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顧命大臣幹了六天就被免,只因說了一句話!

這位顧命大臣幹了六天就被免,只因說了一句話!

| 讀史 |ID:dushi818

這位顧命大臣幹了六天就被免,只因說了一句話!


文:新原創-甘斌發(微信公號讀史特約作家)


朝廷之上,廟堂之中,手握大權的內閣重臣看似一言九鼎,風光無限,其實更需切記「伴君如伴虎」的古訓 ,切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切記縱為「萬人之上」,還是在「一人之下」。不管自己取得多大的豐功偉績,也永遠是自己的主子——皇帝的「高級打工仔」,絕不可居功自傲,專橫跋扈、藐視皇家,否則遭到無情拋棄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大明萬曆初期,曾擔任過內閣首輔要職的高拱就是一個因一句話而被徹底打回原形的典型例子。


高拱自幼聰穎,「五歲善對偶,八歲誦千言」。嘉靖三十一年,40歲的高拱在擔任翰林編修數年後終於「多年的媳婦熬出頭」,迎來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一次轉機,出任當時嘉靖皇帝的三皇子裕王朱載垕(之後的明穆宗)講讀,他與朱載垕朝朝夕相處達七年之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特別是當時嘉靖帝在裕王朱載垕和景王朱載圳之間為立誰為太子之事上一直猶豫不決,朝廷群臣都予以觀望之際,高拱忠心不二,一直鞍前馬後堅定的支持裕王朱載垕,給予了朱載垕極大的精神支持,充分贏得了朱載垕的信任。

1566年12月,嘉靖帝駕崩,裕王朱載垕即位,次年改元隆慶,是為明穆宗。高拱很快步入仕途快車道。先後擔任禮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文淵閣大學士等要職,成為穆宗的心腹重臣。

這位顧命大臣幹了六天就被免,只因說了一句話!



高拱在穆宗執政期間取得的最大政績當屬與蒙古首領俺答汗達成議和一事。明朝滅元後,明蒙雙方一直兵戎相見,有戰有和持續二百餘年。特別是嘉靖年間俺答汗成為蒙古首領後,多次侵襲明境,對大明江山造成極大威脅,1550年俺答汗甚至率兵攻至北京城下,迫使嘉靖皇帝於次年開放宣府、大同等馬市,史稱「庚戌之變」,強敵蒙古已成為明王朝最頭疼的一件大事。


1570年,俺答汗最寵愛的孫子把漢那吉因為家庭糾紛一怒之下竟投奔明朝,俺答汗念孫心切,親自率領大軍到明朝邊界要人。敏銳的高拱高瞻遠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與當時的內閣次輔張居正商議力主與俺答汗拋棄前嫌展開和談。明廷封俺答汗為順義王。把汗那吉歸還蒙古,俺答汗也投桃報李,將逃亡蒙古的白蓮教首趙全等九人縛送明朝。另外,明朝還在宣府到甘肅一線向蒙古開放11處馬市,「數月之間,三陲晏然,曾無一塵之擾,邊氓釋戈而荷鋤,關城熄烽而安枕」,明蒙之間從此建立了長達70年的和平貿易關係,結束了雙方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這就是被載入史冊的「隆慶和議」。高拱居功至偉大,很快被封為柱國,進中極殿大學士,位及人臣,權傾一時。

高拱勵精圖治,政績卓然。但他卻恃才自傲,負氣凌人,「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觸之立碎。每張目怒視,惡聲繼之,即左右皆為之辟易」,在大臣中威望並不太高。特別是與當時在後宮掌握實權的司禮太監馮保交惡。「時司禮掌印缺,保以次當得之,大學士高拱薦御用監陳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罷,拱復薦用孟沖。保疾拱彌甚」《明史·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明穆宗時,高拱兩次向穆宗建議,讓本該由馮保擔任的司禮掌印太監一職變成由陳洪、孟沖擔任,從而招致了馮保的忌恨,兩人勢同水火,這也為將來高拱被馮保陷害埋下了隱患。

這位顧命大臣幹了六天就被免,只因說了一句話!



1572年5月22日,隆慶帝病危,25日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被召入宮中,三人被明穆宗任命為顧命大臣以輔佐年僅十歲的太子朱翊鈞。臨終之際,明穆宗拉著高拱的手說道「以天下累先生」,張居正將高拱伏起。六月10日,皇太子朱翊鈞正式即位,是為明神宗。 明穆宗駕鶴西去,做為他的託孤重臣,高拱以慨天下為已任,他與張居正共同商議,準備大展手腳,全力輔佐萬曆皇帝,以圖實現自己的鴻鵠之志,名垂後世。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向他悄然襲來!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沖,懲中官專政,條奏請詘司禮權,還之內閣」。 高拱擔任內閣首輔不久,苦於宦官馮保等專權擅政,於是分列條目奏請萬曆皇帝抑制司禮監,把權力交還給內閣。同時又命令給事中雒遵、程文一起上書皇帝攻擊馮保,自己也從中擬定聖旨驅逐馮保。為保險起見,他還派人報告張居正,想兩人一起聯手扳倒馮保。

正當高拱自恃身為首席顧命大臣,大權在握,對扳倒馮寶穩操勝券之際,他卻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讓他全盤皆輸,「一夜回到解放前」,想想真是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穆宗崩,拱於閣中大慟曰:『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在明穆宗的葬禮儀式上,與穆宗情深意重的高拱悲痛心切,竟無意中說出了太子朱翊鈞年幼無知,怎麼能夠治理天下這樣極為幼稚的話,犯了皇家的大忌!這是高拱犯下的第一個致命大錯。


「(馮保)乃與張居正深相結,謀去之。會居正亦欲去拱專柄,兩人交益固」。當時的內閣次輔張居正處事圓滑,左右逢迎,內心也覬覦首輔之位,早想取高拱而代之,背地裡與馮保結成了政治盟友。而天真的高拱卻被蒙在鼓裡,將自己想要扳倒馮保的計劃向張居正和盤托出。「拱使人報居正,居正陽諾之,而私以語保」 (《明史·高拱傳》),張居正假裝答應了高拱的計劃,背地裡卻立即報告了馮保。至此高拱已全面陷入被動,此為他犯下的第二個大錯。

這位顧命大臣幹了六天就被免,只因說了一句話!


馮保在得知高拱的計劃後,大驚失色,為求自保,立即跑到對他極為寵信的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那裡對高拱進行構陷。「保譖於後妃曰:『拱斥太子為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后妃大驚,太子聞之亦色變。(《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他還添油加醋說高拱想要廢掉朱翊鈞的太子之位,要另立高王為帝,引起了李太后和萬曆帝的驚恐和震怒,高拱倒霉的日子很快到來!


1572年六月十六日,一個讓高拱痛徹心扉、終生難忘的日子。兩宮太后和萬曆帝召集大臣們進宮議事,宣告詔書。滿心歡喜的高拱心想必定是驅逐馮保,不料宣讀的詔書卻如晴天霹靂,「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強奪自專,通不許皇帝主專,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高拱著回籍閑住,不許停留」。


聽到對自己宣讀的幾大罪狀,高拱頓時「面色如死灰」,「汗徒下如雨,伏不能起」, 突如其來的打擊如五雷轟頂,高拱被驚嚇得癱倒在地,「居正掖之出,僦騾車出宣武門」。張居正把他扶持出宮,臨時雇了一輛破舊的騾車從宣武門送他離去。後來假惺惺的張居正還奏請挽留高拱,未獲批准,又請求給予高拱乘用驛站車馬遣送回其老家,忿恨難平的萬曆帝才勉強批准同意。


六月初十,臨危受命,躊躇滿志,成為高居廟堂的顧命大臣;六月十六日,柴車即路,凄涼返鄉,滿腹的治國經綸無處施展,短短六天時間,高拱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的戲劇人生,閑居之時,他當好好為自己犯下的兩個致命錯誤反思了!


在這裡,所有姐妹都可以做一個性感時尚的漂亮女人。


創業者的智慧交流平台、決策者的隨身商業高參。


不求傾國傾城,但求讓人傾心!獨立、愛美女性的私家花園。


上醫治未病。從田間直達舌尖的健康管理專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大興文字獄,嚇得朝鮮國王連連謝罪
千古奇算劉伯溫為何算不出自己被朱元璋毒藥鴆殺
告訴你為什麼趙匡胤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同樣是青天,包拯和海瑞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權臣,輔佐的皇帝一死一廢一傀儡!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顧命三大臣:都被慈禧弄死,後一位三刀砍下頭,為啥不噴血?
清朝顧命三大臣:後一位慈禧最恨,三刀砍下頭,為啥嚇跑劊子手?
只顧形象不顧命,這些病痛已經纏上你了
慈禧一婦道人家,到底靠什麼斗贏滿清八大顧命大臣?
歷史上顧命大臣緣何沒有好下場,只有一人例外,生前十分風光
顧命八大臣之首的肅順,下場有多慘?砍頭前舌頭被割掉,雙腿被敲斷
歷史上顧命大臣緣何沒有好下場, 只有一人例外, 生前十分風光
顧命八大臣權勢遮天,甚至和聲斥責西太后,慈禧:我們走著瞧!
雍正暴亡留下四位顧命大臣,乾隆坐穩皇位後,卻遭殃了
從多爾袞 鰲拜到顧命八大臣 哪個忠實履行了亡帝之約
雍正暴亡留下四位顧命大臣,乾隆坐穩皇位後,新賬老賬一起算
顧命大臣策劃的一場野蠻刺殺,皇帝被一條門閂打翻
26歲寡婦慈禧怎能扳倒顧命大臣?小叔子起了大作用
康熙時期四大顧命大臣的下場都怎麼樣
康熙皇帝的四位顧命大臣結局是怎樣的?
他是咸豐帝最為信任的顧命大臣,最後卻被鐵柄敲斷脛骨斬首示眾
這個匈奴不簡單 殺子護主贏得漢武帝信任 最終成為顧命大臣
揭秘:鰲拜能成為顧命大臣,及康熙親政後立即幹掉他的真實原因!
南宋「顧命大臣」為何是個玩命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