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四川古代究竟有多少狀元?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舊志載有26人:唐代范崇凱、尹樞、尹極、李遠、李余、於環、張曙7人;五代後唐王歸朴、後蜀費黃裳2人;宋代蘇易簡、陳堯叟、陳堯咨、楊寘、馬涓、何栗、何煥、趙逵、張孝祥、馮時行、蒲國寶、許奕14人;元代文允中1人;明代楊慎1人;清代駱成驤1人。


另有《歐陽直遺書》載,1644年,華陽(今雙流)人張大受摘得武狀元。清道光三十年(1850),四川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彭陽春為庚戌科武進士第一人,賜武狀元,授一等侍衛。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但是,除「武狀元」之外,26名「文狀元」中除元、明、清三代狀元文允中、楊慎、駱成驤3人沒有爭議外,唐、宋兩代狀元數據較有爭議,比如張孝祥,一說四川簡陽人,一說安徽人。


有學者指出,四川真正的狀元有15人:唐代的范崇凱、尹樞、尹極;五代後唐的王歸朴,後蜀的費黃裳;宋代的蘇易簡、陳堯叟、陳堯咨、馬涓、何栗、趙逵、蒲信;元代的文允中;明代的楊慎;清代駱成驤。


也有學者說,目前最有權威的說法是,有明確史料記載的四川狀元共有19人。其中,唐代出了6人,五代2人,宋朝8人,元明清各一人。這19人籍貫不一,有來自內江、閬中、雲陽(今屬重慶)、成都、巴中、仁壽等地。


小編在這裡收錄了一些可信度相對較高的四川狀元,小傳如下,來看看你家鄉有幾人


成 都

楊慎:歷代狀元中著述最多


楊慎,新都人,是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的狀元。也是明一朝四川唯一的狀元。楊慎從小文采出眾,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楊慎其實在正德三年就在京師參加過會試,當時的主試王鏊、梁儲已經把楊慎的文章置於首選,但是因為失火燒掉試卷,楊慎落第了。


楊慎的父親楊廷和官至內閣首輔,是朝廷的實權派人物。父親是當朝宰相,自己是狀元,這在全國也不多見,按一般人的想像,楊慎應該在官場上很有一番搶眼表現才是,但是世事難料,楊慎以「大禮議」不被嘉靖帝所喜,被判流放雲南。


楊慎被流放至雲南後,多受當地官員照拂,雖為罪身,但也可遊山玩水,開館授徒,四處講學。在雲南三十五年間,楊慎留下不少詩文碑刻,也潛心治學,寫下各類著作四百種左右,流傳至今的仍有兩百多種。明史記載,「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新都桂湖楊升庵紀念館


李余:四川成都人,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癸丑科狀元及第。取狀元後歸省,友人賈島、姚合、朱慶餘等人賦詩話別,後不知所終。李余工樂府詩,《全唐詩》中存詩二首。


費黃裳:廣都(今雙流縣)人。《四川通志》載為「五代蜀,狀元」。

文允中:成都人,元至正十一年(1315)左榜狀元(右榜為蒙古人、色目人)。明萬曆《四川總志》載:允中天資高邁,無書不通,為嘉定路學政,後參加至正十一年科考,三月丙辰,經順帝親自御試策對,賜進士第一,成為漢人、南人榜狀元,授翰林修撰,出任四川儒學提舉官,終死於戰亂。


龔濟民:張獻忠大順元年(1644)甲申科文狀元。


張大受:四川成都人,明末流寇張獻忠大西政權開科舉,大順元年(1644)十月甲申科武狀元。張獻忠對他非常寵愛,賜美女十人、豪華府第一座、家丁二十人。三天後,張獻忠說:「我心裡很喜歡他,但害怕再見面了,速殺了他來報。」結果張大受被斬首。


彭陽春:四川成都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戊科武進士第一,賜狀元,授一等侍衛。


內 江


范崇凱(四川第一位狀元):字金卿,內江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狀元,其弟范元凱亦中該榜,世稱「梧桐雙鳳」。玄宗築「花萼樓」於長安東,時天下賓薦士子均集仙署,文人學士皆以花萼樓為賦,以范崇凱為天下第一。內江市有墓。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范崇凱塑像


趙逵:字庄叔,宋高宗二十一年(1151)殿試對策,「論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拔第一」,以秦檜不悅,授左承事郎、劍南東川簽書。後除校書郎,未嘗私謁檜。秦檜軟硬兼施,逵始終不附。秦檜死,遷著作佐郎兼權禮部員外郎。高宗十分賞識,稱其「不附權貴,真天子門生。」逵剛正善文,有名於時,以其文似蘇軾,號為「小東坡」。《宋代蜀文輯存》存其文十七篇。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圖為資中狀元街,紀念趙逵而命名


駱成驤(四川最後一位狀元):字公嘯,資中人,清光緒廿一年(1895)狀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狀元。他在殿試策中,引經據史,提出整軍練軍、懲治貪官、厲行節約、興修水利等四項「自強之計」,主張維新變法,得到光緒讚賞,助長了「新學」在四川流行。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1906年赴日本考察憲政,1912年任四川高等學校(今川大前身)校長,1922年任四川大學籌備處長,同時還在四川法政、成都高等師範學校任教。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他拒任川、黔、滇三省籌安會會長,並於次年代巡按使陳宦擬討袁電。駱一生不求高官厚祿,清廉自守,有「窮狀元」之稱。有詩稿《清漪樓遺稿》傳世。


閬 中


尹樞、尹極:兩兄弟高齡中狀元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據《唐摭言》《閩川名士傳》載:唐德宗貞元七年(791)杜黃裳知貢舉,聞七十多歲的舉子尹樞有名氣,考前暗訪,問場中名士,樞僅唯唯。黃裳便以真實身份相告:「皇上派我主考,我決心公正為國家選取棟樑,可是我不了解情況,誰能助我舉薦賢良。」五百多考生相視而已,獨樞趨進曰:「不明白你的旨意!」公曰:「沒有榜貼。」尹樞說:「讓我來試試吧」。杜黃裳命人拿來紙筆,尹樞很快寫成,而且每寫好一份帖子,高聲朗誦,眾人聽了,皆稱其公正。尹樞寫好帖子與黃裳,唯空著第一名(狀元)。杜黃裳閱畢乃以狀元為請。樞曰:「狀元非我不可!」黃裳大喜,其年尹樞狀元及第。


唐憲宗元和八年(813)中書舍人權禮部侍郎韋貫之知貢舉,尹極狀元及第。兄弟狀元,時為佳話,世稱「梧桐雙鳳」。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尹樞及第時已經年過七旬,尹極在尹樞及第二十多年後及第時,年齡也不小了,所以二人在考取狀元後並未在仕途上發展,而是回到家鄉,史料記載也不多,不過兄弟二人以高齡中狀元也是比較特殊的。


歷代兄弟狀元有四對,閬中就有兩對,除了尹氏兄弟還有陳氏兄弟。


陳堯叟、陳堯咨:閬中陳氏「學霸家族」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提到四川的狀元,就不得不提閬中的陳氏家族。用今天的話說,這是一個「學霸家族」。大哥陳堯叟(989年)、三弟陳堯咨(1000年)先後狀元及第,二弟陳堯佐為進士。


陳氏家族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為避開城市的喧囂,母親馮氏家教嚴格,安排三個兒子在大像山南岩石窟里讀書學習。直到三人高中才得以出來。


殿試後,兄弟三人都走上了仕途。當時宋朝的科舉制度下,狀元出來做官也是從基層做起的。陳堯叟、陳堯佐均官至宰相。值得一提的是,陳堯咨雖是殿試中,皇帝欽點的狀元,為文狀元,做過翰林學士,卻最後作了武官,任節度使。


其實陳堯咨做武官,還是很有一段故事。陳堯咨文武雙全,而且善射,自稱「小由基」。歐陽修的《賣油翁》一文中,開頭就有說明「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宋朝重文輕武,陳堯咨這種善射的文人實在少見,所以當時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使者前來時,皇帝經常派陳堯咨接待這些善騎射的少數民族。真宗看重,幾次準備讓他做武官,但是陳堯咨的母親馮氏不同意,認為赳赳武夫不行,所以母親去世後,陳堯咨才做了節度使。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陳氏家族的故事在宋朝廣為傳播,兄弟三人求學過的岩洞也被更名為「讀書岩」「狀元洞」。據傳「三陳」在閬中城南東山南岩讀書時,此處曾有紫微星顯現,宋真宗特敕建「紫薇亭」,並親書「紫薇亭」鎏金匾額。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領司馬光親赴南岩講訴「三陳」往事,並讓司馬光磨墨捧硯,臨岩書下「南岩」二字。蘇軾經過閬中時,也曾在這裡慨然敬書「將相堂」。


馬涓:字巨濟,《續資治通鑒》作閬中人,《宋歷科狀元錄》作保寧(閬中)人,皆泛指州、府,實為今南充南部人。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狀元。調泰州簽書判官廳公事。徽宗崇寧元年(1102)召為台官,有聲於時。因上疏論政事,忤丞相蔡京,被列入「元佑黨人」,罷歸,後卒於家。


綿 陽


班肅:祖籍四川三台,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狀元。取狀元後入仕,曾官坊州刺史。後入京,歷司封員外郎、祠部員外郎、倉部郎中等職。喜交友,重情義。穆宗時宰相皇甫鎛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班肅因曾為其僚屬,有私交,不避嫌疑,一個人為皇甫餞行,送至郊外。


於環:四川綿陽人,860年(?)狀元,分科不詳。


簡 陽


王歸朴:簡州(今簡陽)人。載為後唐庄宗同光四年(926)狀元。雖《四川通志》不載,但據今人考證,實為狀元。著有《玉芝堂讀薈》《登科記》。


眉 山


何栗:字文縝,仙井監(今仁壽縣)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第一。《宋代蜀文輯存》錄文六篇,《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收入何栗一家。


德 陽


蘇易簡:字太簡,宋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第一。長期擔任翰林學士,多次知貢舉,為宋王朝選拔出陳堯叟、孫何等優秀人才,官至參知政事。《宋史》《東都事略》有傳。


蘇易簡籍屬何縣尚存爭議。《宋史·蘇易簡傳》為梓州銅山(今中江縣廣福鄉)人。《四川通志》、《中江縣誌》亦載其墓在銅山。但《潼川志》說,蘇家先輩墓、宗族皆在鹽泉之蘇溪(今綿陽市玉河鄉)。蘇易簡之父蘇協《祖司馬墓碑》云:「上世宦於蜀,樂左綿山水奇秀,挈宗族居焉。」(見《永樂大典》)易簡之孫蘇舜欽家傳指出:易簡寓任過後蜀劍州司馬,棄官遊歷「至左綿,尤喜其地物爽潤,遂葬親東溪鹽泉居焉。」鹽泉即今綿陽市玉河鄉。


廣 安


蒲信:《蜀中廣記》載,岳池人,宋慶曆間狀元。岳池縣城西亦有狀元崖。但《玉芝堂談薈》《四川通志》不載,新編《狀元大典》亦不載,今人楊林由先生以為應列入。


古代狀元的那些趣事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狀元」一詞始於唐代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自隋唐開始施行,直到清末廢止,其間除了蒙元初期的幾十年停止了一段,無論是歷時長久的統一王朝,還是不斷更迭的五代十國;無論是漢族人建立的帝國,還是少數民族政權,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


在中國歷史上,歷經千年的科舉制度,造就了數百名狀元。這其中有摔跤摔出來的狀元,有駙馬狀元,皇子狀元,亦有二十幾天的短命狀元。歷史上的狀元千奇百怪,不勝枚舉。


餑餑狀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間丁丑科的狀元。他身材高大,特別能吃,加之思路、寫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試時揣了36個饅頭。意思是,今天無論如何,賴也要賴在考場里把文章寫完,怕到時挨餓,所以要帶足乾糧。 果然,天黑了,考生們都交了卷,李蟠才剛剛開了個頭,監考官過來催他交卷。他急得滿頭大汗,聲淚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學生畢生之業,在此一舉。請千萬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寫完。」監考官見他可憐,就發給他幾支蠟燭。這時他帶的36個饅頭早已吃完,又厚著臉皮要了幾個饅頭,挑燈夜戰。一直寫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這件事後,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認為這是一位難得的苦學之士,竟破例讓他當上了頭名狀元。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文酒雙全」的狀元——曾棨


江西永豐籍的曾棨是明永樂二年(1404年)的狀元。殿試的題目出得很怪,以禮樂制度方面的經文為題,熟讀聖賢之書的學士們許多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挖空心思仍難成文。可曾棨卻知識面廣,對策寫得格外詳明,近兩萬字的長文連草稿也沒打,一氣呵成。成祖朱棣讀後,讚不絕口,說是「通貫經史,識達天人」,欽定為狀元,授翰林院編修。後又任他為侍讀學士,常伴君王左右。後來,他兩次伴君北巡,三次主持會試,朝廷眾多文告、條例,多出其手筆。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曾棨還有個嗜好,就是喜歡喝酒,且酒量驚人。他考上狀元不久,來了一個外國使臣,此人非常善飲,號稱海量。陪使臣吃飯的大臣們叫苦不迭,說此人實在難以對付,酒量太大了。有人推薦曾棨。明成祖問,你能喝多少? 能對付得了嗎?曾棨答道:決不辱聖命。明成祖大喜,命他去陪使臣。一連幾天,餐餐酒宴,曾棨把那使臣灌得醉醺醺的,使臣說下餐不喝了,可曾榮卻還只是有點醉意,使臣只得甘拜下風。明成祖聞之大喜,對大臣們說:曾愛卿不管是文才還是酒量,都堪稱我大明王朝的狀元。


自封的狀元——陸扆


晚唐的陸扆趕考進士時,正當黃巢起義,他跟隨唐僖宗逃到成都。黃巢戰敗後,他又跟隨流亡朝廷回長安。行至興元時,又傳來朱溫在長安附近發動叛亂的消息。這下急壞了陸扆,他原想憑著保駕的功勞順勢撈個進士,而此時人心恐慌,開科取士無望,便向宰相韋昭度建議就地開考。韋昭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亂中開科即使兒戲,但卻能造成朝廷正常的假象,朝廷保住了,自己的宰相位子則更加牢靠,遂就地草草考了三場。到寫金榜時又無人肯干,陸扆便自告奮勇承擔朝廷「苦役」,趁機將自己的名字寫在榜首。成為狀元以後,他不僅走進了翰林院,還當上了宰相。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白撿的狀元——丁顯


明朝洪武十八年,會試後的前三名依次是黃子澄、陳子寧、花綸。殿試時當朝皇帝朱元璋卻發出話來說「我夜間做了一夢,神仙告訴我,本年的新科狀元姓丁」。這下主考大臣趕緊翻閱考卷,找了許久,總算找到一個名次靠後叫「丁顯」的人。上報皇帝後,朱元璋說:「此人姓丁名顯,自然應『顯』,狀元就該他做。」結果黃子澄屈居探花。朱元璋未必做過那個夢,他是懷疑考官們在利用權力拉私人關係,於是中途橫生枝節,特地另挑一個狀元,以使考官們的如意算盤不能實現。丁顯則恰巧瞎貓碰上死耗子,白白撿了一個狀元。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鴨蛋狀元——黃士俊


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狀元黃士俊,家裡很窮。34歲時,想進京趕考,找岳父去借路費。岳父見他衣衫襤褸,連客廳都沒讓他進,只給了他兩個鴨蛋。岳父家的僕人可憐他,偷偷給了他一點錢。沒想到,這個黃士俊竟然高中狀元。後來他以「鴨蛋」為題,寫了一篇文章,送給岳父。其中很多名言警句廣為流傳。和《儒林外史》中范進的岳父一樣,黃士俊的岳父也是一個勢利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情都在變化之中。窮人可能變成富人,乞丐也可能變成狀元。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當官時間最短的狀元——林震


明宣德五年庚戌科狀元林震,是漳州府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漳州(今薌城區)授翰林院修撰。但他當官一個月,就看不慣官場作風,請求辭職歸田,回家種地去了。當狀元有當狀元的快樂,當農民有當農民的快樂。快樂在於感覺,幸福在於滿足,不要強人所難,也不要強己所難。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從末名到頭名的狀元——翁正春


明代萬曆七年,福建人翁正春以鄉試最後一名的成績中舉。以後多次參加進士考試,都沒有上榜。到了萬曆二十年壬辰科,他再次進京趕考,不僅進士及第,而且還成為狀元。翁正春的可貴在於不灰心、不放棄。要想戰勝別人,首先戰勝自己。


抓鬮抓出的狀元——劉若宰


崇禎皇帝即位後,很想有所作為。崇禎元年,即開科取士。殿試後,閱卷大臣精心挑選了前36名的卷子,呈給崇禎審定。但崇禎懷疑憑自己的眼力未必能選出賢才,於是焚香禱告上天,請求賜給真才。然後將這36名進士的名字抄下,做成鬮兒,放入罐內,再用金筷子去夾。結果夾了三次,都是劉若宰,因此就定劉若宰為狀元。這個崇禎皇帝,也有點太窩囊了。你自己看不準,可以讓大臣們拿意見啊。


因名字而得的狀元——胡長齡


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開考時,乾隆皇帝已經79歲高齡。年齡問題成為他主要的心理負擔。殿試後,閱卷大臣將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審定。當乾隆看到第十名時,見其人名叫胡長齡,不免心中一動。「長齡」兩字,不是意味著長命百歲嗎?於是大筆一揮,欽點胡長齡為狀元。以名字取狀元,堪為千古笑柄。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臉皮最厚的狀元——裴思謙


唐文宗時,宦官仇士良掌權,朝臣的生殺予奪,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謙當時只是一個秀才,但他巴結權貴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與仇士良打得火熱。這一年,裴思謙心血來潮,想當個進士,便向仇討了個帖子,去找當年的主考官高鍇。高鍇為官清正,將他轟了出去。裴思謙氣憤之際,聲稱明年非狀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謙又拿著仇士良的帖子來找主考官高鍇,對他說:「仇大人有信,薦裴思謙為狀元。」高鍇早把裴思謙忘掉了,對他說:「狀元已經有人了,狀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辦。」裴思謙厚著臉皮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知道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會有好果子吃,就說:「既然如此,我要見裴秀才。」裴說:「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讓他當了狀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個狀元,此君臉皮之厚,狀元中無人可比。

盤點四川古代的狀元郎,內江的亮了!



(來源:四川升學大數據、海楓之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千茶館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最倒霉的狀元郎,被五馬分屍
狀元試卷!來看看狀元郎的筆跡。漂亮啊!
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
狀元郎劉春霖!(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
清末最後一位狀元郎,袁世凱的總統府內史!
狀元郎的駙馬夢告吹之後,狀元頭銜也丟了
探花秀完爆狀元郎,綠軍這波又賺了?
有這三個生肖女的家庭,遲早出個狀元郎,非富即貴!
民間開發台灣歷史第一人,竟然是大唐杭州第一位狀元郎
歷史上最奇葩的蘇州狀元郎 竟在洞房之夜嚇死嬌妻
唐僧的身世之謎:他的父親到底是艄公劉洪還是狀元郎陳光蕊?
書房植物擺放的幾點建議,擺好了個個都是狀元郎!
老詹是最會傳球的前鋒?復出的狀元郎第一個不同意!
正名之戰?綠軍「新三巨頭」攜手再下一城,狀元郎西蒙斯有待提
下賽季最佳新秀前五預測?倆狀元郎加一起還不及湖人隊龍珠一人?
76人狀元郎挨批?別老惦記湖人隊的龍珠,有個狀元可叫本內特!
清末第一名妓,嫁狀元郎、獻身八國聯軍,還能受百姓愛戴
這位狀元郎罰跪嘉慶、審理和珅、滅白蓮教、最後一件事卻無力回天
交易湖人水拉的三種方案?去籃網換大洛,赴76人換去年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