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在最親近的人面前,你是否總是像個小孩?

在最親近的人面前,你是否總是像個小孩?

在最親近的人面前,你是否總是像個小孩?


文:高恆丨iFuun專欄作者


事實上,我們確實把許多童年的願望帶進關係之中,期望伴侶滿足所有我們在童年時沒有被實現的要求或願望。治療師吉莉娜·普瑞蔻(JirinaPrekop)很喜歡在演講中提到:有許多太太向她抱怨,先生有空時寧可看球賽也不願陪她去散步,而且不再溫柔體貼,上床時滿腦子就只有性,根本不想親密地相依偎。

年紀已近七十五歲但仍然活力充沛的她對聽眾說:「我聽了之後,對這些不滿的太太們說:『你們到底在想什麼?你們應該覺得高興,先生是去看球而不是整天黏在你身邊;而且,你們也該慶賀先生如今還興緻勃勃,你們之間還有性生活!』」


事實上,這個例子反映出太太試圖在先生身上找尋母親的替代功能,她們想藉此獲得童年時代缺少的溫柔及安全感。「別人應該滿足我的需求」是孩子的想法,但沒有人能一直滿足另一個人的需求,因此成熟關係的特質是:雙方不期待對方必須滿足自己的每一項需求。


類似的行為也會在男性身上發生,他們也會試圖從女性身上尋求替代功能。可惜的是,戀愛中的男女以方面會無意識地希望童年的願望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則會期望伴侶滿足自己的種種要求,到最後,這場造物者藉此讓人類物種繁衍不斷的遊戲,變成相互指責「你從不知道我要的是什麼,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兒戲。


希望伴侶滿足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辦不到就指責伴侶的不是,這讓男女之愛遠離了原始的基調,忘卻了關係中的愛意、性慾、心甘情願以及純然的給予和接受。

舉個例子,我們希望伴侶能了解我們,其實是兒時一種對母親的期望,是孩子想從母親身上得到某些東西的投射。例如嬰兒餓了就哇哇大哭,希望引起母親的注意和餵食,可惜母親無法清楚了解他的需求,反而因為哭聲更感焦慮,從而開始考慮是否該讓孩子養成定時喝奶的習慣,或者她就是搞不清楚孩子要的到底是什麼!更有甚者,有的母親在教養時全部以自己的方便為出發點,完全無視孩子的需求;或是母親在生活中有不少問題要去解決,因而不能將心力全集中在此,根本無力傾聽或注意到孩子想要什麼。


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日後不僅會形成退縮性性格,還會產生錯誤的信念:當我試著表達出真正的需求時,通常沒人了解我要的是什麼,或是不把我的需求當成一回事,或者乾脆拒絕我的要求——總而言之,結果都是令人失望的。也因此,這樣的孩子會誤以為,只要可以壓抑自己的需求,就能避免期望破滅時的失落。


lightkeeper140600007.jpg


二十年後,當年的孩子長大了,也和某人墜入愛河。戀愛中兩人在初期小心翼翼地與對方逐漸熟識,接著慢慢打開心扉——先是身體上的熟識,然後是心靈上的交流。(有些人,必須先有心靈上的敞開及互動,才有辦法進入肉體親密接觸的階段,但心靈深處的關係其實是建立在肉體關係上的。)


兩人交往一段時日之後,潛藏於內心深處的要求可能逐漸浮上檯面,雙方於是進入一種像是幼小孩童的心靈狀態,而這種狀態源自童年時期沒有從母親身上得到足夠的協助與支持。現在,他們雖然是成年了,卻在不自覺中把伴侶放到母親的位置上。

伴侶就像母親一樣,可能滿足或是拒絕我們,而我們卻把所有對滿足、舒適和幸福的期望都交付在伴侶的手中。


更糟的是,現代社會中充滿著各種錯誤的訊息,例如「你是我生命中的陽光」、「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你是我的全部」等,於是,只要伴侶拒絕或誤解我們、不願也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或是有他自己的需求時,我們心中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就會再度閃亮登場。


關係越親密,我們越會在伴侶面前敞開心房,也越容易經歷內在小孩出現的原始狀態,試圖將伴侶放在母親的位置上,苛求對方滿足我們孩童時代的需求,但也正因為這是苛求,所以伴侶不可能做得到!


這樣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無法實現的。不管我們的伴侶是誰,他或她都不是我們的母親,試圖要伴侶扮演母親是不正確同時也是不可行的想法。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和父母及自己的童年和解,接受當時的狀況。


我們必須充分明了,同時將這一點牢記在心:伴侶可以不必滿足我們的要求,伴侶可以說「不」,我們不能要求伴侶總是說「好」。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有需求,或不該提出我們的需求,這是兩回事,一旦壓抑需求、逃避表達出自己真正的需求,這段關係無疑像是一潭死水,愛不會在繼續流動。

男女會互相尋找對方,因為兩性都需要彼此的存在,而且透過雙方的互補,得以讓雙方的需求被滿足,讓生命完整合一。需求使我們變得更有人性,也讓關係更有意義,但這不表示伴侶得滿足我們的需求,需求與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lightwise140900066.jpg


要求是小孩的行為,需求則是人性。一個成熟的人要知道,面對自己的需求時不能預設立場,期待伴侶一定滿足我們的需求,或要求伴侶非滿足我們的需求不可。如果伴侶真的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我們應該把這視為一份禮物。


我們會因為害怕被拒絕而不敢表達出真正的需求。通常這種害怕被拒絕的感覺和現在的伴侶無關,而是來自童年的經歷或過往的感情經歷(反而與以前的伴侶有關)。而我們處理這些負面經驗的方式,不外乎深藏於心中,試圖忘記,或是再度面臨類似的狀況時以劍拔弩張的激烈方式來應對,例如要求、命令、抱怨伴侶「你可不可以至少做一次……」「你從來沒有抱過我……」

說出這些指責的話語時,我們的心中早已預設立場,認定自己會被對方拒絕,甚至潛意識中希望對方拒絕自己,如此一來便能印證自己對伴侶的指責是有道理的。對許多人而言,與其當一個快樂的行動者,他們寧可沉醉在扮演悲情受害者的角色中。


事實上,我們可以換個方式表達出真實的需要,例如溫柔地詢問對方「你可以抱我一下嗎?」「如果你願意幫我做……我會好開心!」


伴侶能說出或是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與此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能在關係中這麼做,並且了解伴侶隨時都能自主決定是否拒絕我們的需求。在表達需求時,要讓伴侶能夠自由決定是否在拒絕我們的需求。在表達需求時,要讓伴侶能夠自由決定是否接受或拒絕,而非武斷地命令對方,否則伴侶就成了我們的奴隸,這樣會嚴重扼殺關係的發展。


追根究底,每個人都得擁有面對失望的勇氣,當我們的請求被伴侶拒絕時,要能勇敢承擔那份失落、受傷的感覺;或是當自己拒絕伴侶的請求時,也能有勇氣面對伴侶對我們的失望。當我們能夠回到自己的中心、誠實面對自己,當我們能夠學習到何謂真正的尊重及接受時,個人成長便開始了。


伴侶關係提供了獨特的機會,讓我們得以了解、發現伴侶的需求。愛打開了心房,提供了安全的避風港,在愛之中,人們是赤裸且不受任何保護的。在公開場合里,大家都很冷漠,試圖表現出沒有任何需求的樣子,然而關係的基礎並非建立在這樣的態度上,假裝冷漠、毫無需求對於關係的發展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由愛而生的信任及親密感,看似能提供足夠的安全感讓我們卸下冷漠的面具,然而事實上,這不但是無法隨心所欲卸下或戴上的面具,同時也是深藏於我們個性中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表現出冷漠、不在乎是最直接的反射動作,要想到以其他方式來表現本來就很困難,但更困難的是我們根本就不知到還能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更甚者,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充滿愛和尊重的關係提供了一切所需的條件,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覺察到自己的願望、渴求和要求,並能適時地將它們表達出來——即使我們心中所想、所渴求的,不一定能(在關係中)被滿足,我們還是能夠坦然地表達自己。


關於「需求」,還有一個附帶效用很重要。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尋得真愛,擁有一段美好幸福的關係,而且能夠與伴侶獲得精神交流和心靈的共同成長;但問題是,大多數的心靈成長或精神啟蒙之道都強調無需、無欲、無求,其內在深處也遠離了關係的連結。


說到這,我想起了一個男人的故事。這位男士做過一項實驗,證明光線可以作為養分的主要來源,讓人活下去。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只依賴光線照射過活,沒有吃下任何一種固體食物,只喝水及一些果汁。


這在醫學上來說是不可能的,但他辦到了,也證實了光線可以是人類來意存活的養分。他的體重只有在實驗初期時減輕些許,之後便一直維持不變,實驗結束後,他十分健康且充滿活力。


然而,問題出在哪裡呢?他之所以來找我,是因為在他進行實驗期間,他的太太邂逅了另一名男子。就家庭系統排列來看,問題癥結在於他單靠光線就能過活,這無疑代表著他的太太不再被需要了。


我們的需求讓彼此的生活相連結,也讓我們和大地相連結。通過需求,我們與大地交流,我們越能深刻體認自己的需求、認同自己的需求,並且不強壓扼殺自己的需求,生命就愈發多彩多姿。


若我們硬是假裝自己毫無需求,反而會讓自己遠離大地及人群。與世隔絕之人固然也能享受幸福滿足的人生,但它們失去了與人交流的機會,也喪失了與萬物連結的能力,也可以說,他們忽略了與人交流和連結,單獨漂浮遠去。


——The End——


摘自《幸福的修鍊——愛戀、歡愉與成長》威爾菲德·尼爾斯著


原題:童年的願望和成人的需求


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責任編輯:晨歆


255e842eb4921c5b6a847f8c62c60176.png

本文由 iFuun專欄作者 所著,版權歸iFuun與作者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haipengfei@iFuun.com


你的家庭是如何影響你性格形成的?

TAG:婚戀心理 | 戀愛 | 婚姻 | 親密關係 | 安全感 |

您可能感興趣

這5種最讓男人討厭的女人,你是否也在?
你的心中是否也住著那麼一個人,他就是自己的整個青春
男人是否真的愛你,從這幾個細節可以看出來!
一個人的面相,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長壽,這幾類人中有你嗎
當愛上一個女人,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一個女人是否幸福,從她的閨蜜就可以看出來
愛你的男人會有5個小動作,他是否真心,看一下就知道
晚安心語:你是否也曾這樣,心裡很想和某個人聊天,卻希望他先來找你,看著他的頭像一遍又一遍
又是一年年末,你是否也關心那些留守的孩子們,你真的了解他們嗎
当你老了,是否有人仍爱你的天真?
判斷一個人是否對你好,看他給你的占他擁有的多少
你是否像大部分人一樣?在一座城,等喜歡的那個她?
你是否也在等待這樣一個人?
愛上一個女生的時候,你是否也有這樣做過?
中年的你,是否也這樣?
太愛一個人,你會太在乎他跟誰一起,心裡是否有你
男人最愛的幾種女人,你是否在內?
那些曾經影響我至深的人:你是否嫉妒過一個人
現在的你,是否還在努力?是否還是當年那個夢想成為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