舌的基本結構,我們來考察一下「咬舌自盡」的可能性。網上流傳的「咬舌自盡」的致死原因可歸為三大類,即「疼死說」、「失血說」和「窒息說」。


「疼死說」的主要理由是咬舌時由於產生巨大的疼痛,從而產生「神經源性休克」,最終導致「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混亂」。然而,這一理由是無法成立的。首先,這一理由中對「神經源性休克」的理解就存在問題。雖然「神經原性休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由神經系統刺激而引發的休克」,但絕非「疼死」。神經原性休克主要是由於環境因素的突然刺激,使得交感神經突然失去支配能力或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從而導致周圍血管舒張,人體血容量增加,進而使得人體有效血流量下降,機體相對缺血所致的休克。神經源性休克通常發生於腦、脊髓損傷,或心血管感受器遭受劇烈刺激(如劇烈壓迫頸動脈竇、心前區)等情況,而外傷造成的疼痛常使得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從而進入應激狀態,難以產生交感神經的抑制。其次,一些疼痛造成的「疼暈」,實際是交感神經過於興奮造成的腦供血不足所致。這種暈厥通常可在數十秒內恢復,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在法醫鑒定中出現的一些被稱為「神經原性休剋死」,或「抑制死」的案例中,死者通常都具有心腦血管或神經系統疾病。因此對於正常人「咬舌」來說,若是自盡,需要極大的意志力和精神集中度,此時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而對於意外造成的舌部斷裂,劇烈疼痛同樣常造成交感神經的興奮,因此,這些情況均難以造成「神經源性休克」,更不用說導致死亡了。


「失血說」的理由十分直白,即舌內含有大量毛細血管和幾條較粗的動靜脈,因此咬斷舌頭後會因失血而死。但從常識上就會看出這一理由並不成立。人體血液總量約為4~5升,而失血量要超過30%,即1.5升以上才有可能危及生命。而依靠舌內的血管要喪失1.5升血液,所需要的時間足夠凝固止血了。從這裡可以看出,除非是血友病患者,否則依靠失血來「咬舌自盡」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不用提武俠小說中那種「一咬斃命」的場景了。


「窒息說」又分為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斷離的舌頭被吞入,導致「噎死」,另一種認為斷離的舌根會「縮入喉嚨」導致窒息,而第三種說法則是流出的血液灌入氣管導致窒息。對於第一種說的理由是舌頭是輔助吞咽的器官,因此舌頭咬斷後斷離的舌頭由於吞咽功能的喪失而吞入。然而仔細想想可知,若要咬舌自盡,或由於意外自己咬斷舌頭,那麼舌頭的斷離端是位於門齒外側的,那麼掉出口腔的概率遠高於被「吞入」。並且,即使斷舌被吞入,那麼很大可能是進入食道而非氣管。對於第二種說法,事實上也很難成立。因為舌頭被咬斷的部位是前部的游離端,而剩下舌後部,其下側是被發達的頦舌肌向前下方的下頜骨方向牽拉,因此難以做到「縮入喉嚨」。對於第三種說法,若要使血液能夠充分阻塞呼吸道,所需的出血量儘管遠少於「失血死」,但仍是比較可觀的,需要長時間出血才能達到。

因此,對比以上可能的「咬舌自盡」原理,我們可以看到,上述的所有方法都無法造成武俠小說中那樣的「一咬斃命」,甚至連致命的可能性都很低。相比之下,只有最後一種,即由於出血使得血液入肺,從而導致窒息死亡的方式可能性最大。事實上,文獻中記錄的舌意外斷裂以及咬舌自殘案例中,致死的極少,僅有的一例「咬舌自盡」發生於一位精神疾病患者身上。該患者在發病中咬舌,死因是出血和舌腫脹導致的窒息。


意外斷舌不可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咬舌自盡」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因意外導致的斷舌事故,其實也並不可怕。開頭中那位小姑娘良好的預後就是例子。


舌的機械損傷通常為咬傷、利器割傷、撕裂傷等。由於舌是肌肉性器官,再生能力強,因此輕微的傷口、斷裂和缺損,只需適當的止血和消炎措施,即可自愈。對於較為嚴重的深裂、割裂甚至完全斷離,則需讓傷者保持頭部處於水平位或俯位,防止血液流入喉部導致窒息,同時需及時送醫,進行縫合和包紮。只要醫治及時,通常也不會留下大的後遺症。若出現舌完全斷離、脫落出口腔的情況,同樣先保持傷者頭部位置,然後用類似處理斷肢的方式保存和運輸(即用清潔和乾燥的紗布或其他布類包裹,裝入潔凈塑料袋內密封,並使用冰塊等進行降溫),然後及時進行再植。只要措施得當,仍可挽回相當程度的功能。我國早在1975年就對在39℃高溫下離體長達3小時的斷舌成功實施了再植手術,由此可見意外斷舌後的醫療措施是十分完善和成熟的。


不過,雖然醫療技術發達,但舌頭外傷仍會對傷者造成一定時間和程度的痛苦。因此有必要預防舌外傷的發生。排除暴力因素外,舌部外傷通常都是由於意外磕絆、跌落、撞擊等導致。因此在行走、上下樓梯時,盡量不要邊走邊吃。在交通工具上飲食時,需要做好防護措施,如繫緊安全帶等,避免由於突然的碰撞或剎車導致意外。同時,對於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等看護人員也應當加強管理,避免患者發病導致意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美國的火星計劃,到底想怎樣?
氣槍能殺人,可別當玩具?
您可能感興趣

廢墟鬧鬼,遇者不死即病,斷舌乞丐出現,真相驚訝不已
李自成大兵被寡婦燙死,被婦人咬斷舌,這是你想像中的大順軍嗎?
五千年第一硬漢:凌遲碎割罵不絕口,斷舌仍罵直至氣絕,令人淚奔
診斷舌咽神經痛的基本要點
利物浦的掃帚星錯失絕殺,克洛普氣到要咬斷舌頭
用雞蛋皮治斷舌,蜘蛛網治傷口?《本草綱目》的中醫外治法很有趣
16個世界級趣味知識,為拍片差點咬斷舌頭
《本草綱目》中醫外治法:雞子皮治斷舌,蜘蛛網治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