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這個頑強的小國太悲催,被輪番滅國
早在西周時期,中山國是位於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的小國,因為城中有山,所以得名為中山國。據傳,中山國是由西周桓公之子建立,並歷經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歷史階段。
但是,不管是在哪個時期,中山國都被中原諸侯國視為心腹大患。 戰國時期,中山國在二百多年的崢嶸歲月之中,為燕趙的歷史抒寫了絢麗的篇章。
中山國生於患難之中,被大國所欺而變強,為強國佔領又復生,其不屈不撓、頑強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見。在趙國、齊國、燕國等強國包圍之中發展經濟、壯大自己,幾乎躋身強國之列,其經濟和文化之輝煌令人刮目相看。
不過,綜合春秋戰國時期來說,中山國至少經歷了三次亡國之痛。
被晉國所滅
約公元前494年,中山聯合齊國、魯國、衛國共同伐晉,取得晉國的棘蒲(在今河北趙縣境內),將之列入中山國版圖。
公元前460年,晉國卿大夫知瑤為了能順利進攻中山國西緣的仇由,於是就新鑄了大鐘一口,詭稱送給仇由國君,使仇由國辟山填谷以迎鍾。
雖然仇由臣相赤章蔓明白其中有詐,但是無奈國君聽不進去勸告。由此,僅僅用了七天,知瑤就消滅仇由,打通了進攻中山國的道路。次年,知瑤率領晉國大軍攻佔中山國。
被魏國所滅
從春秋到戰國,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歷史的分界線。其中,對於魏趙韓三家,魏國因為分得的土地比較優越,加上國君勵精圖治,逐漸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
另一邊,中山國在復國後開始擴大領土。於是在公元前408年,魏國派遣樂羊為首的軍隊,跨過趙國去攻打中山國,經過三年作戰,中山軍力量消耗已盡。
公元前406年,魏軍終於攻克顧城,佔領中山國全境。魏文侯隨即命太子擊鎮守中山地,而封樂羊於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中山國滅亡。
被趙國所滅
戰國中期,中山桓公復國後,領土進一步擴張。中山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台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
所以中山國不僅趙、魏兩國都接壤,更是將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之患。公元前377年開始,趙國連續兩次入侵中山國,但沒有成功。公元前369年,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
七年後,趙武靈王派遣軍隊吞併了中山國,將其國君王尚遷徙到膚施,標誌著中山國的歷史被徹底終結。
最後,對於中山國這樣的小國,可以承受燕國、趙國、齊國等周邊國家強大的政治軍事壓力,在頻繁的戰爭中自強不息,數次被滅國又數次崛起,不能不說的是一個奇蹟。
這足以說明,即使是小國,只要堅韌自立,勵精圖治,也是能夠富國強兵、由弱變強的。






※戰國時弱小的宋國有位國君竟然能把齊楚魏三大強國挨個打一遍
※戰國時最搞笑的國君,在齊國的忽悠下進攻楚國,結果被滅國
※戰國時最奇葩的國君,禪讓王位給國相,兒子被殺,國家差點被滅
※春秋戰國時期,那些把自己「作死」的國君
※穿越到戰國時代,戰國武將變少女,我們一起統一戰國吧
※戰國時期真正叱吒風雲的八大雄主,秦國獨佔三位,韓國一個沒有
※自古紅顏多禍水: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趙國竟因一個妓女而滅亡
※西方最強的馬其頓帝國入侵春秋戰國時的中國會怎樣?
※春秋戰國時期,滅國最多的人不是秦始皇,而是他!
※被歷史忽略的一場滅國之戰,戰國時越國到底怎麼消失的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假如當今世界是戰國時代,中國是戰國七雄的那個誰?
※多幅地圖,展示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的擴張和小國滅亡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一位特別喜歡外出打獵的國君
※戰國時期各國的兵力對比,楚國最多秦國最強
※戰國時期,七大國最弱的秦國,用招巧妙,招招必滅,統一六國!
※作為春秋霸主的越國為何在戰國時期淪為默默無聞的小國?
※探索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是如何滅亡的
※戰國時,六國軍隊有沒有大敗過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