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謝謝喜歡我的麵包~我的麵包說很開心呢!~

日本雖然不是麵包的發源國家,但是多仰仗了其國民性格裡面變態到極致的調性,日式麵包順理成章在世界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真的很喜歡把別人的好學問學精了,模仿以上又加入自己的元素,日積月累突然!!!!!!斗轉星移成為另一門有生命的學問。


圖文略長,建議在有 wifi 的情況下觀看。


歐式麵包

歐式麵包的歷史我這裡簡短說一下:


1


小麥和麵包最早要追溯到西亞,公元前 8000~7000 年左右,肥沃的伊朗西南部到 Anatolia 高原到黎巴嫩山麓集結的地域,開始種植小麥。不僅是小麥,大麥和黑麥也是在這一區域發源,一開始只是採集野生的麥種,後來漸漸進入栽培,不斷孕育,到了公元前 6500 年,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栽培技術。但當時,還沒有做麵包的技術,小麥拿下來就直接做得類似像粥一樣食用。


2


小麥文化在傳入古埃及的進程中,發酵麵包的文化也隨之傳播,偶然將小麥粉捏成麵糰,在炎熱的氣候里發酵,形成野生酵母,簡直像個奇蹟。麵包漸漸成為古埃及人日常食用,饋贈親友,交換勞動力的一種必需品。

3


接著麵包繼續傳播,傳到了希臘,在古老的文獻上,麵包有兩種製作方法,原料在小麥以外,還增加了大麥,燕麥,黍米等,輔料也多了蜂蜜,奶油,雞蛋,橄欖油,乾果等東西。此時的烤窯也經過改進,這個階段開始出現了專職做麵包的人。


多虧了青銅器的出現,搗麵粉的臼,用牛犁地的鋤子也漸漸普及,讓人從做麵包這種重體力中解放出來。


4


到公元前 300 年,羅馬人開始僱傭希臘的麵包職人為他們做麵包,單單羅馬市內就出現了 254 間麵包房,還有麵包學校和國營麵包工廠,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麵包成為一般市民也能獲得的主食,然後經歷了羅馬的侵略文化,將麵包向西歐拓展開去。

借著歷史和當地環境可以種植的農作物等原因,麵包的技術不斷進步,各地也有了比較明顯地域性的區別。


「那各地的麵包有什麼特徵呢?」


法國-- 法棍baguette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圖上 baguette 和 batard 都有,更規範的baguette大概長 55cm,直徑 7cm,麵糰 350g,烤好後 260g,割包在 7~9 個不等,後期發展的各種不同模樣的法棍也有 5 個割包,batard 的割包只有 3 個,分量其實沒有什麼區別,主要是麵糰整形的粗細。法棍知識很多很多這裡不細展開。】


在法國是一般家庭選擇最多的一款麵包,形狀細長,皮的部分較多,內部有不規則的氣孔,比看起來的分量輕很多。


因為原材料簡單,吃口純粹,很適合搭配各種菜肴,作為主食存在。


法國比較代表性的麵包還有:croissant champignon pain de campagne 等等。有關可頌可以移步:一個好吃的牛角包是怎樣的?你吃過最好吃的牛角包是? - SansanL 的回答


champignon 用的也是法式麵糰,形狀大概是這個樣子。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pain de campagne 就是大家熟知的鄉村麵包啦~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在法國很多星級餐廳,比起法棍,餐桌麵包更多使用此類素樸百搭的麵包。


德國-- 紐結餅 brezel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主要的原料是小麥粉,會混入 5%左右的黑麥粉等,麵包表面為了有明媚發亮的顏色,在德國,需要將麵糰放入苛性鹼的水裡進行浸泡再烤制。紐結餅獨特的形狀,讓他成為德國麵包房裡的標誌,口感較硬,組織較緊實,上面的粗鹽也為他增加了風味,它既可以成為早餐主食,也是下德國啤酒的好伴侶。此外,黑麥系列的麵包也是德國麵包的傳統。在嚴寒的德意志北部,種植黑麥比小麥容易得多,另外,為了禦寒,經常吃油膩食物的德意志人民,也需要有一些酸味的主食來綜合,這決定了黑麥麵包的地位。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義大利-- 夏巴塔 ciabatta


夏巴塔有拖鞋啊鞋墊等等的意思,所以形狀比較扁平,現在這款主食麵包在歐洲各國也非常的流行,是義大利北部原產的麵包。


夏巴塔包裹大量氣泡的面心和薄薄的表皮,富有咀嚼感,搭配食材做成三明治再合適不過。與大量使用橄欖油的義大利料理十分契合。因為是一款食用時再次烤製為前提的麵包,所以一般烤得較淺,表皮的顏色也比較淡。可以完全品嘗到麵包中的水分。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英國 -- 英式吐司 english bread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因為用了 100%強力粉,所以跟我們想像中的吐司有點不同,是典型的英式餐桌麵包,英國流派的吐司吃法,一般是 7~8mm 的薄切,口感輕盈,微微烤一下兩面,配上紅茶,以及最經典的 B.L.T(培根,捲心菜,番茄)就是很常見的英式三明治了。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另外,腐國還有經典的無發酵麵包,司康 scone。抹上果醬,夾上 cheese 都非常合拍。


英式的早餐,下午茶都有它的身影,它的好壞,是決定一頓經典下午茶的重要依據~


我這裡突出介紹了幾款大家心目中比較歐式的麵包,其實還有芬蘭,瑞典等等很多具有國家特色的麵包,他們的樣式和口感之特別,不僅僅是一句歐式麵包就能囊括的。這裡不一一例舉了,雖然歐洲也有很多進階的花式麵包的樣式,但麵包製作的主流還是偏向簡樸簡單,硬朗,口感較為紮實,更能凸顯小麥或者其他原材料本身風味的麵包。有著獨一無二的主食地位,其更追求與各種食材,菜肴,飲料,酒類的搭配。


日式麵包


多虧了日本的職人們,日本烘焙多次在國際大賽上拔得頭籌,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很驚人的高度。但他們還是沒有停滯的在學習歐洲的本源,不斷的去法國等麵包技術大國深造。麵包在日本存在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長,但日本人的味蕾也基本被各種國別麵包同化,所以不管什麼類型的麵包,都能在日本有其市場。


日本麵包的歷史


日本的小麥文化,是從中國傳來的,大概在公元前 200 年左右的彌生時代,引進了中國自古有之的麵食蒸點文化,隨著小麥的傳入,剛開始採用的烹飪調理方式並不是西域的烤制,而是蒸煮。日本人對小麥的處理,也是讓麵糰自然發酵,然後蒸熟,這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饅頭之類的食品。


到了 16 世紀,發酵烤制麵包以及技術,隨著傳教士到了日本。江戶時代的鎖國令,抑制了一陣麵包的發展,但麵食上的發展,卻沒有讓中國式肉包佔主流,有人分析,日本人口味比較清淡,比較油的肉包可能很難獲得垂青(此處不知說啥好)。到了江戶時代末期,麵包成為了和西方侵略軍對抗的將士們的口糧,因為烤制後水分少,易於攜帶,便漸漸傳播開了。


到了明知時代,日本人才真正開始接納和學習麵包,以橫濱為起點,開始慢慢分布各色西洋麵包房。在製作法式的英式的麵包基礎上,日本人也開始開發符合自己口味的麵包。大家都知道,帶領日本麵包走向新紀元的,就是那時候發明的酒種紅豆麵包,發酵香味中包含了日本酒的香氣,還有日本人最喜歡的紅豆餡兒。它實在太日本太日本,好像出生臉上就刻著日本兩個字。


紅豆麵包的成功,激勵了更多麵包有識之士,開發了奶油麵包,果醬麵包等等一系列日式麵包的親兒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麵包界又迎來了一波小高潮,這就是,美國送來的大量小麥粉。戰後窮啊,學校就提供了小麥粉做的簡單麵包棒。影響了整整一代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接下來就是不出所料的開工廠,量產出了非常美式鬆軟白皙的麵包。至此,麵包已經取得了僅次於米飯的主要地位。昭和 45 年,麵包店鋪和工廠激增,為今天的專業烘焙大國奠定了技術和生產基礎。地域間的融合加大了,越來越多的新口味出現在了日本。現在的日式麵包,超脫了主食的存在,它可以是一頓飯,一份零食,在人們生活中佔了非常大的比重。


下面介紹幾款很傳統的日本麵包。


日本 -- 紅豆包あんぱん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剛剛也介紹過了,它擁有酒種的發酵香和紅豆的甘甜,讓它跟抹茶,日本茶,紅茶,牛奶等非常合拍。它是麵包文化滲透到日本的功臣。


日本 -- 角食吐司角食パン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跟英式吐司不同,它口感非常鬆軟,製作的時候,可以說結合了歷史上中國蒸點的製作的技藝,在模具蓋上烤制時,有些會打上蒸汽,使得麵包整體的口感更濕潤,烤出來有明顯的發酵味道。外皮金黃,有適度的彈力,均一的光澤,內部有明快的色調,觸感柔軟。


它跟炸物,雞蛋,果醬,黃油特別搭配。


在角食的基礎上,日本人還開發了很多不同的吐司品種,但都有非常明顯的日式吐司痕迹。製作方式上,可以參考我的一個答案


哪個牌子的切片麵包最好吃? - SansanL 的回答


【製パン工程】麵包麵糰的和面作業與判斷教學 - Painsan?麺包少女 - 知乎專欄


在日本,鬆軟的吐司賣得好壞與否,是堅定這個麵包房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吐司一直努力維持著主食麵包的地位。


日本 -- 咖喱麵包カレーパン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咖喱麵包的基礎形狀為梭子形。一般為裹好麵包粉炸後食用,是點心麵包的一款經典代表。內部包入的咖喱材料根據各地各店鋪,會有所不同,有的會辣一些,有的會甜一些。昭和 2 年,東京的名花堂,以沾上麵包糠做炸物麵包為發想,開創了這款做法的先河。


日本 -- 奶油麵包クリームパン


跟紅豆麵包基本用的是同一款鬆軟的點心麵糰。內陷包入卡斯達醬,或者鮮奶油,風味有所差別。形狀有點像棒球手套,整橢圓形後切開三刀。明治 30 年代後半期,新宿中村屋的始祖相馬氏被一種奶油泡芙的味道所感動,開始用奶油製作麵包。他使用了牛奶,雞蛋等營養豐富的副原料,綜合考慮了營養價值和口味,使奶油麵包成為日本定番麵包。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日本 -- 麵包棒コッペパン


這款麵包棒始於昭和 10 年,作為當年學校提供的伙食,特地做成一頓飯可以食用的大小,因為是為學齡兒童提供,考慮了兒童的年齡相對應需要的營養量,攝取量而設計,是一款頗具日本時代背景的麵包,戰後糧食不足時,那個年代的兒童大都吃這款麵包長大,所以到了現在,反而成為日本人難以割捨的一款經典。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除了以上的幾款麵包,日式麵包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將麵包與日系的家常菜做結合,自成一菜,可以單獨食用。其中會用到非常日本傳統的食材或者菜品。而不是將麵包單純作為搭配菜品的一款主食。


日式家常菜麵包惣菜ぱん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可樂餅麵包(コロッケパン)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香腸麵包(ウィンナーパン)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明太子麵包(明太子パン)


這邊還要隆重補充一下,炒麵麵包,炒蕎麥麵麵包,炒意麵麵包....


以日本人吃米飯配拉麵,或者吃烏冬配飯,甚至米飯配意麵這種主食配主食的尿性,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是餓傻過……貼一張以前店裡做的意麵麵包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發展至今,日本人對食材和麵包的整合已經發揮到極致。已經形成了代表日本麵包的風物詩。台灣在學習其技術後,也漸漸把麵包房開成如下的樣子。


一般去日本的麵包房,會是下面的樣子,你會被各種花樣麵包弄花雙眼。


他們不僅把家常菜和麵包做結合,還把麵包當做甜品在製作。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根據季節的不同,還會有不同的食材開發。雖然歐式麵包,日本職人也做得非常好,但自己本土開發的麵包已經被日本人玩得「面目全非」,麵包們要是有腿,走回歐洲,他們的祖先肯定會說一句:你變成介樣,真是娘都不認識了……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除此以外,他們也熱衷開發角色麵包,cos 任何他們想 cos 的東西。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在原材料的變幻上,他們除了用小麥,還考慮了地域的飲食習慣,用亞洲人的主食大米和麵包做結合,開發出了米粉麵包(お米パン,這是我的最愛啊!!


與小麥麵包不同,糯糯飽足的口感,米香十足。簡直是亞洲人的福音。

一個鬆軟,一個緊實,它們的區別就有這麼大



感覺栗子再舉下去,我今天手會斷掉……(是該結尾了)


說了那麼多,但其實直觀看了那麼多種類的麵包,簡單來說,歐式麵包更注重突出原材料,特別是小麥的風味,在配方里,雞蛋,牛奶,黃油,並不是佔有太重的比例,有時候甚至是不用。他們更適合作為一款搭配各色美好料理的主食,成為餐桌最重要的配角,口感更偏有嚼勁,食用後更具回味和飽足感。


而日系麵包呢,在源頭上結合了中國的蒸煮元素,在起步發展階段,因為深刻的歷史原因,更是受美國麵包以及快餐文化影響,經典或者常見的幾款基礎麵包,都有不經意透出美國風格,比如麵包棒之於熱狗面胚,角食之於 pullman,等等。然而,日本烘焙人在技藝深造上有傾向於歐洲學藝的習慣和欲求,畢竟想要不斷進步,接觸更本源的技藝,借鑒歷史更悠久的文明,是職人天性。


產品上漸漸形成既有符合亞洲人主食要求的鬆軟麵包,也有更偏向獨立食用的場景。在主食的基礎上,也兼顧了甜品,點心,零食,或者代餐的一個角色。麵糰跟副原料的比重相當,甚至有時候,只是作為某種食材的陪襯出現,口感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域的差別習慣,變得比較軟糯可口。鬆軟,輕盈,空氣感是它經常會有的特色。


飲食的歷史不斷在發展,技術和文化也不斷在交融,感覺未來所謂的歐式,日式,中式,也許界限也不會那麼分明。眾口難調,大家其實吃得開心就好啦!


最後,認真看著你們眼睛說一句:未經本人允許,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隱形眼鏡要怎麼選,網店裡的那麼便宜真的靠譜嗎?
看起來意思差不多的三個詞語,搞清楚了能懂好多社會新聞
別為火車擔心,它們能用各種方法通過交叉的鐵路
這樣的兒歌還能唱多久?
怎樣獨立建造一座小木屋?
您可能感興趣

都是熊孩子!這就是區別:一個靠自己,一個這德行,不怕挨揍?
一個人是否大氣,就看這四點
兩個媽媽,一個順產,一個剖腹產,產後區別太大
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就看這一點
這不是一個掃把,這是一隻比你有錢一億倍的狗狗
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喜歡你,就看這一點
這隻狗狗有一個怪癖,只要它一坐下就會讓人捧腹大笑
每一個強大孩子的背後,都有一位強大的母親
要摧毀一個男人,這一點就夠了
一個愛好攝影,一個樂於流浪,就這麼一人一狗的旅行
一個家,一個窩,一碗粥,無論平窮富貴,都一樣跟隨
聽說,每一個有故事的城市,都必須有一個逼格爆棚的藝術街區
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有一個與你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一個億太多了?那先實現一個這樣一個小目標,比方說……
養一隻哈士奇你就擁有了一個活寶,也擁有了一個麻煩
這個菜一斤不到兩塊錢,一個能炒一大盤,營養很豐富
這些大象被挖掉了半個臉,只有這一個原因!殘酷的讓人難受
圖解:我每天都會做同樣的夢,有一個人在挖著一個很大很大的坑……
我們要的愛情,一個你,一顆心,一心一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