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癌症黑手伸向年輕人,別忽略15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癌症黑手伸向年輕人,別忽略15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如今,30多歲罹患腫瘤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相比老人和小孩,年輕人身體素質似乎更好,即使得癌也可能更快康復。


但歐洲一項研究顛覆了這一認知:刊登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的研究發現,與兒童患者相比,15~39歲的青少年和年輕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5年生存率:指患者被確診為癌症後,經過各種綜合治療等,生存五年及五年以上的比率)。

癌症黑手伸向年輕人,別忽略15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藉此研究提醒年輕人,提早樹立防癌、治癌的意識,認清癌症的預警信號,定期體檢,讓癌症滾出你的生活。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 尤長宣

治療效果比兒童和老人都差

癌症黑手伸向年輕人,別忽略15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這項研究以該年齡段常見的8種癌症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首次對比了青少年和年輕患者(15~39歲)與兒童患者(14歲以下)的生存情況。


這些患者的診斷時間為2000年~2007年,隨訪時間至2008年,包含5.6萬例兒童癌症、約31萬例青少年和年輕癌症患者、近36萬例成年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數據。

結果發現,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我國常見惡性腫瘤排在前10位)、星形細胞瘤(一種腦瘤)、骨尤文氏肉瘤(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骨腫瘤)、橫紋肌肉瘤(魏則西所患腫瘤)、骨肉瘤8種該年齡段高發癌症的青少年和年輕患者生存情況顯著差於兒童患者,特別是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我國常見惡性腫瘤排在前10位)等血液腫瘤,青少年和年輕癌症患者的死亡時間有早於兒童的趨勢。


與老年人對比,青年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又如何呢?本報記者查詢了一些學術文獻,選取了幾種高發腫瘤進行了對比。


1


肺癌


由於青年人更易於接受手術加術後放化療的綜合治療,手術率明顯高於老年患者,5年生存率因此稍高於老年人,分別為14.35%和11.78%。

2


胃癌


瀋陽軍區總醫院的報道顯示,青年和老年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分別為39.1%和56.6%。


3

結直腸癌


30歲以下的患者預後較差,術後5年生存率為40.1%,而老年患者為51.4%。可以看到除了肺癌,其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年輕患者都比老年人低。


不過,年輕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因為歐洲上述研究顯示,總的癌症5年生存率,青少年和年輕癌症患者也在不斷上升,已由1999年~2001年的79%上升到2005年~2007年的82%。


年輕人患癌發現時多為晚期

癌症黑手伸向年輕人,別忽略15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尤長宣教授表示,從臨床實踐來看,白血病、骨肉瘤等青少年高發性腫瘤的總體預後都不是很好,導致青年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低,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1


首先,腫瘤的生物學特徵是造成生存率差異的首要原因,包括增殖、分化、侵襲和轉移等過程,機理很複雜。


年輕患癌可能與遺傳因素關聯更大,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癌,惡性程度較高。


臨床上也發現,年輕癌症患者的疾病進展比老年人快。而肺癌之所以較老年人稍好,是因為年輕人心肺儲備較高,接受手術治療的機會更多,術後恢復更好。


2


其次,診療延誤、平均誤診時間長以及確診時間晚是癌症生存率低的常見原因。


臨床上,很多年輕癌症患者一經診斷就是晚期,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效果也有限。


3


再次,在規範治療上,青少年和年輕癌症患者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他們往往會使用兒童或成年人的治療方案。


專家補充說,在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療方面,兒童比青年群體更有優勢。因為兒童患者的父母更有可能再給他生一個弟弟或妹妹,進而提供合適的骨髓。


4


最後,比起老人對養生的重視、兒童有父母的關懷,年輕人在生活方式上顯得更「放縱」,常有熬夜、暴飲暴食、久坐等壞習慣。


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最新綜述就指出,近5年,我國19~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長期吸煙、飲烈性酒;長期食用煙熏、鹽腌和霉變食物;肥胖、長期精神壓抑等是三大主因


男女易忽視的癌症信號

癌症黑手伸向年輕人,別忽略15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相比一老一少,患者接受放療、化療等積極抗腫瘤治療是需要好的身體基礎的,而這正是年輕人的優勢。但說到底,不管哪個年齡段,亦或者性別,都要將早期篩選作為防癌重點。


專家建議,不要放過明顯的癌變信號。


年輕人一定不能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可以肆意揮霍健康,而要及時掌握危險信號,力求早期發現,併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診治。


女性易忽視的癌症信號


與男性相比,女性對身體更敏感,出現可疑癥狀時更願意去醫院檢查。


美國費城福克斯切斯癌症中心臨床遺傳學科主任、腫瘤學家瑪麗·達利提醒女性,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癥狀,它們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


1


原因不明的消瘦


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如果體重1個月內減輕超過4.5公斤,就該看醫生。甲亢是女性常見病,會使體重下降,但要留意消瘦也可能是癌症所致。


2


腹脹


女性腹脹很常見,許多人不以為然,但它有可能是卵巢癌的癥狀。此外還有下腹或骨盆疼痛、吃點東西就飽及尿頻、尿急等問題。如果腹脹每天發生,持續幾個星期不緩解,就該去醫院檢查。


3


乳房變化


如果乳房發紅,同時皮膚增厚,可能暗示著一種罕見卻發展迅速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腫瘤學家漢娜·林登指出,如果乳房上的皮疹幾個星期不消退,就得及時就醫。如果乳頭出現內陷、溢液,也得去檢查。


4


非經期出血或其他異常出血


如果月經原本非常規律,出現了非經期出血,一定要去檢查。絕經後陰道出血更需要重視,因為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癥狀。


5


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常會抱怨身體這疼那疼,有的很具體,有的則難以形容。那些持續時間較長且難以名狀的疼痛更需要警惕。


6


消化不良


許多懷過孕的女性還記得當她們體重增加時,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所以容易忽視此問題。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癌的徵兆,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上述癥狀,皮膚變化、吞咽困難、大小便帶血、痰中帶血、口腔白斑、淋巴結腫大、發燒、極度乏力、持續咳嗽等,也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癥狀,如果持續時間長達幾周,就應該去看醫生。


男性易忽視的癌症信號


男人通常大大咧咧,對癌症信號不那麼敏感。美國癌症學會」全國辦公室副首席醫療官萊昂納德·萊奇頓菲爾德博士指出,要想早期發現癌症,男性必須關注以下癥狀。


1


體重驟減


在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的前提下,如果你的體重在3~6個月內減輕超過10%,就應該去看醫生。


2


睾丸變化


睾丸癌多發病在20~39歲之間。建議男性每月自查一次睾丸。睾丸不管增大還是縮小都值得注意,如果出現腫脹、結塊或感覺沉重都應及早就醫。


3


淋巴結變化


如果發現腋下或頸部的淋巴結增大或出現腫塊,一定要去醫院。


4


發燒


原因不明的發燒也許暗示著癌症,但也可能是其他小病所致。大多數癌症都會在某個階段出現發燒,通常是在癌細胞從原位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時。此外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等也會導致發燒。


5


腹痛和抑鬱


如果發生腹痛同時伴隨抑鬱就要去檢查,它很可能是胰腺癌的癥狀。這種病的其他癥狀包括黃疸、大便顏色發灰、小便發暗,有時還伴隨全身發癢。


6


皮膚變化


許多人都知道痣的變化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但色素沉著的變化、突然皮下出血或大面積角質化等也須注意。


7


疲勞


疲勞是癌症的另一項模糊指標,常出現在白血病、直腸癌或胃癌初期。如果感覺極度疲勞,休息後不見好轉,應儘快去看醫生。


8


口腔變化


如果你抽煙或嚼煙葉,要對口腔或舌頭上出現的白色小點尤其注意。它有可能是黏膜白斑病,發展成口腔癌的幾率很高。


9


持續咳嗽


如果咳嗽的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或者咳嗽的模式發生了變化,應該去看看醫生。它有可能是癌症的預兆,也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胃酸倒流等。


10


排尿問題


上了年紀的男人泌尿系統容易出問題,尿急、尿頻、尿不盡、大笑或咳嗽時失禁等都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導致,它也有癌變的風險。


11


乳房腫塊


很少有男人會注意自己的乳房,但它確實需要留心。如果你發現胸部出現腫塊、皮膚凹陷或起皺、乳頭內陷、乳頭或胸部皮膚髮紅或角質化、乳頭分泌膿液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12


異常出血


如果大小便、痰中帶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大便中帶血不一定是痔瘡,可能是直腸癌所致。


13


吞咽困難


這通常是胃腸道癌如食管癌的伴隨癥狀。


14


疼痛


隨著年齡增加,男人會經常抱怨疼痛。大多數疼痛與癌症無關,有些則是癌症的前兆。


15


消化不良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發生嚴重消化不良時,常誤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部腫瘤的表現。


除了在生活中關注這「信號」,還有一些「規避癌症」的正確方式,希望你能夠時時牢記心中:


做好體檢


每年的定期體檢不能錯過。特定人群要做好高危因素篩查,比如女性的乳腺檢查、胃癌高發區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等。


癌症如果在早期就被發現,配以正確的治療方案,可大大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


比如,胃癌患者生存率最高的地區在東亞(日本54%,韓國58%,台灣35%),就應歸功於這些國家和地區詳盡的篩查、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年輕人要戒煙限酒、健康飲食、勞逸結合、適度運動,此外切記不要熬夜,作息要規律。


杜絕癌症性格


少年和青年群體面臨學業、事業、婚姻等諸多壓力,心態方面不及無憂無慮的孩子和歷經磨練的老人。


所以,凡事要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避免形成所謂的「癌症性格」——多疑、焦慮。如果有打不開的心結,建議及時求助心理諮詢師,不要憋在心裡。


此外,專家強調,對於兒童來說,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身體的異常變化,比如:


長期發熱,近期消瘦,體重不增或下降;


無力,倦怠,貧血,面色蒼白;


不勻稱的肥胖或性早熟等。


平時要培養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增強免疫力,不買劣質食品給孩子,限制甜食和甜飲料的攝入。(生命時報記者 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獲取授權。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一碗好湯的精華都在這兒,以前你都白白浪費了
最簡單好用的養胃方法,分分鐘教你養出一個「鐵飯碗」
都21世紀了,還被這些「神葯」忽悠呢?
阿康醫生講堂:得了乳腺癌,還能圓「寶寶夢」嗎?系列三
這樣洗澡趕走6種小病,請花點心思洗個澡吧
您可能感興趣

21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千萬別忽視!
注意!21個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千萬別忽視!
年輕人就不得癌?5個信號暗示癌症將至!
警惕這12個消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驚訝!主持人朱迅確診癌症,癌症3個信號,別忽略
這些無痛感的早期癌症信號,90%的人不知道,千萬別忽略!
被很多人忽略的3個信號,卻是癌症前兆,別等到癌細胞擴散才後悔!
癌症疾病年輕化,哪種病是頭號殺手?
必看丨你是「癌癥候選人」嗎? 悄無聲息的16個癌症信號一定要了解!
相愛的兩個年輕人攜手面對癌症
女人腳上的這4個表現是,是癌症的信號,別忽視
癌症里的「頭號殺手」,每年60萬中國人死在「它」手裡
年輕人要防癌:警惕不明原因的便血,是癌症的信號
男人的15個癌症信號
癌症中的「頭號殺手」,每年60萬中國人死於它手
糖尿病與癌症無關?這幾個信號暗示胰腺悄悄癌變!
未來百年癌症是頭號殺手,人體12個器官最易得癌,一定注意了!
13 個腳趾甲蓋兒的冷知識,能預言癌症你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