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得開光污染嗎:星漢燦爛,何處得見?
愛默生在《自然》里寫道:「如果蒼穹繁星每隔千年僅現一回,那麼人類要如何敬畏膜拜,又如何將一瞬記憶傳之後世子孫。」 ( "If the stars should appear one night in a thousand years, how would men believe and adore; and preserve for many generations the remembrance of the city of God which had been shown!" )
這個設問啟發了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他在1941年寫了短篇科幻《日暮》:小說中,行星 Lagash 圍繞著有六個太陽的複雜系統運行,星球上的居民從未體驗過黑夜。而據說每隔兩千年會有一次全面日食,一切文明在彼時毀於大火,呈現出一種可怖的循環。最後,日食如約而至,但並非黑暗致人瘋狂,而是突然出現在 Lagash 上空的無數顆星星,人類的無知又一次被殘忍地揭開。( Issac Asimov,Nightfall)
夜幕低垂,人們卻看不到銀河,地球會有那麼一天嗎?
Fabio Falchi 等研究人員發表了一份詳盡的最新光污染地圖,數據顯示,全球近83%的人口都生活在受到光污染的夜空之下,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銀河。夜空長期被人造光形成的光霧所掩蓋,情況最嚴重的國家是新加坡,其次是科威特、卡達和阿聯酋,都是人口密集國家。而受光污染影響最小的前十個國家都在非洲。
早在2001年,Falchi 及其合作者就發表過光污染地圖,與上次相比,最新地圖採用的衛星影像數據更精確、計算模型也得到了更新。將兩個版本粗略對比一下,可以看到中國的光污染範圍擴大了很多:
如何理解地圖上的顏色?
研究人員把視覺影響劃分成六個級別,大致意思為:
— 黑色代表「幾乎和自然光無異」
— 藍色是「地平線處有人造光光霧」
— 綠色代表「頭頂有人造光光霧」
— 黃色「無法看到自然夜空」
— 紅色「無法看到銀河」
— 白色 「完全光亮」
從數據來看,中國有65%的人口看不到自然夜空,33%的人看不到銀河。G20國家裡,沙烏地阿拉伯、韓國、阿根廷都是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國家。
光污染的影響遠不止「觀測不到銀河」這輕飄飄的一項,強烈的人造光會誤導鳥類遷徙、妨礙蝙蝠棲息,甚至影響水下生態系統。例如,紐約世貿中心遺址的9?11紀念光碑就曾讓候鳥失去方向感、繞著光柱盤旋,後來主辦方為此進行了投射調整。暴露在光污染下,人體會減少褪黑素分泌,引發睡眠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如此,光污染並沒有引起全球重視。人們在長途旅行之後才能找到一塊看得到純凈夜空的土地,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擴張,這種現象可能會越來越普遍。那麼科幻小說里的「永晝」,某天會在地球實現嗎?
相關鏈接:
— 3D地球版光污染地圖:http://arcg.is/1thkfN5
錄入編輯:蘇顥雲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為何星空有著不同的顏色?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繁星之夜
※星漢燦爛 有故事的秦皇島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漢朝——星漢燦爛(下)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我們的2016藝術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