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走進匠藝位於浦東海富花園的門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名片夾、書籤、簽字筆、相框等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物件,多數以紅木禮品和家居飾品為主。它並不像一家商店,更像一間安靜的藏書閣和三五好友時常相聚的茶藝室。

工業設計出身的薄向偉是匠藝的創始人,這些作品正出自他之手。2008年匠藝成立以來,薄向偉實現了現代設計和傳統材質的有機結合,賦予成品新的生命。在他的傾力打造之下,匠藝古樸醇厚,不媚不俗,極具文人氣質,大雅而深意無窮,散發濃郁的東方藝術特色,所制之物脫俗朴雅。


「匠藝」與「匠心」


薄向偉在一次機緣巧合中結識了在東南亞湄公河一帶做原材料紅木生意的侯先生,一個懂設計,一個懂投資,天眷有意人,一拍即合。工之成者稱為「匠」,造物至美是為「藝」。匠藝也由此誕生。


傳統紅木工藝品在當下有著設計感和實用性缺失的弊端,但這也正好給對紅木情有獨鐘的薄向偉這樣的原創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施展空間。他把紅木與中國傳統的禮文化相結合,讓紅木變身更多精美的家居小件,也讓更多的人能切身感受到紅木的溫潤。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明清年間,人們比較崇尚繁複的花紋與浮雕,而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更加青睞化繁為簡的物品,因而他的設計也在不斷做減法,簡單又不失經典,美觀又不失實用性。「讓傳統回歸生活」、「傳承古典,演繹現代」的理念都是薄向偉一直秉承的,符合中式審美,只為展現現代人的生活美學。


紅木用途的創新轉變、設計和手工技藝的完整融合,無處不體現著匠藝這個品牌的創新匠心精神,而匠心這個詞的重點亦是在「心」字上,用心雕琢出屬於自己且符合大眾的精品。


從設計到工藝再到製作,形成一件手工藝品並非簡單的事。與傳統手工藝不同的是,匠藝的產品,區別於收藏品和純工藝品,更貼近大眾,價格上也更親民。之所以這樣,是為了儘力尋找符合當代人生活的品味以求雅俗共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器,不是薄向偉手中的畫筆,而是他手中削木的刀。經過選材、乾燥、木工、榫卯、成型、雕刻、打磨、上蠟、拋光等數十道工序,再加上傳統手工藝和現代加工技術精製而成。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在剛接觸紅木不久,薄向偉一有時間便前往工廠跟著那裡的師傅們學木工,熟悉傳統的木製手藝。只有更加了解紅木的屬性和特質,懂得了紅木的工藝,才能更好地設計出他所設想的作品。


他經常找經驗豐富的廠長,一起探討產品做出來的可能性,如何實現最理想的改良,以及用怎樣的最優模式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產成本。畢竟,他們的初衷是能讓愛紅木之人都有機會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紅木物品。

薄向偉認為,每一件精緻的器物,都是匠人注入的心血,彼此之間是有感情的,何況是隨著年輪增長的木頭。薄向偉一直堅信木的生命可以通過器物得以傳承,通過相互饋贈得以貫通。在他看來,再好的材質、再好的工藝只有與人產生關聯,才會有更廣泛的價值。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創意和商業之間的平衡藝術

工業設計,並不是飄在雲端的一種藝術,更是一門創意與商業之間的平衡藝術。通常而言,藝術和商業之間總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還有人說懂藝術的人清高,更注重自我的釋放,很少會考慮市場導向。


然而,對於薄向偉來說,作為品牌設計者和管理者的他,會盡量兼顧二者。設計師不是藝術家,藝術家可以很自我,很主觀地表達個性,而設計本身是一個很理性的系統工程,他自有他的創意和設想,甚至是帶著藝術家般的完美情懷,但終歸受控於理性。


脫離了策略,設計便成了低層面的美學追求;有了策略的支撐,如考慮其產品定位、加工、後期的宣傳等諸多方面以後出來的設計作品才能更有價值。最好的設計無從評判,最合適的設計才能做出最好的產品。


儘管這樣,凝聚心力的創意往往也會面臨抄襲和模仿,匠藝每年都會參加各種工藝品展覽,但難免會碰到競爭對手惡意地仿造。對此,薄向偉告訴《陸家嘴》記者,現在的匠藝,很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正趕上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保護原創產品的知識產權,為匠藝提供了堅強後盾。當然,他也堅信一味的複製是無法超越本真的,匠藝一定可以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原創之路。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呼喚工匠精神


今年,「工匠精神」這個帶著古早味的詞語,首次被寫入了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在薄向偉看來,所謂工匠精神,講究的無非是「精益求精」四個字。首先將東西做好,其次再去堅守它。


他認為狹義地定義工匠精神,是指一個產品能從99%提高到99.99%,嚴謹敬業,耐得住寂寞,欣賞自己的工作,在每一個細節中,體會做事的樂趣。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短、平、快」的粗製濫造。薄向偉說,製造業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過,相較於粗製濫造賺快錢,堅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難,也是唯一正確的路,「你要靜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僅是一項技能,也是一種精神品質」。


中國有悠久的手工業傳統,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卻成為當今中國社會最稀缺和最呼喚的東西。匠藝呼喚工匠精神,也需要更多人去讀懂它。在薄向偉看來,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像瑞士製表商一樣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錶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製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像小野二郎專註壽司60載一樣,食客們品味的不是壽司,而是不斷地重複以期達到新巔峰的一種值得人們佩服的精神,這些都是薄向偉的心之嚮往,也是一種高境界的人生態度,不為別的,只為內心的一片寧靜的世界。


薄向偉近日積極地把自己的設計推向零售市場,「如果中國誕生一線國際品牌,它呈現出來的品牌性格將會是什麼?我想那一定會是中國的民族性格、中國審美取向。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即國際化品牌所呈現出來的性格最終都是其民族的性格」,薄向偉相信匠藝是有機會的,他希望在這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崛起與傳統手工藝復興的時代潮流中,匠藝能留下一抹掠影。


微信公眾號 : lujiazuicbn


本微信公眾號已入駐


今日頭條、新浪財經頭條、騰訊企鵝媒體平台、網易號媒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家嘴雜誌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當現代藝術遇上工業風
當泥塑藝術遇上佛教
當草莓遇上紅茶
當建築遇上園藝,園藝遇上插花
當瑜珈遇上茶
當麻遇上木頭
當刀鞘遇上「蒔繪」工藝 美翻了!
當香薰遇上音樂
當花草遇上舞蹈
勛衣草文 當瑜伽遇上茶
當建築設計師遇上甜品控,有毒
當建築設計師遇上甜品控,有毒
當園林遇上建築
當人工智慧遇上「刻板印象」
當爛木頭遇上樹脂
當古玩遇上文玩,創意設計逆天香薰神器!
當印製電路板製造「遇上」水平電鍍工藝
當夏木 遇上喵星人
磚牆·當北歐風遇上現代工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