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劉備在決定奪取成都時,向龐統徵求意見,龐統給他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上策是晝夜兼道,在劉璋猝不及防時,直取成都;中策是裝作回荊州,將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騙來殺掉,奪取白水關,然後進兵成都;下策是退回到白帝城,和荊州結合起來,再想辦法圖川。劉備最終採取了龐統獻上的中策。那麼劉備為何不採用龐統的上策呢?下面小編和大家細細道來。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上策太險,一旦不成會全軍覆沒


龐統的上策是:「暗中選派精銳兵馬,日夜兼程從小路捷徑奔襲成都。劉璋沒有戰略才能,又向來缺乏守備措施,我們大軍突然到達,一舉便可平定成都。」實行這個計策的關鍵點在於達到戰役的突然性,在不被敵人覺察的情況下兵臨城下,同時要一戰解決問題。但實行這個計策是要冒很大風險的,萬一中途有個變故,局面將一發不可收拾。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首先是兵馬問題,劉備本來兵馬就不多,再要從中挑選出來一部分,能有多人兵馬攻城?即便是劉璋這個人再無能,平常缺乏守備措施,這力量相差懸殊,列陣交戰都沒有任何勝算,何況是要攻城!再說了,劉璋好歹也是一方諸侯,總不能連一個忠勇之將也沒有吧?其次是行軍路線,直取成都要繞過白水、涪城、綿竹、雒城才能到達成都。要想繞開這條大道走捷徑小道,一旦暴露行蹤就會遭到攻擊。至少,戰役的突然性也就失去了。再就是一戰解決問題,雒城離成都只有五十里,戰役稍一遲延,必將遭到前後夾擊。就劉備這點兒兵馬,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必定是全軍覆沒,連一個退路都沒有。如果是劉備親自帶兵前來,出現意外將無路可走。假如劉備留在葭萌,精兵已經分走,剩下些弱兵同樣不是招架挨打嗎?所以,劉備是要考慮風險的,這種冒險行為劉備不採納應在情理之中。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雖然說打仗就要冒風險,過去不是有個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嗎?但這兩個戰例都是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進行的,和劉備所處的情況並不完全一樣。項羽破釜沉舟,是諸侯都在避戰,也就是等著章邯各個擊破,而章邯一旦得到趙地,項羽等聯軍只能是被動挨打,失敗的後果就是滅族。韓信的背水一戰,走的是井陘口,本來就沒有退路,還不如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劉備有退路,因為劉璋是要送他走。一旦開打,兩人就撕破臉,不成功可真是進退無路了。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還有,兩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龐統僅僅從戰役層面來考慮問題,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取得成都;而劉備是從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既要奪取成都,還要考慮獲取益州全境,將荊州和益州連成一體。所以,在龐統看來這是上策,在劉備這裡並不一定就是上策。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其實下策之外還有下下策

龐統的下策是讓劉備率軍退回到白帝城,連接荊州積蓄勢力,慢慢圖謀殺回成都。實際上,這個下策也不是一無是處,白帝城也屬於蜀地,來到這兒後,馬上從荊州調兵掠城佔地,同樣能夠得川。由於劉璋昏暗無能,北部又有一個張魯要防,他很難做出一個防住劉備的戰略計劃。即便是真要出兵應戰,益州內部大臣將領各懷鬼胎,也很難說那時候就不會出法正、李嚴,來一個像綿竹一樣的臨陣倒戈。而這樣計策的實施,雖然是慢一點,倒也穩妥。所以說,這下策也有可取之處。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除了這上中下三策,龐統還暗示了另一種情況,這就是等待不作為,也可以稱之為下下策。龐統的話是這樣說的:「如果猶豫不決,長久滯留此地,就將深陷困境,於理是難以長久的。」龐統這話雖然有讓劉備趕快決斷的意思,但說的也是實情。當然,劉備是戰略家,又是從無數陣仗中拼殺出來的人,是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劉備這個人好像沒有多少本事,只不過是沾了皇叔名號的光,武靠著關羽、張飛的幫襯,文靠著諸葛亮的謀劃,才讓他有所成就。可真要回到史實當中看看,劉備還真不愧是天下梟雄,並不是浪得虛名。取成都用的雖然是龐統說的中策,可實行起來卻是一種大框架大戰略。也難怪他能在打下成都後短短時間內擁有益州全境,這就是一個主公和謀士的區別。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不管是上策還是中策,劉備用的都是龐統的計策,只不過是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因而做出的選擇也不同。這不像有些領導,一定要把下屬的意見換一個說法,或者是換一個說法變成他自己的意見才來實行,一定要顯得比別人高明。實際上,能用人的領導才是最高明的領導,也是最有才能的人。中策最終實行,實際最為穩妥有利。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龐統的中策是讓劉備率領大軍來到白水關,號稱是要返回荊州,然後通知白水關守將前來作別。白水關守將是楊懷和高沛,兩人本來就敬佩劉備的威名,建議打發劉備走的意見又是他們提出來的,聽到劉備要走,心裡必然高興。這樣一來,兩人就會輕裝前來,只要他們來,就將他們扣押,趁機收編他們的軍隊,進而兵發成都。劉備同意了這個中策。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劉備入川是得到劉璋手下張松和法正等人暗中支持的,張松暴露後,被劉璋殺掉。劉璋命令各關將領不要再把文書傳送給劉備。劉備將白水關督軍楊懷和守將高沛招來,以這個理由將他倆殺了。劉備進入關內,將守關將士的妻子兒女押做人質,趁機收編了這隻部隊,讓黃忠和卓膺帶領他們向成都進攻。在綿竹,督軍李嚴又率領眾將投降了劉備,劉備軍力更加強大,很快來到了成都很近的雒城。在雒城,劉備圍而不攻,一年後雒城破,劉備來到成都城下,十幾天後劉璋出城投降。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實際上,劉備走這條路線最為有利,攻下白水關,劉備既得了地又得了兵,攻下綿竹,劉備同樣是既得了城又得了兵。圍困雒城一年,雖然時間長了一點,並不是劉備沒有能力早一點攻下來,實際是劉備的一種策略,那就是讓劉璋不能分兵,騰出時間給諸葛亮、張飛等人攻城略地。等到成都打下來,益州的大部分城池已經掌握在劉備手中了。可見,這條路線是既穩妥又獲利最多。

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其中有什麼隱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舞文弄墨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三國最頂級謀士,為董卓獻計獻策堪稱智囊
水滸傳十大武功高手排行榜,打虎英雄武松排第幾
諸葛亮司馬懿空前絕後地聯手,只是為了除掉這個人
傳說中武力最強的八位猛將,戰神呂布到底排第幾
最能體現曹操兵略的八大經典戰例,揭秘曹操用兵之道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為什麼不自己研製武器,而是全部靠買,其中有什麼隱情?
該成語是劉備殺人的理由,諸葛亮求情無效,隱情說不得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卻見死不救,有何隱情
為什麼工資不能告訴別人?到底這其中有什麼隱情呢?
該成語是劉備殺人理由,諸葛亮求情無效,隱情說不得
越王勾踐為什麼「卧薪嘗膽」?有何隱情?
這麼重要的配置為何不是標配?難道有什麼隱情?
李易峰不參加真人秀另有隱情?並不是因為體質 另有他因?
為何劉備不肯重用五虎上將里的馬超和趙雲?原來另有隱情!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為何馬上就失敗?不是因為實力不強而是另有隱情
長平大戰為何非要換下廉頗 其中有何隱情?
曹操為何睡前殺華佗,究竟有何隱情?
孔子為什麼會被眾人嫌棄,其中到底有何隱情?
秦始皇為什麼終生不立皇后,這其中有什麼隱情嗎?
馬蓉稱和王寶強還有感情不願離婚,背後究竟有什麼隱情?
為什麼曹操一生都未敢稱帝?他在怕什麼還是另有隱情?
馬刺高薪續約阿德背後有何隱情 不愛了為何還要留下?
陳赫被何炅套路的說出了真相,與前妻關係不如所料但還有不少隱情
謝娜為什麼不懷孕生子 其中有什麼隱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