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槍英雄!志願軍中的王牌狙擊手
回看中國抗戰歷史,也有許多優秀「狙擊手」,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們的名字大多沒有資料記載。不過,在建國後的歷史檔案中卻記載著這樣兩位著名的中國狙擊手,他們分別是「張桃芳」和「鄒習祥」。
張桃芳是江蘇省興化市人,於1951年3月從軍加入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537高地,他創下擊殺214名聯合國部隊官兵(主要是美軍)的擊殺紀錄。1953年志願軍總部為他榮記特等功並授予「二級狙擊英雄」榮譽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
原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等功臣鄒習祥,系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栗元草場人。在朝鮮戰場的上甘嶺陣地上,用206發子彈,先後擊斃203個敵軍。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立下了功勞;為志願軍開展冷槍殺敵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冷槍英雄」的稱號。
讓我們用這一組非常罕見的老照片再次回顧這兩位中國「狙擊手」的英雄事迹。
張桃芳的戰友黃興海向大家介紹狙擊經驗。
首長用望遠鏡觀看張桃芳的戰果。
1953年,張桃芳列席共青團第二次代表大會。
張桃芳(資料照片)
志願軍戰友在交流狙擊經驗。
狙擊手鄒習祥
狙擊手鄒習祥向戰友介紹經驗。
志願軍狙擊手
【延伸閱讀】痛擊納粹!二戰蘇軍王牌女狙擊手集錦
羅扎.沙妮娜(Roza Shanina),生於1924年4月3日,卒於1945年1月28日,是一位著名的二戰蘇軍王牌女狙擊手,擁有59個已確認的狙殺記錄,其中在1944年7月 蘇軍解放維爾紐斯(今日立陶宛的首都)的戰役中狙殺了12名德軍。圖為沙妮娜戎裝照的彩色復原圖。
沙妮娜在她的哥哥犧牲後,於1941年志願加入蘇聯紅軍,後被挑選為狙擊手派往前線。圖為沙妮娜手持一把1891/30 莫辛納干狙擊步槍,上面加裝了3.5倍距的PU瞄準具,攝於1944年。
沙妮娜在戰場上表現出了優異的狙擊技巧,她曾創造過在短時間內快速狙殺「2發2中」的記錄,而且狙殺的都是移動目標。圖為沙妮娜指導戰友如何使用狙擊步槍(彩色復原照)。
盟軍報紙曾將沙妮娜成為「東普魯士的恐怖死神」,她是首位獲得「光榮勳章」(主要頒發給在一個或幾個方面軍的作戰行動中,由於卓越表現而使戰局發生了對蘇聯紅軍有利的根本轉變的下級官兵)的蘇軍女狙擊手,並且還是整個第3白俄羅斯方面軍中首位獲得該勳章的女兵。小圖為當時報紙截圖。
沙妮娜在1945年1月的東普魯士戰役期間,為掩護受重傷的友軍炮兵部隊指揮官,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1歲。圖為沙妮娜戎裝照,攝於1944年11月。
沙妮娜的戰鬥日記於1965年出版。圖為蘇軍第205獨立醫療營寄給沙妮娜母親的死亡證明。
圖為沙妮娜(左1)生前與戰友交流作戰經驗。
沙妮娜(居中半蹲者)與戰友合影。
圖為沙妮娜戎裝照彩色復原圖。
沙妮娜只是二戰蘇軍眾多女狙擊手的優秀代表之一,圖為蘇軍二戰女狙擊手頭號王牌柳德米拉 .帕夫里琴科,狙殺記錄為309人。
圖為蘇軍二戰女狙擊手頭號王牌柳德米拉 .帕夫里琴科戎裝照。
伊麗莎白.米洛諾娃是隸屬於蘇聯紅海軍的女狙擊手,狙殺記錄為100人,她後來在1943年保衛諾沃羅西斯克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圖為米洛諾娃訓練照。
妮娜.羅布科夫斯卡雅,狙殺記錄89人,她的首個戰果是在1943年取得的。
柳波夫.馬卡洛娃,狙殺記錄為84人,她在戰後回到家鄉生活。
茱莉亞.貝留索娃,狙殺記錄為80人。
圖為捷克斯洛伐克女狙擊手瑪麗 柳科娃,狙殺記錄為33人。
圖為蘇軍女狙擊王牌Yevdokia Motina訓練照。
圖為身穿迷彩偽裝服的蘇軍女狙擊手與軍官交流。
圖為隸屬於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的一位女狙擊手,攝於1944年。
圖為1943年,準備開赴前線的蘇軍女狙擊手部隊。
圖為4位蘇軍王牌女狙擊手合影。
(2015-03-09 15:29:00)





※志願軍最強單兵:一把衝鋒槍,抓獲英軍一個王牌連
※志願軍狙擊之王,一個讓美軍恨之入骨的英雄
※志願軍王牌飛行員:敢在空中拼刺刀!
※志願軍衝鋒槍擊敗美軍:為啥解放軍全面淘汰衝鋒槍?
※朝鮮戰場被稱為神槍手的志願軍戰士張桃芳
※[中華軍魂]志願軍「特種作戰」英雄 讓韓國王牌全軍覆沒!
※抗美援朝戰史:志願軍唯一一支不敗的王牌軍
※志願軍中的猛人!抗美援朝中的超級英雄!
※朝鮮戰爭中,中國志願軍為何能用步槍,打敗美軍的大炮?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英雄王成背後藏著志願軍的炮戰秘密!
※朝鮮戰場上被志願軍擊垮的三支美軍王牌部隊
※美軍都怕?志願軍窮途末路,拿出壓箱底的「武器」擊退英國王牌軍
※志願軍「狙神」張桃芳,一個讓美軍聞風喪膽的華夏英雄
※抗美援朝,美軍全體官兵向志願軍「冰雕連」敬禮
※抗美援朝戰爭中,活捉63名英軍官兵的志願軍英雄劉光子
※德軍師和志願軍師誰裝備好?志願軍衝鋒槍比德軍要多
※為防志願軍襲擊 美軍派出坦克保護炮兵陣地
※揭秘抗美援朝空中絞殺戰:志願軍如何破解美軍屢試不爽的殺手鐧
※朝鮮戰爭美國抗住了志願軍攻擊的「幕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