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原創]《絕世名伶的遺書背後——阮玲玉》

[原創]《絕世名伶的遺書背後——阮玲玉》

[原創]《絕世名伶的遺書背後——阮玲玉》


 文 | 石欣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iFuun認證)



【倒帶影像】


       依舊黑白的是影像,曾經炫麗的是人生。


        1935年3月7日傍晚,聯華公司舉行員工聚會,薄施粉黛的阮玲玉顯得風情萬種,她端著酒杯穿梭在人群中,光彩照人的嫵媚里流露出一絲隱隱的憂傷。而比她本人還耀眼的,是唐季珊贈與的定情禮物——紅寶石耳環。


        阮玲玉頻頻向眾人敬酒,談笑風生,人們都沒有看出一代名伶有任何異樣。然而,在阮玲玉結束宴會的四個小時後,也就是1935年3月8日凌晨2點,她吞下了三瓶安眠藥,留下了遺書——「人言可畏」。那一年,她才25歲。

        這真的只是一場由人言引發的血案嗎?


 


        1910年的人間四月天,黃浦江邊的阮家添了一個叫鳳根的女嬰,一個「鳳」字盡含父母期許,然而這女兒家的名卻帶上了一個頗具男性色彩的「根」字,讓人倍感彆扭。後來阮鳳根改了名,從了影,然而一個溫香軟玉的名字卻也昭示了她如翠玉般易碎的生命。


        父親早逝,阮玲玉自孩童時期便隨母親在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裡幫傭,期間自然少不了人白眼。母親長年節衣縮食地供女兒上學,但也覺得自己給人家當保姆是抬不起頭的,所以一直叮囑阮玲玉出去千萬不能說是保姆的女兒。阮母對自己身份的自卑傳達到了女兒身上,導致了阮玲玉她從小的自卑心理,為她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


 

        靠著母親寄人籬下的幫傭生活,阮玲玉在深重大宅的後院里孤獨地度過了自己的童年。而正是那個小院子,讓阮玲玉認識了她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張家小少爺張達民。15歲的阮玲玉雖然在年齡上還是一個少女,但是身上已經散發出一種女人的味道,這種味道就像是為了尋找遺失的父愛而早早準備好的。


        張家的白凈公子哥經受過「五四」新思潮平等意識的影響,有文化還叛逆,具備年輕激情的男孩就這樣向情竇初開的女孩發起了進攻。張少爺常常拿自己的錢接濟阮家母女,阮媽媽受寵若驚,認定了這個女婿。這個辛苦了大半輩子的女人感到倘若自己的女兒能夠嫁給東家少爺,未嘗不是對自己保姆身份的清洗。


        由於張家大太太在這門婚事上臉沉得厲害,心理上還是個莽撞男孩的張達明拗不過母親,對阮玲玉提出同居。成為女人的那一年,阮玲玉只有16歲。兩個青春期的孩子,一個自幼喪父,缺失關愛;一個出身豪門,恃寵而驕。尚不具備成熟人格的二人並不知道他們的今後的路要怎麼走。


 


【愛欲難平】

        16歲那年,花季的阮玲玉開得甚是嬌艷,比起其他含苞待放的溫室花蕾明艷太多,她藉由張達民哥哥張慧聰提供的機會進了電影公司,開始自立謀生奉養母親。1930年,阮玲玉主演《野草閑花》中的賣花女而一舉成名。可在她兩年後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日本的侵略戰火燒到了上海,阮玲玉只好帶著自己的養女和張達民一起來到了香港。


        失去了家庭支撐的張達民依舊遊手好閑,一次次欠下債務。阮玲玉並沒有馬上意識到這個男人的本性難移,而是幫他還債,試圖用愛情感化初戀男友。這種痴情不可不說是帶有一絲絲自虐意味和一點點病理性利他傾向的。


         張達民在心理上只是個頑皮小男孩,從物質到精神通通依賴阮玲玉。不僅如此,還屢次三番地傷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堅強的人也會累,也會想要擺脫,何況是像阮玲玉這樣本就是太想被人照顧的女人。此時,風流富商唐季珊適時地出現了。即便阮玲玉的死說起來和唐季珊脫不了干係,但實際上,就像是溺水的人希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個時候,不管伸出手的誰,孤獨無依的阮玲玉都會接受。


        唐季珊,這個男人看起來是由於太太娘家的財勢而不敢與妻子離婚,到處在外拈花惹草,但是從深層心理上分析,也是個在建立穩定親密關係上存在障礙的男人。只是在情感世界裡,並沒有負負得正的說法。這位茶葉大王對阮玲玉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尤其和張達民這樣的男孩子一比,他更是無不流露出中年男子的成熟魅力,像極了阮玲玉的理想化父親。

       當年在唐季珊身邊凋零的情人張織雲是去信給過阮玲玉警告的,「你看到我,就可以看到你的明天。」但被唐季珊的花言巧語蒙蔽的阮玲玉哪聽得進這些,反而將唐季珊偽裝出的溫柔多情當了真,失去了分辨能力,很快地便和他同居了。


        張達民看到這一切,無賴黑暗的嫉妒心理油然而生,試圖敲詐阮玲玉。阮玲玉本想息事寧人,然而唐季珊作為一個精於算計的商人,他不樂意了,不願讓已近乎一個小混混似的張達民從阮玲玉身上撈到什麼好處,間接影響自己。看著唐季珊的冷臉,從小看慣了他人臉色的阮玲玉自然是不願讓心愛的男人不快,便一口回絕了張達明。結果張無賴一紙訴狀到了法院,誣陷阮玲玉曾經在張家時偷走了不少東西,且全部給了唐季珊。被拉下水的唐季珊為了自保採取反訴,並且要求阮玲玉出面在報上說明自己並未將張家之財物贈與唐季珊,他們在經濟上是獨立的。筆者想來,這個男人恐怕在感情上更是「獨立」的。


 


        阮玲玉得到了廣大影迷的喜愛,但卻彌補不了她內心情感的匱乏。被曾深愛和愛著的兩個兩個男人拐進這場名譽誣陷的法律糾紛,不堪輿論誹謗的阮玲玉心力交瘁,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實,殺死阮玲玉的不是那三瓶安眠藥也不是社會和他人的流言蜚語,真正本質的原因是缺少愛的她在面對風暴的時候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


        「我多麼想成為這樣的一個新女性,能夠擺脫自己命運的新女性,可惜我太軟弱了,我沒有她堅強。」阮玲玉在電影《新女性》中的殺青戲中幾乎要將自殺假戲真做,後來在工作人員退場後,她對擦出愛情火花的導演蔡楚生說出了這樣的話。


        阮玲玉生前出演電影29部,所扮演的皆是在感情上屢遭不幸的女子。某種程度上,也可謂是她的本色演出。阮玲玉選擇在婦女節那一日離開,多少是有些暗示意味的。但女性身份的獨立和解放僅僅作為一種渴望,她自始至終沒有從男人的歷史中站起來。固著於父愛缺失的創傷,放任著張達明的瘋狂掠奪,承受著唐季珊的玩弄無情,隱忍著蔡楚生的軟弱自保。


 


【遺書心語】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


       阮玲玉被心愛的男人推到風口浪尖,這種忘恩負義是渴望以愛換愛的阮玲玉始料不及的。「爭奪品」一詞表明她看清了自己在兩個男人心中的價值,而這種現實是她過去久久不願接受的。理想始終幻滅,孱弱的內心喪失了最後的防禦屏障。


 


        「季珊:沒有你迷戀「XXX」,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阮玲玉的養女)。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惟有你可以靠了!」


        「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阮玲玉最後看似淡然的絕筆,實在飽含著太多無奈,太多凄涼。一句「我很快樂」未嘗不是阿Q式的自嘲,令人心酸。然而從心理上分析,對唐季珊的遺言也表達了阮玲玉對這個既愛又恨的男人的被動攻擊。遺書中的反語說的是「如果你不迷戀她,如果你沒有接連打我,我是不會死的。」內在的受傷小孩讓阮玲玉在成年後依舊沒有辦法突破這層心理障礙,強迫性重複地選擇傷害自己的男人。她形容自我「沒有靈魂」也顯露出對於自己的低評價以及對自身缺乏自我價值感的覺察。「你自己去受吧」更是在離別之前終於真實地釋放了一次壓抑已久的憤怒。可惜在後文卻又添上「我並不敢恨你」,這也再次反映了阮玲玉心中的巨大矛盾,不是不恨,是不敢恨。這個男人曾經帶給她的虛幻溫暖和幸福就像是她渴求的父母之愛,一旦表達出這種恨,便要面臨失去愛的風險。這種風險,對於阮玲玉來說太可怕了。


 


【女人莫姓「軟」】


        著名心理學家巴達斯曾經被問及:「哪些是人類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她的回答是:「人類需要愛。」在阮玲玉如煙花短暫閃耀的一生中,過於缺少「愛」的元素。她自幼喪父,母親忙碌的傭工生活和低微的身份地位也讓其無暇滿足到小阮玲玉對於愛的需求。長大之後,阮玲玉在沒有一位優秀父親作為男人榜樣的心理背景下經歷了三個男人,一個紈絝子弟,一個市儈商人,一個怯懦導演,他們都無法帶給阮玲玉如普通女人般的幸福,只能給她帶去一次次嚴重的傷害,最終讓她陷入了一場官司的泥沼中。世人總是對桃色事件興趣盎然,而這兩個與她有過糾葛的男人間的官司,人們便更加關注。於是,無論是報刊雜誌還是街頭巷尾,人們都把矛頭指向了無辜的阮玲玉,這些負面的評價一次次撕裂著阮玲玉內心原本的傷口,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心理學認為,人類對於愛的需求是一種原始需求,渴望自己如嬰兒般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愛的體驗最初來自於父母,只有父母給予孩子良好的愛的體驗,孩子才能健康成長。而阮玲玉的家庭卻不能給予她這種看起來最平常的體驗。而由於缺失而被激起的對愛的饑渴常常讓人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繼而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阮玲玉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迷戀上不靠譜的男人。


        有人說,成功的戀人和成功的父母做的是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是不無道理的。試想一下,即使只有一個人真正地付出了愛來對待阮玲玉,不管是母親還是三個男人之中的任何一個,那麼得到了愛的滋養的阮玲玉就不會那樣脆弱。


        隨著年紀的增長,內心世界卻難以效仿其他身體器官通過強大的自愈功能修復。童年缺少家庭關愛的孩子往往更明顯地表露出對愛的渴求,期待彌補在成長中未曾享受過的溫暖和關懷。而阮玲玉面對的三個男人卻沒有一個能真正滿足她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在愛的體驗上重重摔倒,讓她對生活對自己徹底失去了信心。


        當年,安眠藥並沒有要了阮玲玉的命,是唐季珊害怕受到連累而對她的幾次轉院耽誤了治療時機。在最美麗的時刻定格,這個悲惋絕望的女子臨死前還是不甘心,還是要問那個負心人一句:「你有沒有愛過我?」


 


       「貪著一點愛,貪著一點依賴。」這是阮玲玉一生的寫照,也是匱乏愛,渴求愛的女性們的心理台詞。許多心靈雞湯會告訴這類女人,需要建立積極的心態,培養豐富的興趣,體會他人的關愛,但大多數未嘗不是隔靴搔癢的建議,倘若缺少自我覺察,行為的改變也不過是做做表面文章,搞搞形式主義罷了。


        佳人已逝,難覓芳蹤。女人,你可以姓阮,性子絕不能軟。


----------------------------------------------------------------------- 



版權所有,禁止無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工作郵箱:annapsycho@qq.com


TAG:婚戀心理 | 戀愛 | 婚姻 | 安全感 | 出軌 | 分手 |
您可能感興趣

《醉玲瓏》:劉詩詩用什麼妝容俘虜絕世美顏陳偉霆的心!
米芾行書《西掖黃原拓》,絕世書法,米書的最高境界
清宮遺珍:故宮博物館珍藏的絕世翡翠!
千年唐詩:七言情痴李商隱的絕世名篇
宋徽宗趙佶的狂草《千字文》,天下一人絕世墨寶
唐代大詩人杜牧絕世墨跡,詩書俱妙
趙孟頫的《千字文》絕世佳作,和珅致死都不願意獻給乾隆
為何寶玉是《紅樓夢》中的絕世情痴?
《醉玲瓏》劉詩詩輕歌曼舞的絕世風情,太美了
賈誼的這篇古文堪稱絕世經典,連魯迅先生都稱讚為「西漢鴻文」
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絕世愛情!
「千古詞帝」李煜的絕世美詞
劉亦菲楊洋為影版《三生》宣傳造勢,復刻楊冪趙又廷絕世虐戀
吳昌碩的絕世印章,驚艷!
詩仙李白:一首詩的五連絕世
千古詞帝的絕世悲情——李煜
爆笑祖國!《絕世高手》曝「江浙滬包郵」版預告片
「白衣卿相」柳永的絕世才情與名篇
優秀學生作品欣賞——《絕世神偷與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