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在兵器家族中,有一批獨特而聲名顯赫的成員,她們與這個家族的大多數憑藉鋒利的刃尖或驚人的重量殺傷敵人的兵器不同,而是「以柔克剛」,利用自身的「柔軟」來達到殺傷敵人的目的,她們就是獨步一方的軟兵器。在這個家族中,有的讓人完全無法和兵器聯繫起來,有的名揚天下而實際上卻並不能用於疆場,有的則是由少數民族所創製,最終卻在漢族的手中發揚光大。


一、最不像兵器的「大殺器」—繩索:


說到繩索,可能很多人都不能將其聯想到一種兵器。但是如果說到紅極一時的西部片中的西部牛仔,很多人除了對其例無虛發的槍法深深吸引外,其精準的套索也會對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也是一定程度上符合史實的。真實的美國西部牛仔們不可能整日在酒吧中酗酒或者在酒吧外的大街上餘人決鬥,而是要養家糊口進行謀生,其謀生的主要手段就是從事當地的畜牧業,以獲得報酬。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牛仔套索


而在畜牧業生產活動中,在馬上使用套索套取捕獲動物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是故套索技術成了西部牛仔們的招牌技能。而將這項技能用在與人的鬥爭中,也可以發揮不小的作用。在奔跑的駿馬上將繩子的一端編成套索,另一端系在馬鞍上,只要將套索擲出套到人身上,他不論站在地上還是騎在馬上都會在套索的牽引下倒地被拖行,若是直接被套到脖頸上則會瞬間被套索勒死。西部牛仔如此,他的同行們更是如此。突厥人在軍事上將套索的影響力發揮到了極致——突厥人的敵人們專門配備裝備來防止突厥人的套索。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套索套人


說到波蘭,對於軍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便會首先想到曾經縱橫歐洲的波蘭翼騎兵。波蘭翼騎兵,顧名思義,其背後佩戴的羽翼是其最突出的裝備,這對羽翼除了威懾效果和美觀以外,還有其使用價值,就是為了應對突厥人的套索。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奧斯曼騎兵


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長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長鞭是一種犀利的兵器。在各種武俠作品中,使用長鞭的角色往往武功猛辣狠毒,多是橫行一方的俠女,偶有絕頂高手也使用長鞭,例如金庸作品中的藍鳳凰、何鐵手,古龍作品中的張青,都是稱霸一方的高手,少林三神僧更是讓精通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等上乘武功的明教教主張無忌毫無辦法。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長鞭


而事實上,長鞭作為兵器卻是不合格的,往往只能威嚇普通人,因為使用長鞭進行攻擊,纏繞的攻擊方式不如套索,揮擊的攻擊方式又因為長鞭自重太輕而威力不足,只能帶給對方疼痛而無法造成傷害,在精於武術的人面前,這種疼痛完全可以忍受,是故無法成為一種有效的攻擊方式,實際上就連有關長鞭的武學都不存在,其真實威力可見一斑。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仙劍女俠林月如


在這點上,某款遊戲倒是歪打正著的描繪了這種現實。在著名遊戲《仙劍奇俠傳一》中,初登場的林月如就是使用長鞭作為兵器,結果被略懂武學的李逍遙和精通法術的趙靈兒擊敗被擒,在之後的故事中,林月如改用家傳劍法與李逍遙闖蕩江湖,成為了獨步武林的俠女。雖然這只是遊戲內容,但卻湊巧反映了武學現實,不得不說是造物主的玩笑。


三、千鈞之力一擊破敵—流星錘


既然長鞭因為自重太輕沒有足夠的威力殺傷對方,那麼增加自重以增加威力便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於是在類似長鞭的繩子一端繫上重物,通過掄砸擊打對方以造成傷害,這種武器被俗稱為流星錘。有的流星錘則乾脆在繩子兩段都繫上重物,這樣相比傳統的流星錘便可以連續進行兩次相同的攻擊,從而增加作戰時的威力,或者將一個鎚頭留在危急時刻再擊出求生,俗稱「救命錘」。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流星錘鎚頭的重量最少要有三斤,根據人體能的不同諸部增加重量,據說最重的可以達到九斤,但這樣的力士恐怕已經是鳳毛麟角了,所以大多數普通人適合的重量是五斤。因為最終擊打到對方時,鎚頭因為離心力的關係而質量增加,所以鎚頭並不需要太大,有一個普通人的拳頭大小就可以了。而在影視作品和評書演義中,那些動輒人頭大的鎚頭則基本是出於誇張渲染,實戰中基本沒有用過。關於鎚頭的形制也五花八門,有的單純是一個球,有的則是方形,最出名的便是鐵球外部布滿尖刺的「星形」。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流星錘的主要攻擊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甩打」即揮舞旋轉流星錘進行攻擊,另一種則是將流星錘當成鉛球一般直接扔向對方,名為「劈打」。流星錘步戰、馬戰皆可,因其除了鎚頭以外均為軟質繩索的特性,在攻擊時往往神出鬼沒,難以防禦。又因為其通過打擊來造成傷害的方式,面對批有重甲的目標仍然能造成很大傷害,所以在中國的兩宋時期這一軍隊普遍披掛重甲的時代風靡一時,相傳宋代有一名叫傅映玉的將領就精於流星錘。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而連接鎚頭的繩索除了用單純的軟繩外,鐵鏈也充當了這個角色。因為鐵鏈相比軟質繩索更加結實堅固,並且鐵鏈的自重比繩索高得多,這樣就進一步增加了流星錘的威力。在電影《殺死比爾》中,與手持武士刀的女主作戰的就有一位使用流星錘的殺手,並幾乎殺死了女主。無獨有偶,在演義《說唐中》 尉遲恭的妻子黑夫人也是使用一副流星錘。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四、興於滿洲盛於中原——九節鞭


除了在繩端加裝鎚頭以增加攻擊威力的方式以外,將長鞭鞭身變為金屬以增加威力的方式則是另一個選擇。以金屬製作鞭身,自重大大增加,揮舞起來威力倍增,這就是著名的兵器,九節鞭。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九節鞭分為鞭把、鞭身、鏢頭(又稱鞭頭)三個部分,鞭把即握把,鞭身則是七個兩端以鐵環串聯的金屬棍,鏢頭則是呈飛鏢形,但尾端也有鐵環與鞭身相連。據說九節鞭來源於唐時吐蕃騎兵所用的連枷,後來在發展中漸漸又連枷的兩節發展為三節直至九節。而真正創製出九節鞭這種兵器的則是滿洲人。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清代九節鞭


九節鞭可擊、笞、勾、縛,縱打一線,橫掃一片,除了可以掄砸外,還可以利用鏢頭進行刺擊,還可以纏住對方的兵器或者脖頸,並且因為其金屬鞭身,地方難以割斷鞭身脫身,因此成為了滿洲人十分喜愛的兵器。滿洲入關後,這種武器被代入中原,九節鞭武術便開始在中原發展,而也就是從此開始,武術中出現了硬鞭和軟鞭的區別,硬鞭則是指《隋唐演義》中秦瓊所用的彷彿鐵棒一般的兵器,軟鞭則是指九節鞭一類的兵器。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表演九節鞭的士兵


在清代興起的鏢局以及鏢師,其所謂的「鏢」有說法其實就來源於帶有鏢頭的九節鞭,指代會用九節鞭的人。這個說法也有些道理,與武俠世界中滿街持劍扛刀的武林人士不同,中國曆朝歷代其實對兵器都有所控制,清代亦是如此,所以要攜帶兵器,最好選擇方便藏於身內的,而可以「握於一手之中」的九節鞭就恰好符合這個特點,因此成為了一種絕佳兵器。在瓊瑤的人氣作品《還珠格格》中,走江湖的小燕子就擅用九節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實。

以柔克剛:趣談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軟兵器



影視劇中的九節鞭


相比繩索,九節鞭威力更強而且同時適與馬戰與步戰。相比流星錘,九節鞭更加便攜,不用時便可收於一手或纏於腰中。因此,九節鞭成為了這些武器中最具使用價值和富有性價比的兵器,直至現在依然是一門獨步一方的武術。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於我們-冷兵器研究所(公眾號ID-LBQYJS) 刀劍諮詢-鑄劍師老鄭(微信:LQZJSZ)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古都
中國軍魂:歷史上最強大的丐幫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戰神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忽悠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六大軍隊
中國歷史上的鎮國之寶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
中國歷史上漢族的六大恥辱!
美國歷史上的大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名馬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
歷史上的八大女英雄:貌美善戰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木乃伊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屠夫!
中國歷史上十大傳奇女兵
中國歷史上三大影響王朝興衰的戰略要地
中國神話歷史中的玉皇大帝
盤點歷史上最強大的七大帝國:中國唐、漢、元三朝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