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我國自古就有「秋暮夕月」和吃月餅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的都要算在一起,一人一份,大小均等,人人吃完,這才叫「團圓」。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於是,在八月十五前前後後的幾天里,家家戶戶都忙碌,家家戶戶都慶賀,家家戶戶都團圓。左鄰右舍,前院後院,甚至整個村莊都縈繞在烘烤月餅的香氣之中。大人們喜悅著,把剛出爐的月餅挑出看相最好的,相互贈送的同時也交流著「打」月餅的技藝。而兒時的我們就在芳香涌動時日里,揣著秋日所有能吃的瓜果,一群一夥地在街上跑來跑去,不時從兜里掏出各種各樣動物形狀的月餅,比餡、比料、比味道、比圖案,誇張著聽來的故事,炫耀著自家的月餅和印模。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月餅印模是製作月餅的印和模。舊時過中秋,自製月餅幾乎是家家戶戶一個不可缺少的拿手絕活。自製出來的月餅一家有一家的特色,做月餅的「模具」和「壓印」自然也是形狀各異、千姿百態。月餅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在北宋,蘇東坡詩中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飴和酥」。因此,月餅模的歷史似乎也應追溯到宋代。但流傳至今的月餅模子以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居多,可能與其材質的耐久性有關,民間的月餅印模多為木質。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製造月餅模共有五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就是選材,最好是用杜梨木。杜梨木又稱「杜木」,木質細膩無華,橫豎紋理差別不大,適於雕刻,除用於製作月餅模外,更廣泛用於雕刻傢具和印章。第二道工序是挖孔。將選好的沙梨木材鋸成一塊塊大約有10厘米厚的四方模板,然後在中間挖出一個三四厘米深的圓孔。這道工序是製造月餅模時最艱苦的工序,也是最費時的工序,因為必須使用雕刻刀一刀一刀地鑿,將裡面的圓孔刻得平坦光滑才能使用。第三道工序是打邊花開「牙」,使打出的月餅有菊花狀邊緣。第四道工序就是打氣眼,氣眼是月餅模的排氣孔,主要是讓餡打下去時裡面的空氣能排出來。最後一道工序是製造月餅模的精華之處——雕刻花紋,為月餅模「紋身」。月餅模花紋有一定的內容和形式,題材有人物、動物和花卉圖案,並配以文字。月餅模多刻上品名、店號及產地等,還有表示吉祥如意的字樣。雕刻刀法要求簡練、剛勁有力、進刀快且深。做好的月餅模要求畫面印紋清晰、邊牙均勻、字面光滑、脫模爽快、便於操作、適合「打」月餅的需要。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月餅模作為必備的製作工具,其文字和圖案都體現了豐厚的文化寓意。常見的月餅印模直徑在三四寸左右,小的一般一寸,大的則達1.5至2尺。形狀多為圓形,也有正方形、橢圓形、蓮花形、桃形的。月餅模圖案形狀的變化,一方面體現的是製作工藝的多變,另一方面也是為區別月餅的不同餡料。在傳統文化習俗中,嫦娥、玉兔、吳剛、桂樹已成為中秋節的象徵,也是月餅印模最常見的圖案題材。

凝固的香甜,難忘的記憶


「福」、「德」、「豐收」是出現在月餅模上較多的文字,龍、麒麟、蝙蝠等瑞獸則是圖案的主角。同時,月餅印模上還少不了一圈規則形狀的花邊,常見的有纏枝花等。這樣,月餅從模「打」、「印」出來後,顯得圖案規整而雅緻。


月餅印模是將生活和藝術結合為一的傳統工藝,但這項工藝卻隨著中秋文化氛圍越來越淡,已有漸行漸遠之勢。它在成為日漸罕見的精美收藏品的同時,也成為了社會生活發展變遷的珍貴見證。


作者:王新凱,二馬中國夢精神家園成員

約稿:千山獨一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馬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林黛玉生前只把哪兩個人視為親人?
靈焚:生命
在邊關說什麼話會被看作是「婦人之見」
我們時代的丑與惡,需要有敬意!
作家為何不像畫家成為長壽一族

TAG:二馬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了忘卻的記憶
曾經的溫暖,美好的記憶
記憶里的他永遠是那麼難忘!
大腦里發現了一種新的幽靈記憶,記憶被刪除後仍然可以回憶!
超市裡的記憶,為什麼我卻難以忘記!
為什麼痛苦的記憶格外難忘?
消失的是記憶,而留下的才是刻骨銘心的回憶
拾起忘卻的記憶
大腦里一種新的「幽靈記憶」被發現了,記憶被刪除後仍然可以回憶
磁鐵或能喚醒些忘卻的記憶?
照片是不能忘卻的記憶,難以置信的照片記憶
黃一鳴:難忘的香港回歸攝影記憶
忘不掉的味道,忘不掉的記憶
中秋節的糖火燒,比月餅還香甜,是我永不忘卻的記憶
為什麼快樂的記憶很容易流失,對於痛苦的記憶卻揮之不散?
幸福的記憶里,應該是有香味陪伴的
一代知青人的記憶,難得一見的油畫!
無法遺忘的舊記憶,是前度的味道
塵封記憶里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