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潘家園地攤:直面中國文物現狀

從潘家園地攤:直面中國文物現狀

從潘家園地攤:直面中國文物現狀



(文/張曉平)當前我國文化道德價值觀逐漸缺失,在追求個體利益的急劇膨脹下,一些人為謀求利益而不擇手段,加上逐富享樂主義蔓延,貧富差距拉大,成為現在最突出的社會問題。一但民族文化道德和文化價值失去平衡,那將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事。可見民族道德文化的加強和提升迫在眉睫。社會無論如何發展,樹立民族信仰、恪守公民道德基本底線、嚴格監管不公平和不正當的財富謀取手段、遏制貪污腐敗和官商勾結,是保證今後社會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縱觀中國曆朝歷代,因為這些因素的同時存在,導致社會矛盾積聚加深,最終使國家處於動亂。古代藝術品鑒定、收藏、交易的失衡,雖然不會構成社會主要矛盾,但因其它的社會特殊性和巨大的經濟價值,一旦失控,造成的社會影響將是巨大的。

潘家園的地攤是整個文物行業最活躍,最直接,最有影響力的地方。也是藏家、行家、專家、古玩店老闆、拍賣公司等上等人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史樹青、周南泉,華藝武,趙青雲等,他們哪一位沒有在地攤上撿過漏?中國古玩界現存的絕大多數寶貝都來自地攤。古玩店裡的好東西大多亦來自地攤。就連各大拍賣行的絕大多數"珍寶"也都來自地攤。大收藏家的東西、高官大款的東西、尤其是海歸的東西來自哪裡?他們自己最清楚。


文物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載體,有效的保護和研究,也是促進國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榮耀感,正確的認識文物價值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文物鑒定工作者,道德觀和文物鑒別能力必須具備。國家賦予了他們職責,不光擔負著鑒別文物真贗的問題,更是如何替國家在民間發現、徵收具有一定價值文物的歷史重任。文物鑒定說小了是判定文物的新老,給文物應有的價值定位,也給持有者一個公正的價值確認。說大了是肩負民族文化延續的完整性和公正性。文物鑒定和評判不但代表國家行使主體文化遺存生存權,也擔負著判別保護持有者的應當利益權。


也就是國家賦予文物鑒定者行使真假的裁判權和文物級別評定權。這個權力一旦受到污染而利益化、私有化,直接導致的結果將是巨大的災難。把古代文物鑒別成新仿的工藝品,直接導致流出國外。把新仿的鑒別成古代文物,導致國家或收藏者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拍賣公司、收藏家以及文物愛好者不可能每個人都是鑒賞家和文物研究專家,他們也沒這個義務成為文物鑒別專家,而國家才有義務和責任制定公平、健康、切合實際的文物流通規則,培養和認定體制內、體制外具有良好專業素質的文物鑒定隊伍為廣大民眾服務。絕對不可以象現在的狀況:文物專家誰都說了算,誰都說了不算、文物法脫離實際、拍賣法拍假竟是合理、高仿泛濫無人管理、藏家上當受騙無處說理。多數人是以收藏來傳承民族文化、修身養性、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歸根結底還是花自己的錢,替國家收藏和保護文物。只要不弄出國門,流通到祖國任何地方都是國家的。


自明代始,許多鑒古書目和文章對中國人何時開始收藏就饒有興趣。其實,收藏是人乃至動物的天性。早在人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期,就已經有了收藏的慾望和衝動。至晚在距今6000年前,原始先民們就已經有了收藏和儲財的意識,這應該歸結於人類本能的貪慾。宋徽宗為了收藏而不思治國,亡了國家。乾隆爺為了收藏和享樂而大興土木,耗空了國庫,致使清王朝日益衰敗,終於滅亡。有這些已經足夠了。收藏有癮,而且一發而不可收拾。因為收藏會敗家,會舍業,還會死人,收藏是一種病態,一種固疾,是人類貪念的集中體現。它與貪官斂財,富人聚財,嫖客戀娼一樣,都是人類最可恥的行徑,想來悲哀啊!做官的有官癮,斂財者有錢癮,賭博者有賭癮,吸毒的有毒癮,收藏者有藏癮,都不光彩,但又很難節制,這確實是個難題。其實,"癮頭"源自於貪,而貪又是人類的本性,確實難以自制的。因了"藏癮",想到了戒毒。

收藏也一樣,有了癮便難戒。本來窮的叮噹響,還要買,買了又不想賣,真正上癮的人都這樣,這就是所謂的收藏家。你縱有座金山又怎麼樣,也會挖空的。在這個行道里,億萬富豪也是窮光蛋,有多少錢都不夠的。因為,這20多年不光是掏墓的猖獗,勝過以往任何朝代,而且,越來越大規模的建設熱潮又有多少古墓和地下沉積物被掘出。新興 的古玩市場異常活躍,不單都是仿品在做寵,這一切行里的明眼人看得清楚,只是這行當里政策太敏感,不便說罷了。高高在上的上流社會對這些似乎一無所知,只因原來文博界的高官、宗師級的人物和鑒寶大師們在潘家園撿漏吃了大虧,便片面地誇大仿品的高水平和危害,而蔑視現實的存在。


不承認市場上有真貨,真是悲哀之極啊!上層"專家"們不識貨或有其它想法,就可以左右整個市場。這畢竟是個半開放的市場啊!上層人物的影響力太大,何況媒體都在人家手裡掌著呢。遠離了這個是非之地吧。人就那麼幾十年,有錢就變著法兒享受,享受夠了拉倒。你收的珍寶再多有什麼用啊!走時還是兩手空空,一件也帶不走,最終都給了國家。君不見許多重量級的國寶都來自民間藏家嗎,你個人佔有的了么?早晚都是國家的。


這幾十年收藏這些老東西受了太多委屈了。你要想真正收藏些好東西,就要"真正"地容入"市場"。地攤上難以撿到珍寶。 你有時收些東西免不了被拘留,罰款,挨打挨罵,受屈辱,不值得啊!就讓那些頂尖級的國寶混在泛濫成災的贗品之中毀了去又咋地?與你何干?反正國家養了那麼多大"專家"和文博人員。再說,目前這個行里黑透了,都是為了錢,處處都是騙子。你若不聽話進來了,就精明些。不要聽那些所謂"專家"胡說八道。真的怎麼樣?假的又怎麼樣?在他們眼裡都是"垃圾"。他只哄著把你的錢騙到手就行。他們鬼著呢,才不收藏呢。偶爾得個寶貝也設法賣了。我們這些所謂的收藏家才是真正的大傻瓜。最終都是為國家著想,但國家又不領你的情,有時候還讓那些打著維護國家利益,而實際是為自己謀取錢財的人整一頓,冤死活該,誰讓你發賤搞收藏呢?


媒體對文物經濟價值的過分誇大鼓吹,拍賣公司的虛拍,全民盜挖、非正常獲取文物謀求發財、黑拍公司聯合一些體制內文物鑒定者替國外博物館或私人收藏機構搜刮中華文物販賣到國外;黑心的古董商、盜墓等分子勾結政府腐敗官員聯合走私我國文物到國外牟取暴利。雖然這些個體得到經濟價值,可以符合當前畸形的經濟生存價值觀,但國家文物不可再生,流出去一件少一件。所以,國家文物領域絕對不能放任自流,應該是對民間文物盡最大力量進行保護和適當放開良性的正常流通,受法律保護的同時,也應該給予榮譽獎勵或適當的物質獎勵。


前幾年專門去國外考察中國文物走私流失情況。所到之處,無不為流失海外的祖宗遺珍而扼腕悲嘆。無奈之下,人常常暗自悄悄地流淚。

據國外行內知情者透露,近三十年來,至少已有一千多萬件中國文物流失海外。其中,流入美國的至少亦在三百多萬件以上。這個龐大的數字令人震驚。但是,當你在新加坡、倫敦、紐約等地的碼頭和倉庫中親眼見到成集裝箱運來的走私文物,後又在福建、廣東、河南人在當地所租的庫房裡,見著了大量像垃圾一樣胡亂堆放著的出土文物時,瞬間就變成了大傻子。由於貨量太大,加之國內文物造假被無限放大,以致像大英、大都會這樣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和許多大藏家都傻了眼。這次旅行像是夢魘,使人驚懼、震顫,甚至痙攣,以致多年以後一想起來,仍然瑟瑟地發抖! 中國的文物確實太多,多到讓不屑子孫全當蘿蔔白菜賤賣的程度。老百姓不識貨還有情可原,畢竟文化程度有限。但是,當國內的某些專家為了自己掙一點可憐的鑒定費而走街串巷、樂此不疲;當某些所謂的專家們抱著書本對照特徵,常因觀點不同而爭吵不休的時候,你們鑒定為贗品的東西卻早已被眼尖的國外買家拍出了千萬!當機聲隆隆中在古墓群或古遺址上壘起新潮的破磚爛瓦時,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


中國的文物走私早被一個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所控制,其網路縱橫交錯,十分繁雜。其終端多是農民或城市無業游民,這些人為何如此猖獗?這問題恐怕只有國家花大錢養著的那些監管部門才能說清楚。至於文物運輸,更是簡單的不值一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國內收藏才興起,仿古造假還不盛行,海關卡得緊,只能偷運。時至今日,竟使文博鑒定人員處處走眼。為要面子,只能"寧肯錯判一件,也不肯定一件"他們只以為高高在上,嘴大說了就算。殊不知民間高手比比皆是,只是這些人過度收藏,已彈盡糧絕,位卑而言輕,奈何不得。這就是專制之下的鐵律。民間藏家哪有說話的權力與機會?由於專家不識貨,更不了解底下文物出土和走私情況以及仿冒文物的具體情況,在層出不窮的珍品和偽品面前,只能是瞎子摸象,胡亂猜測。


正因此,才使大量出土文物竟以現代工藝品報關,名正言順地大量出口!中國的文物確實太多,尤其近三十年來。由於人們盲信金錢,急功近利,造成地下文物集中出土,一下子使人們眼花繚亂。加之過度迷信造假,竟將無數的珍寶淹沒了。更由於文革等原因,文物收藏和鑒定出現斷層。所有人(包括文博界的所謂大腕宗師)都在同一起跑線上齊進,談不上誰老誰嫩,誰高誰低。完全沒必要高高在上蔑視一切。說假誰不會?連七歲的孩子或傻子都會!反正沒見過的都是假的,"凡物俱贗"不正是大腕專家留住名聲的信條嗎?關鍵是要實事求是,敢於正確地評價和認知客觀存在的文物才行。國外的同行恥笑中國的大專家們:這些人到處招搖撞騙,其實不如孫子輩的!


國家文物代仿古工藝品報關,堂而皇之地裝集裝箱出關,讓人何等痛心啊!時至今日,許多當年大量輸出的"老垃圾"因在國外賣不出,卻又以"迴流"面目出現,返回國內,高價牟利。國外一些收藏家也看準時機,乘迴流熱又將老垃圾和大量贗品拋回中國。他們在處理了垃圾又賺了大錢的同時,卻又嘲笑中國這些瞎子和傻子!他們深知,當今的中國人不愛國,不愛文化,不愛文物藝術品。並且也看不懂自己古老的藝術。就像中國人看不懂梵高和畢加索一樣,早已被銅臭熏昏了頭。他們愛虛榮、講排場、圖享受、只愛錢,精神世界混亂而空虛,更不要說研究自己的文化和歷史了。有的甚至污衊說:當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不如滿清,是文化的荒漠、精神的戈壁!


中國的文物確實很多,多得連後世子孫們都眼花繚亂而不敢認可。而只有國外行家認可了,國內專家才敢認。這是何等的悲哀啊!國家花大錢養了數以百萬計的文博人員,難道都是吃乾飯的?"國內沒有元青花、國內民間沒有官窯器、鈞不陪葬汝不入土"這些可笑而無知的奇談怪論竟然都出自文博高層,影響深遠,甚至還被寫入書中。真是不知羞恥!我們的祖先生產出來的東西為何在自己的土地上卻沒有呢?難道都被外國人搶去了不成?君不知國內所有博物館的東西加起來也只是個零頭。絕大部分文物都在民間。高高在上的大專家們。你們能見到什麼呀?真正的藏家或行內的人會把東西拿去給你們鑒定嗎?你們也只能騙那些可憐的小老百姓的幾個鑒定費而已。我不知這些堂堂的文博大專家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或是存有強烈的嫉妒之心,難道你們不是中國人?難道你們不愛國?唇亡齒寒啊!我堅信歷史最終會無情地將國家罪人一個個釘到恥辱柱上!

當一個國家靈魂所系的東西漸漸消逝的時候,還能剩下什麼呢?


保護中華文化延續和文物傳承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這種公民義務的價值不能與國家倡導的道德榮譽價值等同起來,怎麼喊口號也是零價值,甚至是負價值。所以儘快希望國家嚴重認識這一點,國家拿出一定的資金獎勵重要文物持有者和發現者,才能有效堵住這一巨大的黑洞。一個喪失文化價值的國家,就和塔利班的無知炸毀千年大佛一樣,最終讓國家覆滅。英國劍橋一位學者說過:一個喪失國家文化價值的國家,大膽的可以去征服,它還沒有一個堅貞的教徒可怕。


文物專家不能被金錢腐蝕和奴役,文物拍賣、民間收藏等更不能為所欲為。國家體制內的專家也好,民間收藏研究學者也好,傳統鑒定也好,科技鑒定也好,只要心存民族大愛、尊重實事求是,以文物應具備的本質特徵進行研究和論證都可以進行互補,不應該天天你行我不行的無休止爭論。這種爭論唯我權威的排斥觀是自私自利的,更是致民族利益於不顧的狹隘思想者和文物致命的危害者。如何有效保護文物?如何對保護我國真正的文物收藏機構、收藏家給予榮譽價值和社會地位才是重要的。應該制定有效的國家法律,嚴懲盜墓以及相關聯的利益團體,也要嚴懲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偽專家(偽研究鑒定機構),建立具有權威數據的科學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員才是根本。亡羊補牢,為時還不晚!


文章來源:中藏網

文章作者:張曉平


原標題為:從潘家園地攤談中國文物現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卓藝無齋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國內綠松石產地開採和銷售現狀
中東國家領土和邊界爭端的現狀
張家口的樓市現狀
直擊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現狀:從天堂變成「地獄」
實拍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現狀:從天堂變「地獄」
直擊中國十一位明星墓地的現狀
亂世黃金,盛世典藏 中國藝術品市場現狀
韓國大學街現狀:「彷彿在中國」
中國網路直播業發展現狀
緬甸漢族聚居區果敢現狀,路邊商店和標誌都用中文
地方棋牌的市場現狀與地區強勢產品
看看哪些國家墮胎最自由?視頻盤點世界各地區墮胎現狀
實拍:動物園,囚禁在籠子裡面野生動物的現狀!
實拍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現狀,從天堂到「地獄」的轉變
韓國旅遊業現狀:日本遊客在逃離韓國 韓國遊客卻湧向日本
說韓國的美女多:看到韓國地鐵的真實現狀,日本遊客就笑了
亞馬遜雨林現狀:從天堂變「地獄」!
魏文超:中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現狀與發展
日媒發文中肯分析中國軍事發展現狀:現代化武器井噴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