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小心,痛苦是會讓人上癮的

小心,痛苦是會讓人上癮的

小心,痛苦是會讓人上癮的


文:周沖(微信號:周沖的影像聲色)


參加過一個小聚會。什麼會?外行人稱,不正常人類大趴踢。懂行的則會說,哈,康復經驗交流會!嗯,就是一幫有病的人,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病。精神病的病。

大家圍成圈圈坐著,輪流敘述往事、剖析自我,場面非常感人,許多人的眼淚乾了又流,流了又干。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中年男人講他的失戀故事。


那時,他還很年輕,在一家國企做技術測量,遇見一個姑娘,她是髮廊女,懂風情,解人意,他孤獨入骨,無法抗拒那溫柔,眼一黑,一頭栽了進去。


他不要命地對她好,無底線,不設防,他將百分之九十的存款,取了出來,用來討好她。並且,像她媽一樣照顧她。

她要是餓得慌,他就給她做麵湯。


她要是凍得慌,他就給她買衣裳。


她要是悶得慌,他就給她解憂傷。


她要是想爹娘,他就陪她回家鄉。


……

還寫詩,還玩驚喜,還送花送飯,搞風搞雨,還動不動就來上幾句咆哮,滋不滋道我愛你啊,我愛你啊......


總而言之,那時候的他,就是一個杜十娘+福爾康+馬景濤的綜合體。執拗得不可思議,熾烈得不可思議,浮誇得不可思議。


但他在與領導的一次秘密旅遊後,他發現一頂漂亮的綠帽子,早在半年前,就給他端莊地戴上了。她面對風塵僕僕、性致勃勃的他,問:「你們副總從長白山回來了嗎?」


當時他就震驚了。因為旅遊的事是行業秘密,他不曾告訴她,亦不曾告訴她與誰同行。


他反覆追問,終於知道了真相:女友早在半年前,就和他的領導好上了。那男的,是一萬惡的有婦之夫。

他被現實雷得外焦里嫩,動彈不得。後來,分了手,辭了職,關在一個小屋子裡,閉門不出,專心致志地悲痛。每天只吃半碗泡麵,睡得極少,瘦成紙片,大風來時得抱樹,暴雨來時得扶牆,一個正常成人彈彈小手指,就能完敗他。


按這個姿勢,他堅定不移地悲痛了兩個月。每天,癱在床上,看著日頭出了,日頭落了,日頭又出了,日頭又落了……正如李白所說,舉頭望明月,低頭舔舊傷。


最終,他還是結束了這段時光。


為啥結束呢?

不是他忽然智商開掛,醒悟到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偏在髮廊找;也不是他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兒子會打洞。而是,錢沒了。他不想死,從屋子裡走出來,重新工作,重新做人。


後來,我問他:「那段時間痛苦嗎?」


「痛苦得不行了。」


「為什麼那麼長時間,都不主動改變呢?」


「其實,痛苦是會讓人上癮的,和幸福一樣,也有另一種快感……」


聽了這話,當時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在我的認知里,痛苦之所以痛苦,就在於大家對這玩意兒的排斥感。NO,別過來,別過來,你得到我的心,也得不到我的人!


沒想到,還有人像享受幸福一樣,享受它。更震驚的是,當我環顧四周,發現他不是個例。


王二失業在家,他明知只要投放簡歷,就可以重新就業,但他沒有,他呆在家裡,反芻自己的無能;


張三明知拔弄傷疤會疼,還是不斷去觸碰;


李四明知男友有暴力傾向,不離開,在拳腳與威脅中度日,並且,無意識地激怒他,迎接如約而來的痛苦;


趙五生活無憂,但他最熱衷的,是祭起招魂幡,召回自己的悲慘童年;


……


傷害發生以後,它並不會徹底game over,而是被我們的記憶挽留著,存在潛意識中,尋求再表達。越深刻的傷害,駐紮越牢固,越不會被放下,重現概率越大。因為這些執念,負面情緒像鋸子一樣,反覆切割內心,讓我們痛不欲生。


這種重複製造痛苦,喚醒痛苦,並沉溺於痛苦的現象,就是對痛苦成癮。


承認吧,熊孩子們,痛苦就像黑夜女巫,既讓你恐懼,又讓你著迷。每一個人的生活里,都不能缺少它(有痛苦,才有快樂。情緒零值,就是麻木),也不可能缺少它,並且會追逐它(人類奏是這麼任性)。


什麼?what are you 說啥嘞?三八,那祝你天天痛苦,鼓得白!


別憤怒,來,姐姐給你講道理。


1,痛苦有一種見鬼的文藝氣質。


很久很久以前,我認識一個公務員,他有頭有腳有鼻子,和正常人類沒什麼不同。不過,他有一個嗜好:讓自己流淚。


閑得沒事,該哥們就會關上門,拉上窗帘,打開電腦,美美地放上幾首傷感的悲情歌曲,幹嘛呢?催淚。


公務多麼平庸,幸福多麼乏味,痛苦才是王道。簡直超凡脫俗,與眾不同,很有B格呀。


如果不是這樣,為啥傷感歌曲人人愛聽,悲劇小說人人愛讀,虐心電影人人愛看,憂傷簽名人人愛用,並且,評價說,嗯,這個,不錯哦,很有感覺。


舉個栗子。


同樣是左小詛咒的破歌,《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比之於《我也愛當代藝術》,點擊率就要高得多(雖然大多數人聽了之後想問候他母親);


同樣是莎老師的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比《威尼斯商人》受歡迎;


同樣是莫妮卡·貝魯奇的電影,她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比《黑客帝國2、3》的表演,更深得人心。


為毛?


因為有一種悲傷的氣質呀。


而悲傷,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與自省、低溫、不爭、潔凈、安靜、高貴、內涵等質素相輔相成,相親相愛。而這些質素,都是文藝的內核。


2,痛苦帶來奇妙的快感


痛苦這麼虐,我們還是趨之若鶩呢?我們是不是賤?


孩子,你啥都好,就是太誠實了。不過,沒答到點子上,扣十分。真正原因是,痛苦會刺激多巴胺,滋生快感荷爾蒙!


哺乳類腦中的邊緣系統是情感中樞,其中痛苦中樞,恰好與快感中樞為鄰。它們靠得如此之近,以至於痛苦中樞放一個大招,快感中樞就會渾身顫抖隨身受不了。


記得阿城寫過一文章,談愛情與化學,他說,女性常會在性高潮之中或之後哭泣,雄猿猴在憤怒的時候,陰莖會勃起,一個小提琴高手,凡拉憂鬱的曲子,褲檔里就會硬起來,實在尷尬。


無獨有偶,在西方,也在類似的研究。


去年,麥吉爾大學的Robert Zatorre,及其神經科學家團隊發表報告稱,令人情緒激動的音樂,可以使大腦主管愉悅和獎勵的中心,釋放出多巴胺,類似於美食、性愛和毒品的效果。音樂積極時如此,音樂極度悲傷時,也是如此。


所以,沉迷於痛苦,每天都像在SM,又有自虐般的快感,又有自艾自憐的滿足感。跟你講,老嗨了!


3,痛苦帶來自我封閉的安全感


人的內心其實一直在拒斥進步。


許多人選擇擁抱痛苦,因為幸福需要努力。而痛苦,給了我們懶惰的正當理由,不努力的心理借口。


工作無法完成,嗷嗚,因為我失戀了,這幾天很痛苦。


人際關係很失敗,因為我被人爆菊了,這幾天很痛苦。


承諾無法兌現,唉,因為我七大姑的八大姨的二大舅的侄孫的兒子的表叔的堂弟被人打死了,這幾天很痛苦。


……


痛苦成了免責的盾牌,成了困難的避風港,成了一個安全的洞穴,將你安放在其中。


它讓你自我設限,不去突破,在幽閉的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中,得到熟悉的安全感。


它讓你不用去創造,不必自我激勵和責罰,不用奮鬥,不用面對工作被評價的風險。


它讓你盯緊自己,彷彿你是世界中心。


什麼?你說你不服?不服就是不客觀。


4,痛苦會受到關心


還有人痛苦成癮,是因為痛苦是一種會帶來關心的獎勵機制。


你在朋友圈展現自己的無望,打電話給親友哭泣,在微博上曬窮,在QQ空間展現自己的崩潰。


所有這些,都是一種暗示:你希望你的痛苦,能撞疼他人的心,從而提醒他人,來安慰我吧,歐巴,阿加西,快來關心我幫助我照顧我愛我斯密達。


你看,我這麼苦逼,你怎麼能不給予我情緒上的關心?


你看,我這麼弱勢,你怎麼能不給予我一些特殊照顧?


基於人類本能的同情,你可能會得到一小丟丟收穫。但在這樣一個盛產悲劇的年代,大多數看客的同情G點,已經越來越少了。別人的痛苦,在遠方。遠方,那就是與我無關,只是一齣戲。


你創造了多少同情,也就使多少同情萎縮。


下一次痛苦來臨時,你就得加大劑量,方能收穫同等反饋。但,類似遊戲玩了幾次,你就會被歸入朋友圈的「弱者婊」行列。小主,黑名單請吧!


痛苦固然容易讓人沉溺,然而,你一定要記得,處在低谷或不和諧的亢奮中,必然會不斷自毀。


假如你想積極而陽光地生活,請先克服自己,不要貪戀生命消極的模式。這並不容易,但也不難。就像你鐵了心要羽化成蝶,一定要告誡自己:我不能貪戀毛毛蟲的狀態,這是不好的。


最後,如果你已經努力,依然無法改觀,由痛苦惡化為抑鬱症,千萬別作,趕緊來看病,我們正圍成圈圈,坐在這裡等你呢。


我們的醫院是花園,花園的病人真鮮艷,啦啦啦啦啦啦啦......


真的有普世的「美貌」嗎?
壹心理專訪丨鄒根生:憤怒,一種值得尊敬的情感
「心理學那點事」:(7)手藝人斯金納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撩的也是喜歡,最終都會變成小心翼翼,他們不是在撩,只是在小心翼翼的試探,你是否也喜歡他
要小心了,牙痛、容易受驚都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
小心身上的痣,它有可能會癌變!
小心謹慎,不會輕易愛上一個人的星座
小心,女人真的是擠一擠就會有了
很多人說它是「窮人病」,其實每個人都要小心!
頭痛也有可能攤上「大事」 小心是這些病引起的
腳上長這個的人要小心 可能是大麻煩
一個髒兮兮的流浪狗,被我撿到之後不敢看人,小心翼翼的樣子心疼
注意:突然間下巴疼,小心了,你的心臟可能遇到了大麻煩!
凡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一定是小心謹慎的
如果你喜歡的人不小心掉糞坑,撈上來需要做人工呼吸,你會怎麼辦?
不在乎你的人會隨心所欲,在乎你的人會小心翼翼
這裡的人喜歡吃土,去旅遊的人要小心了,一不小心就真吃土了!
不小心撩到喜歡的人,是什麼體驗?
小奶狗沒人要,好心人一個小心計幫忙找到好主人!
放心大膽的讓人愛,而小心謹慎的去愛人
當心,有的女人一不小心就變怨婦
小心!不要這樣混著吃,會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