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土地: 是財富,還是包袱?

土地: 是財富,還是包袱?

歷史學家曾對近現代的國家間衝突進行過一次統計研究,發現從1648年到1989年間的戰爭,有79%都涉及領土問題,而1816年到2001年間的戰爭,則有四分之一是圍繞領土問題展開的。遠的不說,近期日韓關於獨島方面的糾紛,中菲關於南海的爭議,俄烏關於克里米亞的交鋒……爭奪土地似乎已經固化在了社會群體的本能之中。


既然土地讓國家寧願付出金錢和生命的沉重代價也要得到,那麼從理論上來講,土地能夠帶給國家的利益,應該遠超出國家的付出。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土地到底能帶來怎樣的財富呢?


搶地,增加財富的公理

在工業革命之前,世界各地的國家雖然有著「富饒」和「貧困」之分,但是從總體上講,絕大多數地區的人們都遠遠達不到現在的小康水平,反而面臨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窘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當時社會的平均生產力低下。


在農業社會,人們大多是靠土地吃飯,收成的多少決定了收入的高低,如果生活的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那自然不必說,自己好好過日子,自給自足是不成問題的;但若是生活在人多地少、土地貧瘠、天災不斷的地方,那麼能不能活下去,就很難說了。生存的危機催生出了一個新興職業——強盜,搶佔別人的土地,以及地盤上所有的資源和財產為自己所用,使自己不至於餓死,這也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那句「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的口號,正是對強盜搶佔土地目的的真實寫照。


更多的土地,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財富,這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已經成為了一個公理。殖民運動的興起,正是對這一公理的踐行。而早期的踐行者中,最著名的當屬西班牙與葡萄牙這兩個國家了。


搶了土地和金銀,日子苦了

土地: 是財富,還是包袱?


15~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了近代西方第一代海上霸主,與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勝一籌。15世紀末,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秉著「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一方針,決定支持航海業餘愛好者、來自熱那亞的哥倫布探索新的航路,並與之簽訂了一份十分慷慨的契約,在保證國王和王后對新大陸擁有宗主權的前提下,給予哥倫布在官銜、財富、稅收等各方面的權益。


幸運的是,哥倫布真的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大陸,並且在南美洲發現了金子。從此以後,無數西班牙冒險家奔赴南美洲,搶佔南美洲的每一寸土地,為西班牙開闢殖民地,這樣,西班牙崛起為強大的殖民帝國,擁有了南美遼闊而礦產豐富土地,這塊土地尤以盛產黃金白銀而著名,這些金銀使西班牙一躍成為世界「首富」。


可惜的是,西班牙女皇生不逢時,沒有拜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不知道供求平衡的重要性。金銀多了,西班牙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顯著提高了嗎?事實與之恰恰相反。由於金銀的過多流入,金銀價值不斷下降,物價不斷上升,結果,遼闊的土地和大量的金銀並沒給普通民眾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利益。由於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老百姓的日子反而越來越苦了,西班牙帝國經過短暫的繁榮後,也很快衰落下去。


土地: 是財富,還是包袱?

自由貿易,比殖民更划算


繼西班牙之後,英國開始崛起為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國,在多年開拓之下,北美、澳大利亞、印度、中東等地區無不納入英帝國的版圖之下,英國因此而獲得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可是,英帝國在其如日中天之際,卻在有意無意間逐漸地放棄了自己的部分殖民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精明的英國人在算了一筆經濟賬後發現,搶佔殖民地其實並不怎麼划算。《國富論》的作者,英國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就曾嚴肅地指出:殖民地是英國經濟沉重的負擔。


我們就以英國位於亞洲的殖民地印度為例,來看看殖民地到底是怎麼賠錢的。截至1830年為止,印度對英國經濟上的貢獻,主要由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和鴉片貿易組成,不管私下是如何操作的,最終其向英國議會上繳的黃金約為40萬英鎊,摺合今天大約6億人民幣左右。


6億人民幣可能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數十年才獲得這麼點錢,這實在不好意思說出口。如果真的能賺錢,別管多少,就算是細水長流也划算,但問題是,我們不能只看收入,還有支出的問題。

先不論征服殖民地的戰爭所用的軍費開支,單說派駐印度、防止當地人暴亂起義的駐軍開支,以及管理當地具體事務的種種開支,每年少說也得有幾百上千萬吧?有人說了,這點錢都是毛毛雨,在當地搶的或是低價收購的產品,倒手一賣,不就賺回來了?


這樣想的人,忽視了殖民地貿易的一項重要成本,那就有長途海運成本。貨物在離歐洲千里之外的印度,總不可能閉眼想想,東西就自己飛到歐洲吧?還是得靠運輸工具運過去。長途海運不僅成本高,風險大,還有速度慢、運輸量有限的種種缺陷,這就導致只有如茶葉、絲綢這類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才有被運輸到宗主國本土的資格。如果運利潤就幾分錢或幾毛錢的糧食,那可真是得不償失。這樣算下來,依靠殖民地的種植園來賺錢,頂多有些「薄利」,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賺錢。


原本,在北美的英國殖民地相繼獨立之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在等著看大英帝國衰落的笑話,但是他們卻失望了,擺脫了殖民地這個沉重的大包袱,英國反而混得更加風生水起了。英國雖然失去了在北美的殖民地,但是卻很快與美國發展起了跨洋貿易,沒用幾年時間,兩國間的貿易額就超出了過去的最高水平,更讓英國人感到舒坦的是,他們還將管理、軍事方面的昂貴開支,完全節省了下來,土地不再屬於英國,但英國人賺的錢卻翻了幾倍。


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美國生產的作物價格低,具有極高的市場競爭力,美國人自己當然也要生產這些東西用以出口貿易,其間種植、管理、運輸的問題當然都交由美國人自己解決,而英國人只要覺得美國人給出的價格合適,那麼直接購買就行了,這可遠比英國人自己派人管理、駐兵防止暴亂、運輸承擔風險要合適得多。相比起佔有殖民地的土地,給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自由貿易反而讓英國賺了更多的錢。

舊思維讓人干傻事


其實,土地越多,財富越多的公理,在工業革命之後,就已經不再成立了。在生產力足夠的情況下,自由貿易才是積累財富的最佳途徑,因為那些機器的產生,使人們的生產效率有了極大的提升,土地已經無法限制人們的發展了。去搶奪別人土地上的資源,反而成了效率最低,也是最愚蠢的一種方式。


但是,維持了數千年的「土地=財富」的公式,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中,這種行為似乎已經內化成為了人們的一種本能。如果我們足夠清醒,就會發現,搶奪土地的行為大多發生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種族之間,這是因為除了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它們沒有其他任何方式來使自己擁有更優越的生活。但現代人類明顯已經超越了這一階段。


在世界市場中自由貿易發達的今天,我們的國界其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重疊」了,各個國家實際上都「佔領」著別國的領土。我們從美國進口大豆,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為,我們利用被「佔領」的美國領土,利用美國當地居民和他們的貿易線路,為我們提供服務呢?這比起在美國搶佔一塊殖民地,不僅簡單得多,也划算得多。


在過去,實打實地佔有別人的土地,或許是獲取更多財富唯一的途徑,但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地球成為了「地球村」的情況下,土地是否還值得用生命去搶奪,值得我們思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威斯布魯克手術後一周就能重回賽場?
包皮手術:敏感地帶的犧牲與獎賞?
古代的鏢局就是現在的快遞?
像嬰兒一樣睡的香甜?
您可能感興趣

小財是財富,大財是包袱,再大是糊塗
這不僅是錢幣,也是歷史,也是財富!
握在手中的鈔票是財富嗎?古幣知識就是財富!
這個地方 有痣,福祿深厚,暗財富貴,必定是人中龍鳳,准!
「這個地方」有痣,福祿深厚,暗財富貴,必定是人中龍鳳,准!
與財富有緣,出生就帶著金,你是嗎?
痣相:痣長在這裡,是財富的象徵,你有嗎?
搶買房子,你搶的是財富還是風險?
若是夢到這些,是大吉大利的徵兆,財富必將來襲!
培根:財富是「德行的包袱」
在這個國家,男人到處帶著「綠帽子」!竟然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和珅貪污錢財富可敵國,難道乾隆真的是不知道嗎,大家都錯了!
你知道嗎?歲月,也是一種財富
屬鼠人:你的「貴人」是誰,是否能給你帶來財富!
時間留下的,不是財富,不是美麗,是真誠。
「鹿」曾經有過吉祥財富的意思,現在呢?是如何?
非洲有種「鑽石草」,當地人稱這是財富的來源
身上這些代表財富的痣,財運旺盛,不愁吃穿,你有嗎?
有這三種特徵女人,老公一般不是官就是豪,能賺錢養家,財富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