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葉小辛:扎入故紙堆中的「娛記」

葉小辛:扎入故紙堆中的「娛記」

與其說我喜歡歷史,不若說我喜歡觀察歷史進程里的人,揣摩他們的想法。

葉小辛:扎入故紙堆中的「娛記」


我的確在朝「用寫明星八卦的方式去寫歐洲史」的方向而努力,現在也覺得自己更像一個扎入故紙堆中的「娛記」。


葉小辛:扎入故紙堆中的「娛記」


豆瓣閱讀


小雅獎·最佳專欄/連載

第五十期·葉小辛


私生子逆襲,為愛形婚,情婦上位,棄婦復仇,一段歡愛居然引發世界大戰……葉小辛以年輕女性獨有的視角,從歐洲史中深掘出太多、太精彩的狗血八卦,幽默風趣的筆法讓讀者欲罷不能,用刷一次朋友圈的時間,就能讀懂一段真實有趣的歐洲歷史。故授予本期「小雅獎·最佳專欄/連載獎」。


豆瓣閱讀:你的本職工作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對歷史這麼感興趣?


葉小辛:讀書時,我在不同媒體有過實習經歷,畢業後進入航空公司至今。可以說沒有一份工作跟歷史有關。


但我自小就喜歡「很久很久以前」的東西,童話里的滿足不了我,還是歷史裡的人更有血有肉——可以說,我對歷史的喜愛完全基於人類對故事的天生喜好。我對各國歷史都很感興趣,打小就是那種會呆在古墓里,一邊觸摸年代久遠的墓牆,一邊激動不已的人。長大後,我發現自己很喜歡極端的情感、慾望與愛恨,而這些只存在於文學、歷史與罪案中。與其說我喜歡歷史,不若說我喜歡觀察歷史進程里的人,揣摩他們的想法。

豆瓣閱讀:你筆下的歐洲史,行文風格很獨特,有時像極了娛樂報道,有時則腦洞大開,令人捧腹。這樣的風格是怎樣形成的呢?


葉小辛:哈哈,好敏銳的觀察力!我的確在朝「用寫明星八卦的方式去寫歐洲史」的方向而努力,現在也覺得自己更像一個扎入故紙堆中的「娛記」。


西方史的源頭本來就富多樣性,既有修昔底德開創「科學寫史」,也有希羅多德採用「娛記八卦」視角。愛德華·卡爾在《歷史是什麼》一書里表達過:歷史是寫史者和他所選擇史料之間的交流。


在某種程度來說,歷史人物,也是過去時代的明星吧,蒙著神秘面紗。普羅大眾接觸到的不是官方通稿,就是小道消息。但人們更關心他們的內心。你說娛記筆下的明星,就是他們的真實面目嗎?未必。但娛記們起碼試圖穿過明星的既定人設,揭示某種可能性。


豆瓣閱讀:來豆瓣閱讀寫作之前,有怎樣的寫作經歷呢?一直創作歷史相關的作品嗎?

葉小辛:我到現在依然不安:我的名字就這樣,跟亞歷山大、拿破崙他們放在同一本書里了?


一開始是朋友找我一起做公眾號,她寫遊記,我寫歐洲史八卦。剛開始寫得很正兒八經,很僵硬。這樣的文字,在網路時代的冷遇可想而知。最後那個號的讀者都是來看我朋友的遊記的(笑)。我開始反思,在朋友幫助下慢慢摸索,終於找到了感覺,最後形成了這種「娛記」的寫史方式。當然,免不了遭到「歷史怎麼可以這樣寫!」的罵聲。


有趣的是,那段時間豆瓣閱讀辦徵文比賽,我翻了篇十年前的舊文,隻字未改發上去,很多人說「晦澀難懂」。那篇文,正是我投向紙媒的最後一份稿件,後來差一票落選《聯合文學》新人獎。那是我最後一篇不考慮可讀性的文。


回頭再看,從「晦澀難懂」到「怎麼可以這樣寫!」,大概是十年時間。中間變化演進的既是時代,也是自己。我現在深刻體會到了「走在印刷機之前」的含義。

豆瓣閱讀:在豆瓣閱讀寫作的一個特點就是作者與讀者的互動,會相當直接。你會關注讀者的評論嗎?


葉小辛:我會經常回復讀者。有的讀者真的很熱心,不光留下評論,還會給我發豆郵討論交流。我的為知筆記里,專門有一個文件夾叫做「讀者意見」,我會經常翻出來看。有時候一些地方,當時沒覺得讀者說得有道理,但哪天看到某本書或者某部電影時,就會突然被觸動到「喔,原來當時他說的是這個意思啊!」說實話,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不過也有一些人,我交流時發現他們只關注你說話有沒有漏洞把柄,然後逐一攻擊。這種一般我不再繼續回復。網路時代,對這些還是有心理準備的。古有希羅多德被人稱為「謊言之父」,今有鹽野七生被人說「愷撒的腦殘粉」,更何況小小的我呢。沒有人會被全世界喜歡。


豆瓣閱讀:為大家推薦一些你喜歡的歷史類書籍?


葉小辛:我很喜歡英國歷史作家/歷史小說家Alison Weir,她寫了很多以王室人物為題材的著作,包括法蘭西「母狼」伊莎貝拉、九日女王、塔中王子、伊麗莎白一世等等。她那種「通俗歷史」的寫法,在國外學術界也是受到詬病。但她聲稱「歷史不是精英與學術界的專屬品,它屬於所有人」。我深以為然。


另外,對於跟我一樣喜歡看歷史八卦的讀者,強烈推薦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猶太古史》和但丁的《神曲》,前者當狗血故事看就好,後者雖然不是史書,但裡面涉及到太多歐洲歷史、文化的典(ba)故(gua),我曾經想過開個專欄講《神曲》里的歐洲史八卦(不過也就想想而已)。


豆瓣閱讀:恭喜紙書《原來你是這樣的歐洲史》上市。這次出版過程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分享嗎?


在豆瓣閱讀開專欄那段時間,我正在人生低谷,多少有點找不到方向。跟朋友做公眾號也好,申請豆瓣閱讀專欄也好,都是在探索,因為我此前從來沒寫過歷史題材。我也沒想到,接下來會有編輯找我出版。而且我以前聽過不少出版界不好的事,但是當我出版自己第一本書時,發現整個團隊非常專業,一切無比順利。後來我看日劇《重版出來》,明白編輯團隊圍繞一本書要付出多少心血,「沒有隨隨便便就能大賣的作品」。現在我對沒見過面的他們每個人都特別感恩。(話說我的編輯跟《重版出來》的女主角感覺很像,都是元氣少女)


豆瓣閱讀:接下來有什麼新的創作計劃呢?會嘗試歷史以外的題材嗎?


葉小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是希望可以繼續寫歐洲史八卦的。實在太多東西可以八了!


我自己是個腦洞大開的人,所以計劃想法什麼的太多,不過目前敲定的只有為一個漫畫app寫劇本的事。這次是基於中國史的奇幻題材,創作空間很大。歷史以外的題材是肯定會創作的。我在豆瓣閱讀上還有一篇安徒生童話的同人文沒填完坑呢。


專欄文章已匯入葉小辛新書《原來你是這樣的歐洲史》出版上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瓣閱讀 的精彩文章:

美好的事物無法久存,花瓣和骨頭都會重獲自由
如果你是屈原,跳江還是跳槽?
您可能感興趣

碎紙堆中《苕溪詩》
陳克希:樂做故紙堆里舊書鬼
故紙堆里的暗黑開發故事:創作的痛苦與輝煌
唱詩、讀詩、抄詩三位一體,蔣明《故紙堆》新專首唱
《龍江頌》隸書帖,故紙堆里扒出來的精品之作
故紙堆金:普通舊書也升值
回憶廢紙堆里讀「禁書」
故紙堆尋人|無數豪強權貴傾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川藏線最火餐館每天賣雞上百隻 食客走後殘渣和擦嘴紙堆滿地面
誰說玩紙沒前途?她埋首紙堆近7年,將自己熱愛的紙藝進行到底。
足球場經過開演唱會後變菜地,垃圾廢紙堆成山
誰說妹紙堆里沒有「老司機」?!
那段歷史,不能只埋在舊紙堆
誰說妹紙堆里沒有「老司機」!
他用廢紙堆出童年,成了全球32國幾代人的男神!
四川一工廠廢紙堆驚現迫擊炮彈 警方上門取走銷毀
6歲男孩在廢紙堆里被埋身亡 剛好處於監控盲區
他用廢紙堆出8090後的童年,靠「藝術創想」成了全球32國幾代人的童年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