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晚清痘師局:商業路徑與職業操守

晚清痘師局:商業路徑與職業操守

晚清痘師局:商業路徑與職業操守



>

?1910年即清宣統二年啟用的香港「東華痘局」拱門。來源:Wikimedia


撰文 | 方益昉


責編 | 葉子、李曉明


●●●

1十三行與痘局


1796年,英國醫生髮明接種牛痘,預防天花,即至少兩千年也沒搞定的大麻子臉。據稱比中國古老的「人痘法」更有效、更安全。幾年後,牛痘疫苗和接種技術登上遠洋貨船,作為尖端商品出口中國。此後的中國天花防疫史料,醫學先驅伍連德(Wu Lien-teh)博士1926年就敘述過了。近年,台灣科學史家黃一農院士,依據東印度公司原始檔案,再次證實。


比較起來,當年天花疫苗的產品檔次與臨床理念,與如今腫瘤醫治中的免疫細胞法,在技術的前衛性與療效的不穩定性上,位居一個層面。已知最早攜帶疫苗來華的,是皮爾遜醫生(Alexander Pearson)。1802年,他登陸澳門,啟動牛痘接種。但關鍵細節有待改進,且種且摸索,比如人員培訓、牛痘來源、痘種保存和接種技巧,沒有臨床指南。


3年後,廣州十三行商注意到了皮爾遜散發的種痘廣告和簡介,開始發掘潛伏在「牛痘」上的創新機遇。這批嗅覺靈敏、頭腦精明的粵商,與如今升級換代後的莆田系醫療集團處境相似,即剛掙了第一桶金,想著再上個台階。重要區別在於,十三行商判斷,「抗麻」產品和接種服務不僅帶來利潤,還可以兼顧積善修行。


其實,牛痘算不上最早進入中國的西醫新產品。康熙年間,每當康熙爺的龍體打起擺子,冷熱頑疾如山倒,皇上惟有熬一熬,硬抗著挨過瘧原蟲發作。某日,傳教士上貢「抗瘧」新品金雞納霜,但從太醫到大臣,都不敢做主喂飼龍體。大麻臉皇上畢竟對西學致用有主見,斗膽服藥後居然康復起來。金雞納霜造福華夏冷熱,要在牛痘登陸之後半個世紀,方才進入尋常百姓家。白白耽擱的200年間,金雞納霜最多只是帝國上層的賞賜品,解決民間生死疾苦,皇上是靠不住的。

這一次,牛痘進入中國的起點、路徑與模式,完全不同於金雞納霜。「抗麻臉」新品從唯一開放的廣州登陸,符合十三行自貿區的流通規定。有識之士熟知相關法律事務,去道台衙門登記賦稅,回行商棧房升匾開張。接下來的新產品、新技術與古老社會融合,就是市場的法則和商人的本事了,民間智慧足以擁抱先進。


十三行集資創新的牛痘接種善局,比耶魯大學伯駕醫學博士首次引進現代醫學,設立博濟醫局,提前了30多年。痘局一定程度上接近現代醫療機構,起碼可算衛生站。其僱用的痘師接種員,需要具備英商館工作經驗,即外資企業履歷。首批參加皮爾遜醫生培訓的,好比黃埔一期赤腳醫生,要求掌握皮膚清潔、刀具衛生、痘症護理和疫苗處置等手藝。廣州地區民眾,有錢的花一塊洋銀,可享受上門服務;貧困的捐贈痘孢膿汁,也可免費接種。前者是純商業營利的,後者付出身體代價,交換種痘服務。因為當時普遍擔心,捐痘會大傷元氣。


我的童年,在上海弄堂里度過。夏天乘涼的時候,有調皮的大男孩顯擺胳膊腿上的牛痘接種疤痕,個頭越大,自我感覺越男子漢。說實話,孩子的把戲有點道理,自身免疫功能強壯者,種痘反應強烈,膿孢腫大。痘師專挑此類富含優質再生牛痘的膿汁,截流保存,用以下一位接種對象的疫苗。商人們最現實,牛痘大規模接種,依賴進口不現實,200年前無冷鏈,細胞培養靠人體!基於人體交叉污染愈演愈烈,從母乳到血清,現代醫學將類似的便利手段全部摒棄。


2著名痘師


1817年,編撰《引痘略》的痘師邱熺,即西方人筆下的A.Hequa或Dr.Longhead,算皮爾遜一期大牛。他善於摸索中國式麻風病預防的市場服務模式,重點改良疫苗的留種、擴增與保存。儘管,皮爾遜的小冊子種痘簡介傳世已經10多年,但並未阻礙邱熺與先進夷技較量的勇氣,最終自成一派,成為著名痘師。

晚清痘師局:商業路徑與職業操守



?痘師邱熺編撰的《引痘略》。來源:民國醫藥文獻博物館藏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版


其實,在推進牛痘的社會效益與市場保障進程中,邱熺面臨的社會政商、技術、療效質疑,一點也不比莆田系等民營醫療機構少,他統籌打點種痘之外的心思,一樣繁雜且焦慮。比如:各地衙門不時裝瘋賣傻,官吏們無非要點小實惠。

史實是,未來一個世紀,牛痘接種這檔子買賣或稱事業,居然在無需政府調控、沒有衛計委監管、不依託傳統中醫的局面下,真的逐漸營造起來。仰仗傳統的商業德行和邱系的技術標準,痘局、痘師哪怕看在飯碗的份上,也懂得自律規範,不敢造假犯次,逾越雷池。邱禧種痘「抗麻」造福華夏的這段生意,被冠以邱氏「世業」。


照理說,好不容易熬過血淋淋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新一代莆田系已經擁有幾百家醫院和公司,規模遠遠超出晚清邱氏「世業」,而且存世接近30餘年,應該贏回相應的社會尊嚴。但是,現代醫學與醫政管理下的所謂莆田系四大家族,至今給人土豪黑道外加騙人把戲的老軍醫印象。表面上,莆田系有聲勢浩大的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魏則西走後,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發布官方聲明,試圖挽回社會對民營醫療體系的全面質疑局面,最大限度減少公共危機惡果,避免整個魚池遭遇毀滅性打擊,畢竟,中國人口與市場,光靠非盈利性醫療機構難以獨擋支撐,總體遭殃的還是普通底層生靈。但此類呼聲效果甚微。


回過頭再說,當年另一位值得關注的痘師叫黃春甫,他的種痘時代距離十三行商,已過了半個世紀。1861年, 其入門師傅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醫學博士出版《在華行醫傳教二十年》(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 : 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記載:我的手下有一個至今依然服務在上海醫院的年輕人,他學習了很多內外科知識。我離開後,黃醫生接管醫院,依然能勝任各項工作。在這裡,他學習了常規的治療方法和手術技術,他能非常出色漂亮地完成各種小手術,並且能對於各種常見病進行處方治療。


仁濟醫院就職的黃春甫,通常被算成滬上最早的本土西醫。黃春甫的醫術雖獲師傅信賴,但後人據此以為黃春甫獲得全面西醫真傳,那就大錯特錯了。仁濟醫院所處的外灘麥家圈範圍,主要用做滬上傳教佈道中心,時任西醫僅處於宗教侍女地位,為教會吸引信徒、積聚財富計,專項設立。雒魏林推廣牛痘接種,雖說提供實用醫療服務,但廣招上帝信徒,才是所有傳教士醫生的原動力。


自邱禧以降,半個世紀來全國痘師無數,後人對黃醫生工作知之甚詳,得益於晚清滬上文人王韜的文字記錄。《蘅華館日記》提及當時知識界對種痘的代表性看法,起先覺得「牛痘之法,固不足信」。經黃春甫耐心解釋:「以人痘漿種者後必再出,用牛痘漿者必無妨害。近年中國漸行此法,雖祁寒盛暑多可種,但漿不可過十日,過十日則力薄不效。」細胞學原理掌握相當到位。


王韜接受西方新奇事物早,而且消化迅速,形成中國化觀點。他身處夷場,居然大膽為內陸的太平天國上書政見。他作為近代中國最早的外訪學者,遠赴歐洲文化交流。他的餘生消耗在香港,為最先進的報刊傳媒用功發光。


黃春甫的種痘手法極為嫻熟:「用最薄、犀利小刀割開前臂外皮,將痘漿點入,須令自干,且不可擦去。三四日後,即於所割出起泡發漿,並不延及他處。經數日即結痂脫落。小兒並無所苦,嬉笑如常。並不避風忌口,真良法也。」值得肯定的是,作為傳教士雒魏林的出色助理,黃春甫得心應手的本職技藝,事實上確實大大幫助本地民眾,預防了天花。無論宗教傳播還是原始報刊傳媒,文化的介入在華夏傳染病阻斷過程中,起到了與傳統中醫、經典西醫不同的重要作用。

晚清痘師局:商業路徑與職業操守



?《引痘略》中的種痘刀式。來源:民國醫藥文獻博物館藏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版


3價值底蘊


現在看來,牛痘入華,接種百年,肯定算不上純粹的醫學事件,更接近商業文化和社會管理事件。商家介入健康推進,固守商業倫理邏輯,人文襄助技術傳播,則更是後期重磅推手。20世紀初,痘師已退出沿海地區,西醫建制化也已挺進中國半個世紀,現代醫療機構全面接手了牛痘接種等烈性傳染病管理。


從目前保留的資料舉例來看,1937年國立上海醫學院出面主辦全國麻風病會議,與會藥商大張旗鼓正面贊助,商業與醫學結盟的百年好合形象,並不像當下宣傳的那般骯髒齷齪,見不得光明。而如今,學界、商界和政界忙於應付新常態下的醫、患危機,恐怕從未靜下心來,自審、反省醫學生態中,被忽視和誤讀的價值底蘊。


時至今日,新一代疫苗中國化進程中博弈愈演愈烈,以預防宮頸癌、龜頭癌等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為例,我國花樣少女少男,目前只能遠赴境外,高價接種,以免耽誤11歲上下的最佳免疫生理周期。這項十年前開始造福海外下一代的醫學成果,我國葯政開閘信號依然音訊杳無。西方古典的希氏醫學誓言或者華夏仁心仁術醫學傳統,不僅是規範醫生執業人群的,更是要求醫學相關所有方面的。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晚清痘師局:商業路徑與職業操守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楊振寧:美在科學與藝術中的異同
中國首個授權發達國家專利使用的原創新葯背後
《知識分子》發起的大型視頻直播實驗
還原「審判伽利略」
《自然》再出中國特輯:10位中國科學家特寫亮相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專業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制訂路徑-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信技術專業為例
瑜伽產業全球火熱,中國市場能否產生新商業路徑的瑜伽品牌?
企業管理會計職能定位與實現路徑
鄉村旅遊和農業現代化的七大融合路徑
中俄工業與技術合作洽談會舉行 尋求優勢產業互融新路徑
從跨省合作區到海外產業園:泛珠三角構建產業轉移新路徑
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路徑
中美體育產業研究報告:美國體育商業變現路徑分析
高端航空產業集聚 上海虹橋走出產業轉型新路徑
製造業轉型尋路徑
中國體育孵化走出新路徑 敲開頂級職業體育世界
關於合同物流的突破路徑,高露潔、羅賓遜、招商局物流、安奈兒、科箭、興業證券這些高管都說了什麼?
行業變局已定 康佳電視以品牌年輕化覓得進階路徑
2017 中國人工智慧峰會:產業發展趨勢與行業技術進步路徑
監管下中小銀行的新路徑:削減同業,擴大零售
本土化妝品品牌突圍路徑:打通原料科研產業鏈
安溪鐵觀音探索中國茶產業發展新路徑
品質升級,匠心打造,看「世界鴨王」產品的工業化解決路徑
工業互聯網構建B2B產業藍圖,這8種路徑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