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社會心理學:童年受挫,更少合作?

社會心理學:童年受挫,更少合作?

心理導讀:邁阿密大學的心理學家麥卡洛最近發現,那些在暴力、衝突中長大的成年男性與在穩定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相比,更容易背叛自己的同伴。 ——www.iFuun.com


社會心理學:童年受挫,更少合作?  競爭還是合作?一個人是否會利用身邊的人,可能源自童年的生活環境。


編者按:最近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使得人們越來越擔心自己後代的成長環境,根據已有的心理學理論,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而童年時期遭受了暴力或者忽視則有可能對孩子產生一系列不良的後果。新近發表的研究再一次佐證了這一觀點。

人人為我,還是我為人人?一項新的研究成果顯示,這可能取決於你的成長經歷。這項研究使用的方法是囚徒困境的範式,這大概是最經典的一款博弈範式,在博弈中,你可以選擇合作或者是背叛。結果發現那些在暴力、犯罪、衝突和忽視中長大的成年男性與那些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相比,更容易做出背叛自己同伴的行為


設想你是一個囚犯,因為犯了事和你的同夥一起被送到警察局,你們被隔離審查,彼此都不知道對方是否會招供。如果兩個人都不招供,那麼因為證據不足,警察只能暫時拘留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就將你們釋放。如果你招供了而他沒有招供,那麼你將獲得自由,而他將獨自承擔罪責,在監獄裡呆兩年;同理,如果招供的是他,那麼你也會獨自背負罪責。如果兩個人都招供的話,那麼每人將獲得一年刑罰。


這個幾十年前被經濟學家們提出的決策模型,現在已經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常客。「這個範式確實是檢測不同的人的思維與決策方式的絕佳嘗試,這裡可以反映出不同個體間思維方式的巨大差異,」來自邁阿密大學的心理學家麥卡洛(Mc Cullough)如是說,「你是願意為了短期收益而冒險,還是通過犧牲換取長遠的回報?」


麥卡洛和他的同事們想要知道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決策與他們的成長經歷是否有關。他們招募了244名男性和女性參與實驗,這些人需要完成多次囚徒困境的博弈任務,他們在任務中的勝利表現(更少時間的牢獄之苦)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報酬。他們在電腦上完成任務,並且被告知對手是另一位和他們一起招募過來的被試,然而事實上,電腦程序是事先固定的,在博弈中使用的是「以牙還牙」的策略,也就是每次都重複被試上次的決策。

做完任務之後,被試需要完成一份家庭教養環境的問卷(所有題目都用1-5或者1-7的數字來回答),其中包含了社會經濟狀況,以及在家庭中是否遭受過暴力、衝突和忽視,周圍的人有沒有過嚴重的犯罪行為等問題。還包括他們是否有一些自己恪守的榮譽準則,例如「努力維護自己的榮譽」之類的。


在女性被試中,研究人員並未發現成長環境和任務表現的關聯。但是對那些成長過程中遭受過暴力、衝突或者忽視的男性被試而言,他們更可能擁有一套自己獨立的準則,也更可能利用他們的搭檔,表現在任務中也就是很早出現了背叛行為,並且更可能會為別人的不忠而進行報復


總的來說,在童年遭受暴力對待的調查中每多得一分,就會增加9.2%在任務中變節的可能性,並且在對手背叛後的合作意願降低了4.2%的可能性。而男性的成長中的社會經濟地位則不會對其行為結果產生影響,研究者將這一結果發表在了英國皇家學會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麥卡洛和他的同事們認為,這種冒險的行為決策和「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心態與艱難的童年遭遇有緊密的聯繫,並且會伴隨著一種剝削和報復他人的傾向。「如果你看著面前的世界,發現生活中的種種不確定性,你會不由自主地選擇一種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的行為模式(對於心智尚未發展完全的孩子尤其如是)。」他這樣說道。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心理學家康瑩儀教授雖然並未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但是對這項研究發表了評論。她認為麥卡洛和他的團隊「展示了早期的生活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選擇競爭還是合作的行為模式的傾向,這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巨大的意義,因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裡,需要人們更多的合作。」

康教授曾經研究過西方人和中國人在囚徒困境中表現出的文化差異,發現不只是生活在動蕩的環境中容易養成利己的行為,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在起作用。「在我看來,那些成長環境不好的孩子會對他人形成更低的期待,」康說,「一旦有人不與你合作,就會加強你對他人的這種看法。」


研究者希望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對成長環境與利己傾向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刻的探討,以更充分地搞清其中的因果聯繫。


編譯:落雁戲飛鴻 文/Sarah C. P. Williams


原研究:


Mccullough, M. E., Pedersen, E. J., Schroder, J. M., Tabak, B. A., & Charles, S. (2012). Harsh childhoo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predict exploitation and retaliation in human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本文由iFuun用落雁戲飛鴻 編譯,非商業轉載須保留譯者、iFuun與本文鏈接。商業使用請聯繫iFuun


相關閱讀:


如果想獲知關於囚徒困境的更多案例,請參閱《心理博弈術:二人平分三枚硬幣》。


心理延伸

愛情測試:你會有哪些烏龍緋聞?


心理FM:  我們沒有完美婚禮,但請祝福我們


心理遊戲:絕境逢生(Impasse)


分享今天讓你溫暖感恩的事情!>>>小確幸:記錄身邊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有位嫉妒心重的朋友怎麼辦?
被誤解的催眠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社會心理學:人心到底有多險惡?
做廣告,學點社會心理學很有必要
職場心理學:社會水太深,學學聰明人如何對待自己討厭的人
個體心理學:如何療愈心理創傷?
如何通過心理學,判斷兩個人是否合適?
學會這8個心理學小技巧,會讓你的職場與人際關係更順暢
心理學:學會這8點,會讓身邊的人都喜歡你
其實,心理學不適合自學
心理學家:現代人的這5種心理慾望,永遠不會改變!
習近平:心理學對兒童青少年的發展非常重要
學了心理學,我們都變成了更美好的人
心理諮詢≠心理學?學習心理諮詢,我能得到什麼?
消費心理學:年輕人為什麼喜歡奢侈品?
學霸的感受體會不到,但是學渣的心理我們很熟悉啊!
健康心理學:食物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
彩票心理學:中大獎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嗎?
心理學家:喜歡說髒話的人心理更健康,理由很簡單
心理學家告訴你,什麼樣的女人最受歡迎
學心理學的人養小孩會有什麼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