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錢幣收藏初入門者買兩種錢幣需要小心,第一是小心古錢幣,第二是小心初期機制貴金屬幣。剛入門者收藏知識欠缺,對幣的感覺不強,對錢幣的鑒別能力不強。所以對這兩種錢幣應該謹慎小心。古錢幣一直是泉友們的喜愛,收藏的熱點,市場看好,但錢幣的製作工藝簡單,造假容易,因此成為錢幣制假牟利的對象。當今收藏市場中仿造的錢幣非常多,而且制假技術相當高超,有的就連專家都很難鑒別。這些制假者經常根據市場需求,可以在一天之內就能仿製出假幣。而且他們採用原古時代的殘錢做原料來鑄造假幣,然後仿古作舊,這大大的增加了鑒定的難度。
花錢種類繁多,其中雲貴爐花錢風格粗放,個性率真,但多數藏家對粗放之美、率真之美的認識還相當不足,因此,目光多局限於蘇爐和川爐工藝的如銅版畫般精緻的花錢,但往往一絲不苟的略顯呆板。粗線條勾勒的,多重神韻不重細節,隨意揮灑,一氣呵成,但卻不被市場認可。
目前,花錢收藏的主流是吉語花錢,較冷僻的宗教類花錢重視程度不足。只因宗教似蒙著一層神秘面紗,多數收藏者不願感悟宗教的文化和魅力,這是「山鬼無精品」這類現象的根本原因。
花錢收藏,重視天圓地方的正統之美,而輕視異形之美。如掛牌類花錢能表達其它花錢所表達的一切主題,還可用掛部分更多地展現文字或者圖案。掛部分的形制、線條、文字等信息可以作為判斷爐別的重要依據,但多數藏家僅因其形狀便否定了其價值。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俗稱「孫小頭」,是在民國成立時鑄造的銀幣。孫中山中華民國紀念幣版本很多,又分地方辦與中央版。隨著錢幣收藏的熱潮,很多人找到我問我「孫中山紀念幣」多少錢,在交談中我發現,很多的普通版銀幣卻被當做至寶一般。這讓我非常的驚訝,大家都知道「孫小頭」,但您知道「孫小頭」有多少個版本嗎?下面給大家簡單的介紹幾個版本孫中山紀念幣。
下五星:左右下方分別列五角星,故稱五角星版。英文字母沒有錯版。袁世凱上任總統後,該幣停鑄,失眠流動不多,比較珍貴。
上五角星:背面上方各有一個五角星。辨別上下五角星是否普通版該刻,可以通過頭髮是否精刻,麥穗葉子長短不同來辨別。
普通版:六角星,分圓字出頭,圓字不出頭兩個版本。
三花版:三花是指正麵糰邊緣左右兩邊的長枝花梢。又分左右三花兩個版本。
單日開,雙日開:這個版本是比較少的一個版本。右邊花枝長於左邊。
日字花:左右花枝的三根豎枝和兩根橫條組成倒的「日"字。
點草版:分為兩個版本,中央版與海南版。
中央版的相對來說就要少了,花頂」點草「,背圓出頭,被英文R對應內齒相連。
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版本,民間統計已知的版本多達165種,估計全國現存的版本總量不會超過200種。
銀幣主角之大清銀幣
隨著近期年古幣行情的持續升溫,大清銀幣也受到了廣大收藏者的熱愛。其中部分藏家比較看好大尾龍。當年北京保利秋拍拍了一枚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大尾龍一位新加坡的錢幣收藏家以729萬的價格買到手。隨後掀起了一場銀幣大風波。當然其他版別也不是說就沒有價值,只是相比之下,這枚大尾龍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0%-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庫平七錢二分」,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隨著近期年古幣行情的持續升溫,大清銀幣也受到了廣大收藏者的熱愛。其中部分藏家比較看好大尾龍。當年北京保利秋拍拍了一枚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大尾龍一位新加坡的錢幣收藏家以729萬的價格買到手。隨後掀起了一場銀幣大風波。當然其他版別也不是說就沒有價值,只是相比之下,這枚大尾龍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0%-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庫平七錢二分」,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以下是光緒元寶市場行情:
藏友們對銀幣的青睞主要歸因於以下三點:
一是製作精美,觀賞性強;
二是品種紛繁,選擇餘地大;
三是歷史時間短,容易入手,再加上製作量少,而清末以後戰亂頻頻,使銀幣的損耗極大
三點對於收藏者來說,就具備了長期投資的可能性。因為銀元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同時,銀幣製作量比古錢和民國紙幣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國戰亂連連等因素,一些較珍貴的銀元品種存世量已稀少。據悉,光緒元寶、江南龍洋、袁大頭和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在銀元中都是最熱門的品種。
以下是光緒元寶市場行情:
大清銀幣光緒元寶廣東省造300.00-300.00萬 345.00萬
大清銀幣光緒元寶安徽庫平180.00-220.00萬 207.00萬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180.00-360.00萬 198.00萬
浙江省造光緒元寶「浙江160.00-180.00萬 176.00萬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本省」150.00-250.00萬 172.50萬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壹圓「G400.00-500.00萬 448.00萬
大清銀幣宣統元寶庚戌春季300.00-400.00萬 402.50萬
大清銀幣福建七錢二分300.00-400.00萬 368.00萬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長須龍300.00-400.00萬 368.00萬
光緒元寶是大眾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數量,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光緒元寶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光緒元寶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光緒元寶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光緒元寶記載了我國一段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收藏價值。
1.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奉天市面流通貨幣緊缺,奉天當局將奉天造幣廠改名奉天銀元總局,開鑄銀、銅元。此際鑄造的銀元不再是元、角、分,而是以庫平兩、錢、分、厘為紀重單位。該年特地鑄造了一枚「奉天一兩」孤品樣幣,該幣正面上鐫「奉天省造」四字,中間鐫「光緒元寶」四字,左右鐫「癸卯」二字,下面鐫「庫平銀一兩」五字,正中為滿文「光緒元寶」字樣。該幣背面內圈鐫龍圖,外圈鐫英文,兩旁鐫小花飾。
清代的奉天省就是今天的遼寧省。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二年根據盛京將軍依克唐阿的奏請,批准設立並籌建奉天機器局以鑄造機制銀幣,從德國進口鍋爐和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鑄幣機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奉天機器局建成。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當年該局就鑄行了沒有干支紀年的「奉天省造光緒元寶」,該幣鑄額小傳世甚罕,不為廣大錢幣收藏者和研究者所熟悉。光緒二十四年,該局鑄造發行了一套以圓為單位的銀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奉天機器局的造幣廠從機器局分離並更名為奉天銀元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奉天銀元局鑄造了以「兩」為單位的「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和「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兩種銀幣。
2.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
1859年羅便臣任港督,為推廣香港貿易及取代來源不穩定的鷹洋,積極爭取在香港發行貨幣。經核准即制定條例,向英國購置機器於1866年5月7日正式開張。香港造幣廠在規劃之初,原本是想以該廠製造的銀元佔地利之便來取代墨西哥銀元,但港府錯估情勢,民眾傾向使用熟悉的貨幣。中國百姓的保守特性,對新制的香港銀元並未立即接受,這座耗資四十五萬元的造幣廠開始營運後又逢景氣低迷,月收入只有一萬元。當新任港督麥當奴了解到這座造幣廠的規模遠超出其自身需求時,就想要把產品賣到中國,並企圖壟斷市場以謀取最大利益。
1867年香港造幣廠刻模試製了一套樣幣,為要更易被中國政府接受,正面採用象徵中國帝王的龍形圖案。同時以上海是重要新興港埠,誤以為採用上海平法有助銷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兩」,可能錯認上海通用的規元含銀九八,將成色定含銀982;其重量則為566格令(合36.67克),系與漕平一兩同。在考慮平衡對等原則下,背面是英國皇室及嘉德勳章圖案。樣幣送了一組到北京但未被認可,此套樣幣泉界習稱「上海壹兩」。錢幣界最早對「上海壹兩」進行考證而有具體結果的是中國機制銅幣大師伍德華。他在1922年開始注意此幣,至1937年發表研究心得,期間費時近十五年。
其結論是「上海壹兩」是誤寫,應該是「壹上海兩」,「上海」一詞是指秤量單位,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兩」,並非只要在上海行用。「關平壹兩」系列銀幣是上海壹兩樣幣推動失敗後,英國駐北京公使館漢務參贊威妥瑪認為採用上海平法徒然劃地自限,應採用海關平為宜。此建議送交港府,而幣模由英國皇家造幣廠在1867年底至1868年初之間製成「中外通寶.關平銀壹兩」五枚一套的樣幣送香港,但因香港造幣廠以清廷對機器製造之任何形狀銀幣的提案都沒有興趣而決定關閉,最後整廠賣給了日本,成立大阪造幣局,「關平壹兩」因而不了了之。如果用「漕平壹兩」及「關平壹兩」依序排列香港造幣廠這一系列為自身存續而努力所試製的樣幣,其演變即有了合理的解釋。英國皇家造幣廠博物館藏有「上海壹兩」樣幣一枚及「關平壹兩」的全套樣幣五枚、幣模及設計圖。
3.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本省銀元
湖北「本省」銀幣,清光緒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896—1897)湖北省鑄幣。與普通湖北光緒銀幣不同,此類幣背面龍圖兩側加鑄「本省」兩字。這在中國鑄幣中唯此一例,殊為奪目,其幣名也由此而得。除此之外,再加之其稀見異常,故歷來被藏界視作中國珍稀銀幣中的大名譽品,久享尊寵。
清光緒年間,自咸豐朝以來的銅原料供給緊缺愈加顯現,致使銅鑄制錢與白銀的兌換比價動蕩不穩,並急速向「錢貴銀賤」的趨勢發展。據史料記載,光緒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94—1896),僅歷時兩年,銀幣一元從可換制錢一千二百文陡降至八百四十文。這種情況,造成了流通領域的混亂和不安。對此,在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的主持下,湖北省造幣廠鑄發了此種背面有「本省」兩字的特殊銀幣,用於平抑湖北境內的錢、銀兌價。
湖北「本省」銀幣,傳世所見有三等面值,分別為一元、二角、一角。均極稀見。其中,二角者尤以二角最為罕見。按史料所顯,當時應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共五等面值的成套發行,但至今未有五角、五分這兩種面值的發現。故錢幣界歷來都以一元、二角、一角這三等幣值來作為「本省」銀幣的全套概念。由於其二角幣稀見難覓,故銀幣藏家能集齊全套者,據計,自有藏以來未過三者,可見難度極大。具記載某拍賣公司曾以387萬的高價成交。

※開國紀念幣 袁大頭價格怎麼樣,開國紀念幣 袁大頭值錢嗎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收藏價值
※民國銀幣孫小頭開國紀念幣與袁大頭銀元
※孫中山小頭開國紀念幣市場行情
※好貨難求——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俗稱孫小頭
※錢幣市場一 顆閃亮新星,開國紀念幣,孫小頭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孫小頭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價值多少?
※古今臻藏光緒元寶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開國紀念幣孫小頭,真的是因為產量大才慘遭成流通紀念幣?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六角星價值幾何
※不同的古錢幣相同的成功 孫小頭開國紀念金幣
※五星閃閃——孫小頭開國紀念幣銀元價格飛漲
※雙旗幣,孫小頭,開國紀念幣為何值幾百萬
※開國紀念幣和袁大頭那個收藏價值高
※國父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錢幣之最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六角形值多少錢?
※袁大頭和開國紀念幣為什麼能成為古錢幣當中的兩大巨頭
※淺談開國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