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游紀」 傅吉鴻山水畫工作室寫生作品展揭幕
「滇游紀」——傅吉鴻山水畫工作室寫生作品展藝術沙龍現場
2016年6月29日,由重慶市中國畫學會、重慶市北碚區文化委員會、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共同主辦、北碚區美術館承辦的傅吉鴻「『滇游紀』——傅吉鴻山水畫工作室寫生作品展」在重慶市北碚區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展出了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重慶市中國畫學會秘書長、山水畫碩士生導師傅吉鴻及其六位研究生在今年1月至雲南寫生的山水畫作品。
本次藝術沙龍活動由北碚區美術館負責人劉成侃擔任主持,也是北碚區美術館繼「圖說北碚——李勇生寫生作品展」後的第二場學術性展覽。以雅集、品鑒為主旨,以西南地區的山水為題材,既有清雅淡遠的淺絳山水,又有意境深遠的水墨作品,共展出傅吉鴻師生作品75幅,體現了傅吉鴻山水畫工作室的學術傳承。
傅吉鴻 《雜樹浮青》
參加此次藝術沙龍的嘉賓有重慶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鄧建強、北碚區政協副主席黃成萬、北碚區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曾毅、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曙光、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傅吉鴻等十餘人,此外,還包括參與本次展覽的張楊、王馨、陳紹陽、陳柳卉、周詩瑩、周林峰六位學生。
活動開始,傅吉鴻講述了在雲南元陽、建水、昆明寫生的基本情況,他表示相較於元陽單調重複的梯田,建水原汁原味的古城和昆明洞狹壑深更適合山水寫生。本次的寫生作品展也延續了傅吉鴻一貫的主張,試圖以樸實的情感和筆墨表達方式還原當地的自然景觀和風土風貌,同時藝術作品中保持對「文氣」的追求。
傅吉鴻《鄉會橋》
在此後的交流中,在場嘉賓主要借本次山水畫作品展探討了中國畫中的「師承關係」。重慶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鄧建強認為,本次展覽中六位研究生的作品擺脫了以往研究生繪畫作品在藝術語言表達上的不成熟,而這得益於他們在學院學習中對導師的藝術思想和風格的熟悉與把握。北碚區政協副主席黃成萬表示,他們在傳承了老師傅吉鴻的理念與技法的同時,也體現了各自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突破了自我的思想束縛。傅吉鴻的同事李月林認為中國畫必須站在一定的基礎之上,本次的展覽承襲了其一貫的教學思想,而這種在研究生階段將導師的基本技法、教學理念、審美指向等意識傳達給學生是一種非常普遍而合理的現象,而學生應該在導師的指導下超越導師。
陳紹陽《龍門》
王馨《趁春濃》
此外,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曙光從「治學」和「教學」兩個方面闡釋了傅吉鴻在本次展覽中表現出的傳統底蘊與現代水墨相結合的審美,將寫生作品經過鮮活得處理上升到藝術創作的高度,並指出藝術離開生活是蒼白的,生活需要藝術的打磨。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陳剛肯定了傅吉鴻作品中流露出的恬靜與淡泊,他指出傅吉鴻通過藝術創作在社會中傳播了自己的思想,本次展覽的多方關注也表現出當下藝術創作、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繫愈加頻繁。
佛家說:「心能轉物,即同如來。」王微也曾在《敘畫》中寫道「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本次寫生作品展,正是中國畫特有方式的跡化呈現,畫中游離於物鏡之外的豐富筆墨,成為使作品具有更深層內涵的實際向度。
「滇游紀」——傅吉鴻山水畫工作室寫生作品展現場
據悉,本展將持續到8月29日。






TAG:雅昌藝術網 |
※禪心造境——閻義春山水畫作品展
※唐岱山水畫作品
※鍾靈毓秀 康家憲山水畫作品展
※異色空——劉寧山水畫作品展
※黃秋園先生山水畫作品欣賞
※吳伯滔山水畫作品
※潘思牧山水畫作品
※吳琴木山水畫作品
※黃鼎山水畫作品
※胡鐵梅山水畫作品
※林紓山水畫作品欣賞
※宋文治 山水畫作品欣賞
※陳定山山水畫作品
※倪瓚山水畫作品欣賞
※盒中山水作品展
※第三屆工筆山水畫展作品
※唐寅山水畫作品欣賞
※溥伒山水畫 作品欣賞
※梅墨生山水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