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莫曰:華歆遇子弟甚整

廣莫曰:華歆遇子弟甚整

廣莫曰丨世說


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閑室之內,嚴若朝典。


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二門之里,兩不失雍熙之軌焉。

華歆和晚輩相處很嚴肅,即使在家中,也儀態莊重,猶如朝見皇帝那樣講求規矩。


陳紀陳湛兄弟卻是盡量實行和睦友愛的辦法。但是兩個家庭內部,都沒有失掉和睦安樂的治家準則。


華歆,字子魚,東漢平原高唐(今山東聊城高唐縣)人,桓帝時任尚書令,入魏後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曹魏重臣。

廣莫曰:華歆遇子弟甚整


華歆這個人,歷史上評價不高,因為基本沒有什麼節操。世為漢臣,最後竟然逼迫漢獻帝寫禪位詔書。但是這些政治上的事,跟修為境界沒有太大關係。關於他的性格,下一條表現的更明顯,下一條再說。


這裡廣莫想說的是,通往道的道路必然不是只有一條,至少會有兩條或者兩條以上,所以莊子中經常會提到環中之道。同樣,達到家庭和睦的目的,這兩家的方法都是可行的,只要做好,就能達到目的,關鍵是每個人要選擇自己適合的,符合自己性格和家庭成員狀況的一條路。


這也是廣莫反感心靈雞湯的原因之一,要麼說,什麼樣的狀態是好的。這是只給雞湯不給勺的廢話。要麼說怎麼怎麼樣,就會變好。可是天知道這條路是否適合我,以及這麼做要是沒變好誰來負責?每個人的路還是要自己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道,只負責告訴我們找到路的方法,不負責幫我們找到具體每一條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莫曰 的精彩文章:

廣莫曰:陳太丘詣荀朗陵
廣莫曰:儒家思想為什麼能長期成為中國的統治哲學?
您可能感興趣

廣莫曰:陳太丘詣荀朗陵
廣莫曰世說新語17:王戎和嶠同遭大喪
廣莫曰世說新語16:王戎雲與嵇康居二十年
廣莫曰:讀經的意義是什麼?
廣莫曰:儒家思想為什麼能長期成為中國的統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