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吃土的習慣在一些地方還非常普遍,他們將其視為飲食失調,但為什麼人們要吃那些骯髒的土呢?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專家塞拉·楊(Sera Young)發現,食用泥土的歷史已經很久了。楊花了近二十年試圖搞清這種行為,她全面研究分析了近5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歷史和當代的記錄,她和她的同事們記錄了這種奇怪的飲食習慣在全球流行的情況。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阿根廷、伊朗和納米比亞等國家都被報告出現過此類情況,通過對這種趨勢做出分析可以發現,這種情況似乎在熱帶地區更容易發生,尤其是兩組人:兒童和孕婦。當然,其它地區較低的報告率可能是由於一些由文化禁忌產生的漏報。「有很多對這些不能食用的東西產生食慾的例子,他們甚至就發生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楊還引用了一個紐約的案例。她聽說過一個著名的歌劇歌手,她的黑暗秘密就是在懷孕期間想吃泥土的慾望。楊在坦尚尼亞的農村進行田野調查時就對這種奇怪習慣感興趣。「我對缺鐵性貧血的孕婦進行採訪的時候,我坐在這個女人房間的地板上,當我問她懷孕期間她喜歡吃什麼時她竟然這麼回答:『一天至少有兩次,我從我家房子的牆上摳下泥土吃掉。』」楊的震驚不難想像,「吃泥土這種事簡直違背了我們之前全部的想像。」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現代醫學將這種奇怪的食土癖視為病態,將其列為一種形式的異食癖,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常歸因於那些泥土中含有的玻璃或漂白劑等有害物質。


然而,顯然在喀麥隆的諸多實驗不會有這些禁忌。楊在肯亞的工作中有了新發現:她能購買到不同口味的泥土,包括黑胡椒和小豆蔻味兒的。在美國,喬治亞州以白土的質量聞名(他們甚至為此專門建立一個網站)。這些裝著泥土的小包上標記著這樣的話:「新奇物品:不得用於人類食用」然而每個人都知道它們的真實用途。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另一個喀麥隆學生莫尼克(Monique)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簡單的慾望是其中之一,或者是為了治療噁心和胃痛,黏土可以用來平復胃部疼痛。」


事實上,有三個關鍵點能解釋為什麼人們會吃泥土。莫尼克的回答正好涉及其中的一種。並不是所有的灰塵都是一樣的。高嶺土屬於一種特定的粘土礦物,當人們想常一口泥土時,它似乎是最受歡迎的。


粘土很擅長附著東西,正如莫尼克所說的它能緩解胃疼痛,而且還能防止有害毒素和病原體進入消化系統。


對實驗用老鼠和猴子的觀察表明,其他動物可能也會吞下非食品物質來對抗毒藥,或者將他們與各種傳統食品混合在一起,讓它美味一點。舉個例子,一般來說,橡子並不是一種適宜入口的食物,但是,加利福尼亞州和撒丁島的傳統麵包中,會在磨碎的橡子中加入粘土,以降低其中的鞣酸帶給人們的那種令人不快的感覺。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但人們有一種將懷孕時期的慾望賦予特殊意義的傾向。「女性認為懷孕是一個放縱的機會,」美國奧爾巴尼大學的心理學助理教授朱莉婭·霍恩(Julia Hormes)表示,「有很多所謂的神話:吃大補小,孕婦想吃什麼是因為胎兒需要。但是真的沒有什麼科學證據支持這些想法。」霍恩說這些想法更可能是文化的影響,而非生物學。如果周圍有文化信仰是吃泥土的,那麼喀麥隆婦女對泥土的可能可能和在歐洲或北美的女性對巧克力或冰淇淋的渴望一樣。不過並不是某人渴望什麼東西,就意味著它是好的。


食土癖有時很容易被忽視,它總被視為孩子們常見的壞習慣,一種古怪的懷孕時期的渴望,或是遙遠國度上的一種奇異的行為。但這些看法都沒有真正做到公正。而且,這些特徵可能會讓人們與那些很難解釋自己那「非自然」的慾望的人們更疏遠。完全理解這一現象,了解其影響是積極,消極還是兩者微妙的組合,研究人員需要進行一系列在種種假說驅動下的測試,還要考慮到生物醫學和文化因素。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所以食用泥土到底有沒有好處?


《科學美國人》上的一篇文章《想嘗嘗泥土嗎?——新發現表明攝入土壤是一種自適應,不一定是病症》中提到,在2009年的秋天,塔夫茨大學的一群生物學學生坐在一起吃了一些泥土。這種不同尋常的味道測試是達爾文醫學課教的一部分,而吃泥土(特別是粘土狀的土壤)的實踐,其實是動物和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做的。在精神病醫生的標準參考指南,第四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里有個分類叫食土癖亞型異食癖,指一個人飲食失調,吃非食用的東西,如煙灰和油漆晶元等。但隨著對動物和人類文化的研究表明,食土癖不一定是一種異常,而是人或動物自適應的需要,泥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礦物質,並且能阻隔一些毒素。如果許多不同物種和文化都展示了這種相同的行為,那麼它可能是有益的。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但人為什麼會吃土呢?常見的解釋是土壤中含有礦物質,如鈣、鈉、鐵、這是支持能源生產和其他重要生物過程的必備物質。而且動物對這些礦物質的需求會隨著季節的變化、年齡的增長和整體健康水平的變化而改變。非洲生活的人類可能經常缺乏鈣。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食土癖與懷孕有關:隨著胎兒骨骼的發展母親需要額外的鈣補充身體。不過楊在和同事們的調查中發現其實在許多情況下,泥土會干擾食物消化的過程,有時會導致營養缺乏。


所以吃土可能是為了解毒?


帶負電荷的粘土分子很容易與帶正電的毒素結合。比如孕婦也可能是因這種排毒屬性而吃泥土。在美國南部撒哈拉以南國家,有報告稱,懷孕的女性靠著食用泥土來緩解孕期的噁心和嘔吐。而這種嘔吐可能是因為「害喜毒素」,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害喜毒素會傷害胎兒的母親。也許食土癖和晨吐能共同保護胎兒發育,因為粘土可以黏著細菌和病毒。

吃土不是病,深度解剖實為補鈣



(不知道為啥,寫著寫著,我好想吃點土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貨筆記 的精彩文章:

揭秘人類科學上製造的「科學怪物」
可憐小貓被人插入43根鐵針,吐血生命垂危!
揭秘:活牛掏胃究竟是怎麼回事?
奸商用腐爛鴨肉豬肉冒充羊肉,吃火鍋需謹慎

TAG:吃貨筆記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是一名活體解剖官,解剖的卻不是動物
深度解剖《深夜食堂2》重要的不是吃什麼,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吃
聽得見動物嚎叫的解剖實驗室,現場慘不忍睹
看懂甲狀腺解剖,再看超聲就不難!
做好這些可緩解剖腹產後的疼痛!
最全面實用的盆腔解剖基礎,值得收藏!
全身肌肉解剖圖,看完讓你更容易找到肌肉發力的感覺
這樣上解剖課有趣多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暈血了!
他們解剖胖子遺體拍成紀錄片,看完不敢不減肥了!
如此詳細的幾何體解剖,讓你輕鬆搞定它!
印度河中漂浮著一不明物,居民打撈解剖發現可怕真相
人體解剖速記口訣,太實用了,後悔沒早看到!
解剖「無川不成軍」:貨真價實,並非誇張
解剖木瓜是否真的能丰胸?
深度解剖《深夜食堂2》這裡面有多少內涵,只有你翻開看了才能體會
海邊發現一死掉的鯊魚,以為是擱淺,解剖後沒想到真相令人心酸!
人體解剖-骨骼,肌肉很全面的套圖。覺得不錯推薦給大家
肌肉的深度拉伸解剖圖
在你的內心深處,是不是藏著一位處女座的解剖狂,強迫症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