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近鄉情更怯?

為什麼近鄉情更怯?

為什麼近鄉情更怯?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卻流不出當年淚光。」近鄉情怯,這個讓人念念不忘的話題,觸動的是離鄉之人質樸內心的哪汪淚泉呢?


唐詩有雲「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清詩又雲「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無論是古時還是今日,「故鄉」在我們的心裏面的定義始終是美好的。因為美好,所以不忍破碎它的美,所謂「距離產生美」,大抵緣於此。「情怯」之路,情非得已,當我們徘徊在對家的思念與不忍回歸的岔路口,內心其實在上演著一出自導自演的好戲:該不該下車?該不該回家?該不該叫上久未聯繫的老友聚一下?…………算了吧,他們還會記得我么?肯定不會了,家裡又沒人,母校老師忙著呢吧,那些花花草草貓貓狗狗在被哪個大宅的主人調戲著吧?額……我還是路過好了。

【「怯」之何起?始於不安矣】


我們大都體驗過:當我們去到了幼時嚮往的勝地,或者見到了一直崇拜的偶像,會顯得迷茫、羞怯、無所適從;得知了一直在追的動漫或劇集將要完結,會感覺些許「心塞」,彷彿生活少了一部分……別急,別急著被內心的「安全感」所擊垮。


弗洛伊德假定:當個體所接觸的刺激超過了本身控制和釋放、能量的界限時,個體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危險感,伴隨這種創傷感、危險感出現的體驗就是焦慮。對於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外界環境中的任何一個影響,每一個作用於有機體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於以一種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種具有安全感的方式來被解釋。「安全感」缺失這回事,便是心理學中「退行」的表現。


退行是一種被自我用來防止焦慮的防禦機制。這種焦慮使人退回到發展的早期階段,即那種要求很少和相對安全的行為階段。通常,當第二個孩子來到一個家庭,大孩子將退行,用早期的說話方式,想要奶瓶甚至尿床。成人也可能會退行。想一想,一個男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機」,他害怕變老而死去,為了避免與無意識恐懼相連的焦慮,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時期,變得不負責任、開賽車兜風、試著與女性約會,甚至吃兒童食品。

退行,作為一種心理防衛機制,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在古希臘神話中有這麼一個預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兒(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將會殺死他的父親而與他的母親結婚。底比斯王對這個預言感到震驚萬分,於是下令把嬰兒丟棄在山上。但是有個牧羊人發現了他,把他送給鄰國的國王當兒子。俄狄浦斯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誰。長大後他做了許多英雄事迹,贏得伊俄卡斯忒女王為妻。後來國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殺掉的一個旅行者是他的父親,而現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親母親。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刺瞎了自己的雙眼,離開底比斯,並自我放逐。我們用一個神話中解釋了「心理退行」的極端例子,俄狄浦斯的「戀母」「弒父」的重口「表現」,能否讓你對俄狄浦斯最後的「放逐」行為理解些許呢?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面對平日里望穿秋水回不去的家鄉時,卻心生惶恐與疏離感,造成了與往日大相徑庭的複雜心情。無論未來是什麼樣子,我們自身本來就是成長環境各種綜合作用下的個體。我們太容易被現實狀況撞擊現世安穩,我們知曉得越多,敬畏之心越重,以至於無法言說的感情、無從掩蓋的熱情,漸漸被早已成熟的內心包裹著,全然沒有「近水樓台」的心理優勢。卻單單不知曉:我們已是如此努力,才得以接近這份幸運,所以我們有能力把這份「安全感」給予我們自己。


【只想保留你在我心中最初的模樣】


我們陶醉於「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驚艷,我們也會被告知保持「勿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永恆,只是「真相」這件事,總會在自我與現實的每次對抗中漸漸還原。那究竟是什麼,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與它的本來面目背道而馳呢?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也稱「第一印象效應」。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以後的認知產生影響作用,它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

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迹。


可是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的「永動機」,當「第一印象效應」的大幕徐徐落下,當維持「熱情」運作的「新鮮感」逐漸消失,身邊太多人被冷藏在別人「三分鐘熱度」情感的保鮮期里,過了這個坎兒,說「天壤之別」也不為過,彷彿兩條相交的直線,只在某個點上有交集,過後就永不再回頭。


我們的家鄉,說到底,仍是我們心底浸染的那最初的軀殼,包裹我們成長的避風港灣。若當你跨上疾駛列車,一心分於異地與故鄉,便總有解不開的怯意、逃離的思緒縈繞在心頭。問之為何,答曰「不忍」。不忍面對家鄉舊貌不再,不忍聽聞鄉友都已離開……更不忍的,還是古舊時光的流逝,駐顏青春的消失……一曲新詞酒一杯,只是這杯酒,我希望它還是兒時濃醇的味道。


【越接近你,越想遠離你】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這樣,回家的日子越近,原來的憧憬反而消失不見了,心裡會越發感到惶恐。這其實是一種「接近遠離」心理在作祟。


所謂「接近遠離現象」,是指人們在某一事物接近的過程中,當接近度相當高的時候,人們反而會產生一種想遠離這一事物的心理傾向。高考將至,考生也往往有這種心情,寒窗苦讀十年一搏,複習了很久只為這一天。但當高考日期越來越近,卻有一種逃避的心理,希望高考能再往後拖幾天,或者想是否能躲掉這次考試。而事實上考生心裡很清楚,這純粹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於是,這種原有接近狀態與心理上突然產生的遠離現象便發生衝突,導致心煩意亂、情緒不穩。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人的生理、心理機制都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一旦出現這現象,就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否則容易造成收穫與付出成反比的狀態,得不償失。


物理學上有個離心力的概念,就是說旋轉運動中的物體會沿著一種叫做切線的方向脫離運動中心的引力。應該說,旋轉運動的越激烈,這種離心現象越接近現實。數學上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人們對二次拋物線並不陌生,當它從出發地無限接近坐標軸直線的時候,卻偏偏在無限的最接近處,開始無限地偏離。


遙想項羽當年「烏江自刎」,寧死不肯過江東,一幕活生生的「成王敗寇」,在面對故鄉煙雨時卻顯得如此悲壯,引得後人唏噓長嘆。莫非他不想回鄉嗎?當然不是。只是功未成名為就,無顏見江東父老而已。他懂得「欲擒故縱」的道理,他只是選擇了逃離,他只是對故鄉充滿了感激,卻無以回饋備至的情誼。

【現代關係社會背景下人情壓力的選擇】


逢年過節回家,彷彿要給家裡人交一份完整的「人生報告」,收入、感情、婚姻、前程……最好是一切如意。可攀比吹起的是美麗的泡沫,而現實往往比較「骨感」。


對於在外辛苦拼搏一年卻積蓄有限的「房奴」「車奴」來說,過年要撐起面子來不容易。除孝敬父母外,親朋好友結婚以及同學聚會的份子錢,散給小輩的壓歲錢……加起來不是一筆小數目,一不小心幾個月的薪水就沒了。二是壓力大。節日是美好的,但並非每個人都那麼一帆風順。工作業績不理想,該結婚的沒對象,結了婚的生活不幸福,總有一些想要遮掩的不如意要被親朋「問責」,讓人如坐針氈,心生厭倦。


「常回家看看,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為節日減負,過一個輕鬆愉快、充滿溫馨親情的假期日益成為人們的願望。所以,讓過節回歸「團圓」,過濾掉被世俗生活賦予的「雜質」,不自卑、不攀比;不埋怨、不喪氣;不懊惱、不害怕,只是簡單地與家人團聚,輕輕鬆鬆回家過節。(作者:小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你更怕冷?
為什麼你這樣羞怯?
在愛情里,你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情侶之間最怕什麼?
你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留不住愛情?
你覺得愛情最痛苦的是什麼?
這是為什麼?痛風為什麼要忌海鮮?
你的愛情是什麼故事?
想你,為什麼那麼痛!
什麼性格得什麼病?這也有關係!
為什麼你的生活沒有激情?
什麼樣的愛情最美好?
為什麼女性會更情緒化一些呢?
為什麼你吃的少卻不瘦?為什麼運
矯情的女孩更容易追,為什麼?
為什麼你的愛情總是沒有好結果?
除了煽情,我們還能為烈士做點什麼?
人們為什麼會偷情?
妹子做的什麼啊?怎麼看著這麼邪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