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幾個或許會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幾個或許會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心理導讀:如果你心甘情願被宅男調戲,請聽他說的幾個或許會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 www.xnli001.com


幾個或許會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一、

下面,請允許我講幾個或許會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地理課上,老師提問小明:「中國大陸的海岸線有多長?」


小明答不出。


但是小明不等老師批評自己,就高高地舉起了手,臉上同時露出自信的微笑:

「老師,這個問題問的不對。」


「所謂的海岸線有多長,其實是取決於你用多精確的尺子量他。」


「所以您說的約18000千米,說到底也只是一個粗略的數字。」


「那麼如果你用更精確的尺子,就能量出比一千米更小的曲折。這個時候海岸線的數字就會變長。因此你用的尺子每精確一點,量出來的海岸線就要長一點。當你用的尺子無限精確的時候,海岸線有可能就是無限長。所以我沒有錯,是答案錯了。」


剛從師範大學畢業的地理老師一時間想不到怎麼反駁,只好無言,讓小明坐下了。

多麼聰明的小明啊。


同學們發出了由衷的讚歎聲。


……


數學課上,老師點到小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小明答不出。

但是小明不等老師批評自己,就高高地舉起了手,臉上同時露出自信的微笑:


「老師,這個問題問的不對。」


「所謂的角度,本身是人為定義的概念。」


「所以您說的180度,說到底也只是您主觀定義出來的一個數字而已。」

「歷史上偉大的數學家都有很強的批判思維。正是因為他們不盲信固有的定義,才能發現偉大的數學成果。180度這樣的數字即不是10的倍數,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計算也很麻煩。為什麼我們不能懷疑它的正確呢。所以我沒有錯,是定義錯了。」


經驗豐富的數學老師看了看下課時間與教學進度的差距,只好無言,讓小明坐下了。


多麼聰明的小明啊。


同學們發出了由衷的讚歎聲。


……


物理課上,老師教訓小明:「你作業為什麼不畫受力分析的圖?」


小明答不出。


但是小明不等老師批評自己,就高高地舉起了手,臉上同時露出自信的微笑:


「老師,這個問題問的不對。」


「所謂的畫受力分析圖,其實只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工具罷了。」


「所以您說的力學題一定要畫圖,說到底也只是固有的成見而已。」


「正是因為老師硬性要求同學們一定要畫圖,才會抑制同學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相反,如果能夠允許我們不用畫圖就解決力學問題,是不是更能鍛煉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從應試教育變成素質教育,才能做出新的科學創造呢。所以我沒有錯,是教育錯了。」


兩鬢斑白的老師突然間覺得有些懶得管這孩子了,只好無言,讓小明坐下了。


多麼聰明的小明啊。


同學們發出了由衷的讚歎聲。


……


不,不對。我要講的,並不是關於謙虛、訥言、或者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故事。


…………


二、


1967年,B.B.Mandelbrot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芒德勃羅在論文中其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


對於很多曲折的曲線,比如凡是擁有自相似性的,只要你不斷精確你的測量,就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斷地被放大。


在文中,芒氏列出分維公式D=-logN/logr(N),說明海岸線是一種無標度對象。用不同刻度的「尺子」去測量此類現象,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長度結果。實際上可以說海岸線有任意長度、無窮長度。


最終,芒德勃羅創造了一門新的學科:分形學。並成為了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1826年,N.I.Lobachevsky 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一篇論文。


羅巴切夫斯基在論文中表達了一個非常新奇的意見:


三角形內角和可以小於180度。


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源自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中第五公設的等價命題。一直以來被默認為幾何學的基礎型公設。


但是當羅巴切夫斯基假設第五公設並不成立、假設過平面上直線外一點,至少可引兩條直線與已知直線不相交時,卻發現得出的一系列不合常理的古怪結論之間,並沒有邏輯上相互矛盾的地方,可以自成體系。


最終,羅巴切夫斯基成為了非歐幾何的奠基人之一。人們紀念他,也稱之為「羅氏幾何」。


……


1788年,J.L.Lagrange 出版了一本書。


拉格朗日在書中完成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挑戰:


整本書中,沒有一副圖。


不管是力學著作還是力學問題,都必須要通過圖示來說明或者解決。這是從牛頓時代就被延續下來的默認的常理。


不過,拉格朗日用角度、速度這樣的廣義坐標來描述質點系的變數,通過建立虛位移、虛功等概念,用自由度來約束物體可能的運動,從而只運用數學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觀現象中的力學問題。


最終,拉格朗日建立了分析力學,為把力學理論推廣應用到物理學其他領域開闢了道路。


……


不,不對。我要講的,也不是關於創意、勇氣、或者的對比國內國外教育理念的故事。


…………


三、


先說芒德勃羅。


芒德勃羅在20歲的時候,在「幾乎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參加當時法國著名的「兩校」入學考試。最後,他以班級第一的成績被當時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的高等師範學校錄取。


而且不僅數學,芒德勃羅擁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學習不同領域知識的能力。一生的研究領域從數學到語言學、從經濟學到力學、從通訊工程到布朗運動……無數極大跨度的學科都被他所涉獵過。這種通才的本事在達爾文時代或許可能,但是在學科間高度分化的今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只有芒德勃羅是個例外,也正是因此,他被譽為現代最偉大的「博物學家」。


……


再說羅巴切夫斯基。


羅巴切夫斯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並沒有很好的科學氛圍與傳統。但是他依然在19歲時就獲得了物理數學的碩士學位,年僅23歲時就成為了數學教授。


如果說芒德勃羅擁有博學的天才,那麼羅巴切夫斯基就擁有速學的天才。在大學任教數學的過程中,羅巴切夫斯基同事的天文學教授有事時,就會讓羅巴切夫斯基跨專業去幫他講天文學的課。而在他擔任校長期間,一次政府下令增減教學樓,他就可以為了省錢自己去讀了幾天建築學,然後就自己設計了新的大學建築。


……


還說拉格朗日。


如果說羅巴切夫斯基今年23歲就出任教授已經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那麼拉格朗日的履歷將會大大更新這個數據——16歲。在我們剛剛考進高中的年級,拉格朗日已經成為了大學教授。


19歲時,拉格朗日寫信給當時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歐拉,講他對等周問題的解決思路。讓歐拉認為這個年輕人的方法遠優於自己在做的方法,於是選擇把自己的工作收起來不再發表。到1758年22歲的拉格朗日已經創建了一個學會,發表了5冊論著。而其中第一冊關於聲波的內容就糾正了牛頓的一個錯誤看法。


……


所以,天才的人生,跟你我的人生,兩者壓根不是一回事。完全沒有辦法參考。


洗洗睡吧。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麼————「幾個會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如果是一篇普通的日誌,大概到這裡就漂亮地結尾了。


「哇,好有創意呢~」——或許到這裡結尾也足夠騙一些掌聲了。


但是還是不對。我想說的,還不是這個。


……


四、


芒德勃羅。


一生與布爾巴基學派矛盾不斷。他所做的工作在提倡分析、純數字、抽象化的學派看來,芒德勃羅的研究方法,只是以直觀的、從形狀出發的、不嚴格的方式思考。最後在多種學科「流浪」了20餘年才得到學界廣泛承認。


……


羅巴切夫斯基。


論文剛剛發表就被整個學界當成荒謬的怪論,被刻薄地諷刺為嘩眾取寵。不僅學術觀點被教廷稱為歪理邪說,連本人都被人匿名在雜誌上發文進行人身攻擊。一直到羅巴切夫斯基死後12年,他的學說才被世人所接受。


……


拉格朗日。


看似一帆風順的他,第一篇的論文是關於用牛頓二項式定理處理兩函數乘積的高階微商。但是當他自信滿滿地把這篇文章用拉丁文再寫了一遍,寄給當時最偉大學術家之一的歐拉時。卻發現自己的成果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被萊布尼茲發現了。


……


不,還是不對。


怎麼可能到了這裡再講這麼老土的故事呢。


雖然在一個看起來有創意的新奇展開的後面,像這樣用一個意外很樸實的道理來結尾,確實十分有效。


不過果然還是不喜歡這種套路呢。


所以很遺憾,我要講的,也不是關於磨難、歷練、或者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故事。


……


五、


我真正要講的,


我真正樂講的,


是這個故事:


百度搜索:「芒德勃羅」——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0,600個


有點少。


沒關係,我們知道「芒德勃羅」是按照立陶宛語音譯的,而這個名字有時候會被按照英語翻譯成「曼德勃羅」。


百度搜索:「曼德勃羅」——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9,900個


合計不過50,500個結果,畢竟是當世之人,歷史上看也未必能成極富盛名的數學家,就這樣吧。


……


百度搜索:「羅巴切夫斯基」——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63,000個


比芒德勃羅多了十萬個結果。考慮到有「羅氏幾何」這個專有名詞的加分與歷史地位本身比芒氏高的部分,真的不算一個很大的數字。


因為已經說好了,這個就是我想講的故事。所以,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猜到我想講什麼故事了吧。


……


百度搜索:「凈空法師」——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6,040,000個


百度搜索:「楊冪」——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83,700,000個


甚至百度搜索:「特斯拉」——


————百度都能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730,000個


……


但是很遺憾,聰明的讀者,你猜錯了。


我要講的,也不是哀悼那些做出偉大貢獻卻永遠不會出現在高中生作文里的科學家的故事。


你們一定以為百度搜索「拉格朗日」,也會跟芒德勃羅或者羅巴切夫斯基一樣寥寥無幾吧。


你錯了。


百度搜索:「拉格朗日」——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990,000個


接近四百萬個結果。


比被SNS里混著陰謀論炒了又炒的超級天才特斯拉還有多出一百多萬,甚至還要逼近廣大人民的心靈導師凈空法師大人。


3,990,000 !


這個數據,超過羅巴切夫斯基的30倍,接近芒德勃羅的120倍


這不科學


為什麼呢?


……


我本來要講的,其實是大眾獲取信息時的粗淺。是我們除了課本,已經變得幾乎什麼書也不讀,什麼故事也不聽。


我本來要講的,是快餐文化。


所以,我本來以為,拉格朗日要遠遠超過芒、羅二人————只是因為大學高等數學課本里有出現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罷了。所以理工科的學生都會見到拉格朗日,但只有數學系才會學到芒德勃羅和羅巴切夫斯基。


……


但是我錯了。


不是這個原因。


百度搜索:「拉格朗日 -(中值定理)」——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150,000個


所以我驚訝的發現:即使只搜索不包含「中值定理」只包含「拉格朗日」的條目


結果,還是三百多萬個。


所以,就算去掉了因為中值定理出現的結果,三百多外這個數字,依然遠遠要超過芒、羅二位。


我想,一般人做到這裡估計要抓狂了吧。


「老子辛辛苦苦寫了這麼多東西,怎麼最後出現了跟觀點相反的例子!」


「看來……真的是我錯了。那些格外多的知道拉格朗日的人,並非通過課本中的中值定理。所以這個故事,似乎講不出大眾閱讀的淺薄與網路快餐文化呢。」


「畢竟,沒有別的可能性了。」


但是我不會,因為我不是一般人,因為我還是個宅男。所以我還想起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有一個日本動漫,大概是講機器人的,今年1月份播的。名字叫「輪廻のラグランジェ」。翻譯成中文,恰好就是「輪迴的拉格朗日」


百度搜索:「拉格朗日 -(輪迴的)」——


————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688,000個


————果不其然。


所以,你猜對了!


這篇文章里標題自稱的《幾個或許令你受益終身的小故事》——


——其實是騙你的。


這篇文章里只有一個,完整的故事。


文/黃雁捷    (微信:心靈治癒課,zhiyu365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學人都在這裡


心理FM:不靠譜小姐的愛情觀


打卡學習:我們為什麼要接吻?


親子教育:不是傳授,而是傳遞
博弈心理學中的最優策略
沒魚丸沒粗面沒理想的18歲
我們為什麼要結交這些朋友?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2個經典勵志小故事,讓你終身受益!
讓你受益終身的三個職場習慣,領導們也是這麼練過來的!
讓女人受益終身的三個好習慣
你身後是什麼鬼?一個讓你受益終身的踢球習慣
培養一種終身受益的興趣,也許會玩出名堂
那個「不及格」讓我終身受益
養成這3個好習慣,足以讓你受益終身
這個女人說的話,看了終身受益
這個女人說的話,看了終身受益!
鬼不找無緣之人,看了終身受益
早餐這麼做給孩子吃,會讓他受益終身
學會這個終身受益,跟「藍屏死機」說再見
10個讓你事業上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如果一個男人始終避諱跟你談「錢」,這樣的人也很難託付終身
鬼不找無緣之人,看了終身受益!
唯一不會騙人的兩種「抄底」形態,學會一點,受益終身,你會了嗎
記住這些話,終身受益
只需十言八句,讓您終身受益
這三個平常的壞習慣,改掉後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