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是廢材?揭秘荊軻刺秦王失敗的真正原因
荊軻,衛國人。好讀書擊劍。
春秋戰國時期,擊劍之風盛行。各國諸侯門下都養劍士。趙文王養劍士三千人,不論日夜以武會友,一年死傷好幾百人。司馬遷一位不可考的祖上就是這些劍士們的教練之一,還專門寫了一本劍術教材《劍論》,可謂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一位卓越的劍術大師。
電影《荊軻刺秦王》中的荊軻形象
莊子就是劍術大家,還總結出練劍十六字訣,堪比獨孤九劍:「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這十六字其實說的是兩種劍的對戰方法。
前八字是指二人使用長劍對陣,先擺個架勢,露個破綻。待對方尋破綻而入,將計就計,將其一劍放翻。真正高手對決,都是三招兩式。能夠大戰三百回合者,不是演義,就是演戲。
如《水滸傳》武松大戰飛天蜈蚣:「當時兩個鬥了十數合,那先生被武行者賣個破綻,讓那先生兩口劍砍將入來,被武行者轉過身來,看得親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頭滾落在一邊,屍首倒在石上」。
電影《英雄》裡面的劍士們
後八字是指短劍和長劍對戰中一種叫做「以劍遙擊」的劍術。就是將短劍當做暗器使。遠遠的將短劍拋出,還沒等對方長劍近身,就已將其擊殺。「以劍遙擊」盛行於春秋兩漢之間,三國時猶存。如《漢書·司馬相如傳》:「(相如)少時好讀書,好擊劍。」顏師古註:「擊劍者,以劍遙擊而中之,非斬刺也。」南朝梁武帝時殷芸《小說》載:「袁紹年少時,曾夜遣人以劍擲魏武,少下不著。」
長劍對陣
春秋時越國著名劍術家「南林之女」,也就是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中的阿青,也總結了劍術十六字訣: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婦,奪之似虎。就是說,身體內部積蓄力量,外表看去一片安詳。開始感覺他像女人一樣柔弱,動起手來卻如老虎一樣迅猛。當然這個劍決本身就是女人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看這兩位劍術大家總結的劍決,四個字,劍走偏鋒。看上去人蓄無害,打起來一招致命。所以劍還有一個「兵中之賊」的名號。就是說,佩在身上就是謙謙君子,拿出來斗戰就是卑鄙小人。所以,雖然那時候佩劍佩玉為士人出門標配,但佩劍的不一定能打。不幸的是,荊軻就是屬於那種不能打的。一次荊軻遊歷到趙國榆次,遇到劍術大師蓋聶,就與蓋聶論劍。沒說幾句,蓋聶覺得他純屬菜鳥,對劍術只知皮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沒有共同語言,就如大學生遇到小學生。蓋聶就故意發怒,用眼睛瞪他。荊軻被蓋聶氣魄所攝,起身跑了。到了趙國邯鄲,荊軻又與劍術大師魯勾踐下棋。二人爭棋道,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再沒有回來。
影視劇中的蓋聶形象
然後荊軻跑到燕國,終日與販夫屠狗之輩喧嘩於鬧市。喝酒唱歌,唱著唱著就嚎啕大哭,旁若無人。 從以上行為可以看出,荊軻玩行為藝術有一套,但實在沒有能打的事迹。
不過,太子丹卻「獨具慧眼」安排荊軻去西入不測之強秦搞暗殺,準備釜底抽薪幹掉嬴政。太子丹先花了一百金從徐夫人那裡買了一把短劍,也就是匕首。啥叫匕首,就是像吃飯的筷子一樣長的短劍。匕就是筷子。從現在出土的文物看,也就是二十四五厘米,不到一尺。太子丹在劍上淬了毒藥,試了幾個人,血濡縷,無不立死。濡縷意為「沾濕一縷」。裴駰《史記集解》解釋道:「言以匕首試人,人血出,足以沾濡絲縷,便立死也。」就是說,這把短劍無論傷到嬴政哪一塊皮膚,只要見了血,嬴政馬上就死,毫無救治希望。由於這把劍是從一個叫徐夫人的人手裡買的,因此也叫「徐夫人劍」。
徐夫人和她的劍
但是我們需要說明的是,荊軻也知道自己劍術不行,就想找個劍術高超的搭檔同行。可是太子丹以為他不敢去,反悔了,故意拖延時間,玉石就用話激他,說你要是不想去,我可以先派秦舞陽去。荊軻於是怒髮衝冠,帶著秦舞陽走了。
大家都被電視劇或者電影誤導,以為太子丹安排的刺殺人員是荊軻,其實大謬。太子丹安排的真正動手的人並不是荊軻,而是秦舞陽。荊軻負責公關,秦舞陽負責刺殺。因為手裡拿地圖也就是短劍獻給秦王案前的就是秦舞陽。
具體暗殺計劃是這樣的:秦舞陽只要能走到與秦王「短劍遙擊」的距離之內,就可以擲出短劍,將秦王格殺。根本不需要走到身前,搞什麼「圖窮匕見」。以秦舞陽的勇力,將短劍遠距離擲到秦王身邊是有把握的。當然距離近了把握更大,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對此有解讀。劍客無名只要走到秦王十步之內,秦王必死,其實解讀的就是秦舞陽這事。
但是太子丹一幫人百密一疏,最終功虧一簣。那就是勇士秦舞陽從本質上而言根本「無勇」。孔子說,見義不為,即為無勇。不管你平常有多勇,在大義或者小義面前不作為,就不能稱得上勇者。
秦舞陽
這個從沒見過大場面的秦舞陽到了秦國朝堂上,眼看馬上要動手,太緊張,嚇得臉色大變,渾身發抖。荊軻一看要壞事,只好自己親自上。這一上,壞事了。當然不上更壞事。火燒眉毛,就看眼下了。
我們看荊軻是怎麼刺秦王的。「圖窮匕見」之後,他「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揕之」。「把」字本義為拿起,抓住。「揕」字讀zhen,本義為刺擊。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秦王面前置一案幾辦公,群臣分兩排在案幾後坐定,大家平起平坐。
圖窮匕見(武梁祠漢畫像石)
荊軻拿著督亢地圖,地圖是畫在一塊綢緞上的。荊軻把地圖鋪在案几上給秦王看,一寸寸鋪開,還帶解釋,快到地圖盡頭,露出匕首。荊軻馬上去抓秦王衣袖,而且一下就抓住了。可見秦王是俯身在看地圖。胳膊肘支在案几上。荊軻一抓衣袖,秦王本能的往後一閃,電光石火之間,荊軻的短劍刺了過來。秦王起身,掙斷衣袖。我們知道人在危急之時是可以爆發出潛能量的。比如你平常百米十秒,忽然後面來一惡犬,馬上七秒的成績就出來了。
荊軻刺秦王這一幕大家似曾相識吧。我們看《水滸傳》裡面幾個橋段。魯達大戰鎮關西。鎮關西手提殺豬刀上街殺魯達。「右手拿刀,左手便來要揪魯達。」楊志大戰沒毛大蟲牛二。牛二「一面左手揪住楊志,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
這就是筆者不惜筆墨前面要寫那麼多的原因。荊軻的劍術最多是業餘玩票級,格鬥水平也就是街頭鬥毆打群架的水平,跟真正的高手相差很遠。可以說,他的水平最多就如鎮關西牛二一樣,在街頭混個名號,喝酒撒潑,讓人怕他,這行。二秦舞陽也是這幅德行。十三歲殺人,「人不敢忤視」。其實不敢忤視的都是些路人甲或者街頭混混,到了秦庭之上,馬上嚇尿褲子。所以荊軻這樣的街頭武術家如果真正遇到魯達,楊志,秦王這種絕頂高手,根本就是被一招秒殺的份,連基本的還手之力都沒有。事實也正如我們分析的發展。匕首尚未近身,秦王向後便閃,掙斷袖子,拔劍還擊。如果此時劍被拔出來,那麼荊軻就會被一招秒殺。可是秦王劍長,又著急,一下拔不出來。於是繞著柱子轉圈跑。
這裡可以看出秦王高超的武藝和卓越的應變能力。因為他是劍術高手,知道短劍有「以劍遙擊」這一招。如果不繞著柱子轉圈跑,而是走直線,就有被荊軻一招擊中的危險。繞著柱子就不會讓荊軻固定目標,可以盡量縮小受擊面積。
荊軻於是只好繞著柱子追著秦王跑。此時他的壓力是很大的。因為對他而言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對於刺客而言,一擊不中就意味著再沒有機會。此時御醫夏無且用藥袋扔了一下荊軻,荊軻略微一閃,秦王已經緩過勁來,並且拔出佩劍,一劍就砍斷荊軻左腿。荊軻撲倒,才有了與秦王正面對戰的機會,才使用出「以劍遙擊」這一招,可惜沒擊中,扔到銅柱上。當然荊軻之所以沒擊中,跟他受了傷有關係。腿斷了,身體不平衡,影響發揮。秦王驚魂始定之後,賞賜夏無且黃金二百,說道:「只有夏無且愛我,用藥袋扔了荊軻一下」。
魯勾踐在影視劇中的形象
魯勾踐聽說荊軻的故事,私下跟朋友說:「可惜啊,他那時為何不和我請教劍術呢。可是我也沒看出他有啥過人之處啊。我不過呵斥了他幾句,他就跑掉了。可能在他心裡,我純粹不是人啊」。
關於荊軻刺秦王這事為何太史公能寫的這麼詳細而生動,尤其在朝堂上刺殺的細節,猶如「當時我就在現場」。因為這是夏無且親自跟司馬遷的朋友說,司馬遷的朋友又跟司馬遷說的,絕對真實。總結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敗,主要就一點:動手的人不該是他。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陶唐。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於我們-冷兵器研究所(公眾號ID-LBQYJS) 刀劍諮詢-鑄劍師老鄭(微信:LQZJSZ)
※揭秘荊軻刺秦王失敗是因為劍術不好嗎?
※很驚訝?揭秘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真正原因
※揭秘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實原因!
※揭秘秦宣太后誘殺義渠王真正原因
※很震驚!揭秘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真正原因
※揭秘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死因是什麼樣的
※揭秘陳宮背叛曹操原因:為何不跟劉備?
※揭秘千古之謎:荊軻刺秦王前苦等的人是誰?張良嗎?
※揭秘曹操為什麼至死沒有稱帝?真正的原因竟然是
※全是套路!揭秘慈禧選擇光緒當皇帝的真正原因
※許攸是怎麼死的 揭秘歷史上許攸被殺的真正原因
※揭秘:大秦帝國滅亡的真正的原因?
※揭秘:秦始皇的後宮為何在史書離奇消失,真相原來是這樣
※揭秘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陳宮為什麼不跟劉備?
※揭秘:梁山的五虎上將是誰?誰最厲害?
※揭秘瑪雅文明滅絕的真正原因
※秦朝歷史揭秘:秦始皇是如何踏上死亡之旅的
※揭秘:清朝歷史上的吉祥鳥為何是烏鴉不是鳳凰?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