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要說到求取人才,不顧一切的在三國中還只有劉備,他三顧茅廬最終得諸葛亮。相比之下梟雄曹操,三國也記載了他有跣足迎許攸的求才事迹。此外他甚至還答應了關羽的三個苛刻條件,只為求得猛將。那麼這樣一位求賢若渴的人為何不去迎取諸葛亮呢?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在沒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被曹操追得簡直是四處亂竄,如果,不是請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給滅了,滅完劉備,曹操下一個,就會幹掉孫權,這樣,就不是由晉朝,而是魏來統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諸葛亮的出山,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命運,形成了三分天下。那麼,就有一個疑問產生了:既然曹操為了統一,吸納了那麼多人才,他為啥就偏偏沒請諸葛亮呢?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劉備三顧茅廬的目的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劉備三顧茅廬是蜀漢歷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劉備為何要請諸葛亮出山?可以有以下兩種解釋。

第一種:延攬人才,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劉備手中的人均屬中等人才,想要定國安邦,必須要有一個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當時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薦,劉備找諸葛亮是必然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當然要找諸葛亮這樣的人才。這也是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第二種:利用諸葛亮在南陽的社會關係,劉備三次枉駕以見孔明,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諸葛亮的勢力和影響,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相反,他與荊州三方面勢力都有密切關係。一是,以龐德公為首的荊襄地方豪強勢力;二是,通過黃承彥與荊州蔡氏集團發生了潛在關係;三是,成為劉琦的入幕之賓,獲得了劉表長子的信任。正是由於他的廣泛、複雜的社會關係,所以劉備才找到他,劉備三顧茅廬後,結果怎麼樣呢?史書上說:「荊楚群士從之如雲」這難道和諸葛亮的社會影響力沒有關係嗎?這就是劉備利用他得到的好處的。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曹操的勢力那麼大,他幹嘛不請呢?

其實,看過《三國志》的都知道,曹操對人才重視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劉備和孫權。首先,在選人上,曹操是無論貧賤,不計出身。你比如,他手下的謀士荀攸、郭嘉、賈詡等人,都是貧寒子弟,他的愛將張遼、徐晃、典韋等人,也都卑賤出身。其次,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舉,不計前嫌。你比如,陳琳原是袁紹謀士,曾寫過檄文,痛罵過曹操祖宗三代,可是,陳琳被俘後,因愛惜其才華,曹操對他,照用不誤。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最能證明曹操愛惜人才的一件事,那就是對關羽的態度。自從關羽被俘後,曹操對關羽,那是又給官位,又送女人,可以說,能想到的招法,幾乎都用盡了,可關羽還是不領情,身在曹營心在漢啊,最後竟偷偷跑了,一路上見有人攔,他是過五關斬六將,氣得曹操手下,都恨不得一箭,把他射死,可曹操咋樣?就因太愛惜人才,還是讓人把他放了。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既然曹操選賢上,已到了求才若渴的地步,那他為什麼不請諸葛亮呢?曹操的求才史,你就會發現,那就是,必須別人投奔他。你想讓曹操,低下頭去求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即使你能力再大,曹操他也不幹。劉備卻不一樣,只要人被他看上了,別說低點頭,你就是把他弄得顏面掃地,他也照樣厚著臉皮,苦苦追求。可諸葛亮在這上面來來回回考驗你,折騰人,他的這種傲氣,連張飛都受不了,就憑曹操那個脾氣,早就大嘴巴子扇上了。

歷史揭秘:三顧茅廬的是劉備為何不是曹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事拾遺 的精彩文章:

揭秘:文盲皇帝 發憤讀書累到吐血!
揭秘:歷史上唯一喜好向臣子借「種」生子的皇帝
解密:歷史上和皇帝爭風吃醋風流狂客
歷史揭秘:華佗真正死因!你絕對想不到,居然是自作自受!
解密;歷史上的「九為寡婦」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歷史真實的陳宮,為何叛變曹操?
揭秘:清朝歷史上的吉祥鳥為何是烏鴉不是鳳凰?
歷史揭秘:李陵為何不願再回漢朝任職?
揭秘:袁世凱的貢獻為何不被歷史承認?
歷史揭秘:李隆基為何不封楊玉環為皇后
歷史揭秘:一劑墮胎藥何以毀了大宋王朝?
如果懿文太子朱標不死,大明王朝的歷史會是另一種走向嗎?
歷史揭秘:李陵為何會投降匈奴?
歷史上的諸葛亮為何非要勸說劉備處死劉封?
揭秘:趙匡胤 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何成為歷史的一樁懸案?
歷史探秘:呂布為何要認董卓為乾爹?
揭秘袁世凱的貢獻為何不被歷史承認?
揭秘:戴笠的「遺囑」為何淪為歷史笑柄
歷史揭秘:撫順張作霖的大帥陵為何是一座空陵?
歷史上的果郡王允禮:果郡王到底是因何而死的?
揭秘歷史上帝王的女婿為什麼稱「駙馬」?
歷史上的蜀漢第一猛將不是關張趙馬黃,也不是魏延姜維,而是他
歷史揭秘:王安石變法何以成腐敗的溫床?
揭秘:諸葛亮「七擒孟獲」,歷史上確有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