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戴耳機聽歌嗎?
一則新聞報道稱,煙台一名高中生半年來耳朵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癥狀,由於睡一覺後癥狀得以減輕,所以耳部問題未能引起該患者的重視,直到耳朵出現持續性耳鳴、耳悶等情況嚴重影響生活時,患者才意識到就醫,經醫生診斷為"神經性耳鳴",原因是該患者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導致聽力損傷。
28歲的長春市民王女士是一個音樂「發燒友」,她習慣每天戴著耳機聽各種各樣的音樂,同時還要將耳機的音量開得很大。
然而在今年2月開始,她的左耳出現「嗡嗡響」的情況,不過王女士並沒有在意而是繼續聽音樂。今年3月初,她突然發現左耳「失聰」,經過檢查發現是患上了突發性耳聾。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戴耳機聽歌嗎?「像王女士這種情況的突發性耳聾其實很好解釋,因為她總用耳機聽音樂,每天聽的時間過長,音量也過大,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癥狀。」醫生說。目前患有聽力障礙的患者越來越多,其中中青年人群佔有很大比重。
「現在聲音污染非常嚴重,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 聽力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同時要保持好充足的睡眠。因為長期睡眠不足,易使血管處於緊張狀態,結果內耳供血不足,極易發生耳鳴或突發性耳聾。」醫生說。
「長時間使用耳機的確會對聽力造成一些影響,另外,我們也並不推薦市民長期使用耳機」,中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原告訴記者,長期使用耳機,接觸聲音的刺激後,可能會導致漸進性的聽力下降。
另外,長期使用耳機對聽力可能造成的損傷也與人們使用耳機時間的長短及聲音的強度有關。以MP3為例,其音量最高可以達到120分貝左右。一般來說,超過80-90分貝的聲音就會對人體聽力造成損傷。
如果人們在使用耳機時,將音量調得較高,並且連續長時間使用,往往會引起聽覺疲勞,有可能會加速內耳毛細胞功能下降,從而導致聽力下降。內耳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如果在聽力嚴重受損時進行治療,則錯過了受損早期的治療時機。因為後期發現對於治療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長時間戴耳機為什麼會導致耳鳴?
由於戴耳機時,外耳道口被耳機緊緊堵塞住,耳機的音頻聲壓直接作用於鼓膜,強烈刺激人體的耳蝸器官,即使音量不大,聲音長時間刺激耳部,也會導致內耳細胞組織代謝紊亂和供血、供氧不足,使末梢感受器受損,繼而出現神經性耳鳴、耳痛、聽力減退等癥狀。
怎樣戴耳機才能有效防止耳鳴?
1、音量音頻調至4000赫茲以下。
2、每次使用耳機不宜超過1小時,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4小時;未成年人每天使用不超過1-2小時。
3、選擇頭戴式耳機,其接觸面積大,避免堵塞外耳道口,對耳蝸內部壓強相比入耳式耳機較小。
4、選擇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耳機,在噪音下使用耳機對耳朵的損傷是最大的,噪音中,人們會有意識地將音量放大,使聽力受損。
長時間戴耳機造成耳鳴怎麼治療?
1、按壓法:
將口張開,在耳屏前能摸到一個凹陷處,用手指在這凹陷處按壓兩到三分鐘;然後用手掌心在耳道口連續做一壓一鬆動作三分鐘,每日三次。
該方法能夠有效改善耳內循環,促進聽覺功能恢復。
2、食療法:
a.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可以提高耳部的供血供氧能力,讓耳部有充足的養分來保護聽覺功能;
b.多吃豆製品,大豆中的鈣能改善耳細胞組織代謝情況,改善耳鳴、耳聾的癥狀;
c.常吃活血類食物,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粘稠度,有利於保持耳部血小管正常循環,如韭菜、黑木耳等。
3、藥物治療法:可服用耳鳴抑製藥、血管擴張葯、鈣離子拮抗劑、減輕耳鳴影響類藥物和神經營養藥物等改善癥狀。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敢蹺二郎腿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敢墮胎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敢翹二郎腿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想要放棄自己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感覺你真的會做仰卧起坐嗎?
※女人為什麼一定要戴耳環,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敢說螺栓不重要?
※你的手機還在發燙?只怪沒看這篇文章!
※訓練沒有感覺,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據說,這篇文章只有老師能看得懂,你信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會對壽眉「梗梗於懷」嗎?
※何為「熊貓血」?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紅色怎麼搭?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知道了
※聽說你老是瘦不下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怎麼瘦了!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覺得婚檢可做可不做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相信一見鍾情嗎
※這篇文章里有你!還不趕緊看看
※看了這篇文章,你上廁所時還敢玩手機嗎?
※為什麼你的艾灸效果沒有別人好?推薦你看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