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動駕駛方興未艾 引發「電車難題」倫理爭論

自動駕駛方興未艾 引發「電車難題」倫理爭論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最新一份研究表明,很多人希望在不可避免的事故即將發生時,自動駕駛汽車能讓傷亡最小化(即使犧牲掉車裡的乘客),但他們同時又表示自己不會乘坐這樣的車輛。

自動駕駛方興未艾 引發「電車難題」倫理爭論


自動駕駛方興未艾 引發「電車難題」倫理爭論



這份研究刊登在上周四的《科學》雜誌上,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和法國圖盧茲大學(Toulouse School of Economics)聯合進行。研究人員進行了六次網上調查,採訪了2000名美國群眾,詢問他們喜歡選擇功利主義模式傷害最少人(即使受傷害的人包括車上乘客)的汽車,還是喜歡保護乘客的汽車。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在傷害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他們贊成自動駕駛汽車做出最佳選擇,支持人數至上,但是他們表示自己不願乘坐這樣的車輛。這一窘境在倫理學領域稱為「電車難題」,最早由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在1967年提出。這一難題內容大致是:你在一輛失控的電車上,發現有五個人在軌道上,電車就要碾到他們,而你不可能及時停下電車,但是你拉下拉杆,就可以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另一條軌道上有一個工人,改變軌道的話,他必死無疑。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拉拉杆嗎?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人們已經對此爭論多年,但是上述研究論文的聯合作者、來自MIT的Iyad Rahwan博士表示在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前,「電車難題」從未被量化。他對《紐約時報》表示,「其中缺失的是經驗因素,是人們實際上想要什麼?」也許不出所料,人們所期望的是生存。受訪者表明他們希望其他人購買那些會在所有情況下拯救最多人的車輛,但是他們自己卻不會購買那些車輛。

自動駕駛方興未艾 引發「電車難題」倫理爭論



批評家認為這一研究可能漏掉了一點。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的Ragunathan Rajkumar 對《科學美國人》表示:「人工智慧並不具備人類擁有的認知能力。」他說自動駕駛汽車專註於在第一時間避免有害選擇情境。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主管克里斯·烏爾姆森(ChrisUrmson)也對「電車難題」的重要性低調看待。去年12月,他在馬塞諸塞州向政府部門人員表示:「這對哲學家來說是個有趣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類並不這樣做。」 他說:「人們肯定會有反應,也許是回顧過去能讓他們引以為豪的那種,抑或只是下意識的的那種。」


不過,研究論文的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不僅從道德倫理角度看充滿趣味,而且會對汽車製造商、立法者、消費者處理自動駕駛汽車和法規方面產生實際影響。他們提出了若干假設的法律問題,其中一個是這樣的:如果汽車製造商提供不同版本的道德演算法,而某一顧客有意選擇了其中一款,那麼他/她是否應該為演算法做出的決定造成的不利後果負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血汽車 的精彩文章:

TAG:熱血汽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宣布研究傳統能源車停產時間引發全球業界震動,電動車推廣究竟哪家強?
具惠善李敏鎬合作電視劇 各自發展引發熱論
騎自行車真的會引發睾丸癌嗎?
朴明秀使用非法音源表演引發爭議 親自發文道歉
愛發自拍容易引發爭吵?
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解禁引發爭議
動畫角色喝酒廣告被禁引發爭議
知道┋人類活動會引發地震嗎?
摩擦發電機引發能源革命?
職場問題引發心理問題
深圳灣公園「單車禁令」引發爭議 管理「一刀切」?
英國旅客摔移動電源引發小爆炸 飛機攜帶充電寶注意事項
讓人無法相信自己眼睛的「爆肌柴犬」引發熱論,網友「誰敢跟說他沒繫安全帶?」
朴明秀因為錯誤使用非法音源引發爭議 本人道歉
爆肌柴犬引發熱論,誰敢跟說它沒系安全帶?
方舟子引發爭論之我見
一輛自行車引發的趣事
解放軍一舉動——引發引發美俄瞠目結舌,西方高呼不可能!
醫療機構用狗做實驗,動保組織強烈抗議,引發兩方口水戰,你支持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