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核廢料掩埋現場

墓,是人死後在陰間的居所,說白了就是處置屍體的地方。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對古墓感興趣的應該是歷史、考古學方面的學者,但讓大家沒有想到的,中國核專家也曾把古墓作為內部研究


對象,並有驚人的發現。這裡就來聊聊,給大家透露一點信息。


古人除了對陪葬品的講究和奢求外,對陰間的「生活環境和質量」也很在意,這也是帝王耗費舉國之資營建陵寑的原因之一。實際上,不只皇家對陵址的卜選和營建特別在意,在民間也不簡單,與皇家一樣,對「風水寶地」特別地渴求,築冢也有一套。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漢武帝的茂陵,營建周期長達半個世紀。


墓址怎麼選,有風水理論來指導,堪輿家自有一套。墓穴怎麼築?也很講究,清末南京文人甘熙收集過這方面的資料,在其所著的《白下鎖言》(卷10)中,甘熙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古人築冢的方法——


古人葬法,以三和土為最善。司馬溫公謂:「三和土築壙,能避凶趨吉,補地力之不足。」朱文公謂:「三和土,石灰得沙而實,得土而黏,歲久結為金石。」朱高安《家禮輯要》云:「地吉,要葬法又吉,方可永保親體。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有益於親,雖鬻身為之,不以為侈。三和土築牆隔是大有益於親體者也。」


魏青江《地學答問》云:「葬時於下棺後,用三和土如法築堅,使四面地土融成一片,久後或遇盜賊掘發,堅凝滑硬,刀斧亦不能開。又,或墳冢塌平,有於此地開塋者,掘下遇三和土,未必不為之掩覆。恩深慮遠,皆昧乎其言之矣。其法:觀穴之大小,備土之多寡,大率以三分石灰、二分土、一分砂為準,而其土即以山穴士為之。三者先行捶細篩凈,合而為一。擇穴旁平地堆存以篷翼之。先期以羊桃藤熬漿,納諸缸內,俟其漿冷定,攬之如膠漆,牽連不斷,斯可用矣。

用時將三和土攤平地上約五寸厚,一人以木帚蘸漿勻灑,兩人各持木掀,對面翻拌。捏不攏埏太干,再灑漿汁;撤不開著太濕,再加石灰,一次拌成。另堆篷未拌者,照前法拌之。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2011年安徽六安兩座戰國大墓,歷2000年多腐棺完好無損,得益於當時高超的墓穴密封工藝到位


羊桃藤出徽、寧二郡,江寧朱門山鄉中曾有之。今蘇、浙一帶則用蓼葉漿,浙之長安鎮此物大行。其葉類榆,每包百斤,值洋二三圓。有香氣似樟腦者真,可以辟蟻。

求浸五日,漿自出,稠黏異常,較羊桃藤尤善。金井開成,先以三和土作底,勻鋪三寸許。工入以木杵築之,築至數萬軒,則土性全融,吐出微潤,謂之出汗。屆吉時放棺畢,復於棺之四空隙處,逐層加土,以前法築之,及至平穴口,則上凸下圓,鋪土如蒸餅狀,按層以小木椎堅築,謂之作傘,以其形似傘也。傘之層數不拘,有多至四五層者,至是則上下四旁,結為一體,而冢成矣。」


先大夫謂葬法之善,無過於此者。昔安葬先大父母,又嘗創一法:於結頂作傘之際,以雨花山細石數斗,雜以三和土中,加鋪一層築之,從為頂蓋。誠以石性堅滑,刀斧遇之不能著力,可永遠保無偷挖之患。此更前人所未籌及者也,計益善而心益苦也。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2015年6月於湖南汨羅市發現發現的2000多年前的戰國古墓,埋葬深,封土全部經過人工加工,填埋有序,十分講究。上圖為墓穴發掘現場,下圖為人工土地層特寫


乃北地葬墳於下棺後,只以穴土掩之,並平加工堅築,陋俗相沿已久,雖富貴之家,亦從無用三和土者。


為地師者,反謂北地風高,石灰性燥不宜用,苟簡從事,殊為大謬。況美地難逢,大半土性枯松,夾雜砂石,葬之又不得其法,年久被掘之患未必不由乎此也。與其貽害於終,不若防微於始。果以三和土豎築之法葬之,既可以盡人子之心,又足以弭盜賊之患。行費無多,所全實大,稍有力者,皆可為之。孟子曰:「惟送死可以當大事。」生人居室,猶且自固藩籬,而忍以父母之遺骸置諸荒煙蔓草間,竟漫不加意若此耶?願以告世之不忘其親者。


從甘熙所記中看,古人築墓確實太講究了。這種方法搞起來的墓穴嚴密堅固,再加上古人喜歡在墓內使用木碳、石灰等有乾燥劑功能的物質,墓內形成了一個長期與空氣隔絕的穩定的封閉空間,對屍體的保護十要有效,還可防止盜墓。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2001年3月,在安徽省碭山縣發現的清代女屍。屍體保存異常完好,女屍體香撲鼻——故稱「香屍」。


從考古中發現。屍體在這個小環境中,確實不至於很快腐爛,成為一堆枯骨,如上圖中的「香屍」。


1994年3日,在湖北荊門葛家崗一號墓中,就出土了一具戰國時期的女屍,歷二千多年不腐,原因也是因為墓的內部「小環境」好。時同濟醫科大學武忠弼等多位專家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


棺木密封深埋,屍體內外的腐敗菌難以繼續生存,使得古屍免遭破壞,而得以長期保存。基於同樣的觀點,有考古專家大膽推測,秦始皇贏政的屍體很可能仍然保存完好在秦陵地宮中。


屍體可保百年、千年不腐,面容如生,衣飾如新……盜墓中發現的這些「活見鬼」現象,引起了中國核科學專家的注意和極大興趣。在對古墓進行深入研究時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一直被不少人看成是迷信的「風水術」在指導現代核庫的選址方面很有效,古墓的構造方式也大大啟發了核庫的建設。


在20世紀九十年代,大陸相關方面就將古墓葬中屍體不腐的現象,列入內部研究課題,希望從古墓中找到安全的存放核廢料的地點和工藝。大概在2005年底,我曾就中國核廢料庫選址問題,採訪過大陸幾位一線核專家(採訪報道後來發表於我供職的香港《鳳凰周刊》上),其時獲悉了這個信息。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2004年於陝西西安財院新校區挖出的「秦始皇祖母墓」,呈高等級的亞字型。其當年選址和建造不是一般的講究,都經過「高人指點」,設計上也極有工藝(航拍圖)


受訪核專家中有一位是范智文先生,范先生的學問、謙虛和真誠都給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與谷存禮、黃雅文等,於1995年在內部刊物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的題目是《中低放廢物陸地淺埋處置類似物——古墓葬的研究》。從報告的關鍵詞中,就可以看出這份研究的初衷——「古墓葬」、「中低放廢物」、「陸地處置淺埋」、「類似物」、「回鎮材料」。


我這裡把這份研究報告的導語部分透露一下,更多的內容和參數因涉及安全機密不便公開:「本文將我國古墓葬和中低放廢物陸地淺埋處置在選址、工程結構、設計原理和施工方法等方面進行了類比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古墓葬對中低放廢物陸地淺埋處置是很好的類似物。古墓及其隨葬品長期保存的完好性說明了選擇適宜的場址、合理的工程結構和良好的回填材料及科學的施工方法後,中低放廢特陸地淺埋處置是安全的。」

核專家研究中國古墓,是古代風水大師絕對想不到的



圖:美國的一處核廢料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論事 的精彩文章:

他去世皇帝為他痛哭三天,死後墓地開洗浴場變養雞場
原本愛情美滿的他上了梁山,遇到呼延灼後兩人來了次比拼
您可能感興趣

北京古墓挖出古文,韓國專家竟然慌了,想讓它消失
國內大學挖出明代古墓,絕世罕見藍釉梅瓶竟讓專家不敢估價!
中國最牛的四大古墓,考古學家也拿它們沒辦法
中國古墓中的七件怪物,專家不知道它們是幹什麼的!
中國古墓中的七件怪物,考古專家至今也不知道它們是幹什麼的!
北京古墓挖出古文,韓國專家竟然慌了想讓它消失,徹底拚命了!
明代古墓中出土了一對「古怪」鐵器,專家都不知道是幹啥的!
男子在古墓中挖出寶物,專家鑒定後說的話讓他氣暈
战国古墓发现“现代”水晶杯,真是古代制作非“摸金校尉”遗留
一塊怪地從不長莊稼,專家斷定下面有古墓,發掘後成中國最大古墓
十大古墓中發現的美食與美酒!讓考古專家驚喜不已
一大學發現古墓,棺材懸在空中,嚇壞了不少專家和學生
建國後盜墓界祖師爺,被捉放狂言「我能看風水找古墓專家能幹啥」
建築工地挖出「金字塔」古墓,已有盜洞,專家稱曾是三國古戰場
老農抱怨地里不長莊稼,專家覺得必有蹊蹺,隨後發掘中國最大古墓
在北京出土的古墓中,一塊銘文石碑,立刻給其打臉,其韓國歷史專家更是啞口無言
戰國古墓發現「現代」水晶杯,真是古代製作非「摸金校尉」遺留
《精絕古城》中引人幻覺的屍香魔芋,生長於古墓中,至今仍在
內蒙古發現一座宋代古墓,專家挖掘之後,證實李自成是鮮卑族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