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鐵軌的詩學

鐵軌的詩學

鐵軌的詩學


鐵軌的詩學


鐵軌的詩學


埃菲爾鐵塔與火車軌道,在世界範圍內被攝影師與文藝女青年所鍾情。此二者,是文藝女青年最為酷愛的攝影背景。與所愛的人在埃菲爾鐵塔前蜜吻,或坐在長長的鐵軌之上,是文藝女青年喜歡四處炫耀的場景。但比起埃菲爾鐵塔的異域風情,鐵軌見證愛情更為觸手可及。前段時間,就看到一則這樣的趣聞:一位淳樸的文藝女青年,為了拍攝到一張在鐵軌上長發飛揚的照片,差點被疾馳而來的火車碾死。文藝女青年們的「阿姨洗鐵路」情結,由此可見一斑。每次看到這些文藝女青年以鐵軌為背景的攝影照片,我總不由自主的問:究竟是什麼,讓鐵軌成為吸引攝影師與文藝女青年的最大誘因?

鐵軌的詩學


工業時代的閨怨詩


文藝女青年之所以是文藝女青年,在於她們關心的既非生活中的瑣屑小事,又非家國大事。她們只熱衷一件事情:她們那驚天動地的魅力。她們懂得,男性是女性魅力的最佳檢測劑。你身邊的名男人幾多,便證明你魅力幾何,曖昧鼻祖林徽因便是她們所要學習的楷模。如何談情說愛,談情說愛的時候如何浪漫至死,如何周旋在情愛的曖昧場所,是她們終生鑽研的女士必修課目。


浪漫總是與離別有關,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的離別曲調在世間傳唱千年。圖像時代,游吟詩人隱而不現,影視藝術作品開始傳播這些離別場面:1,港口。2,火車站。3,機場大廳。港口的道別,無需淚眼,因海水本身便可以幻化為巨大的離別之淚。輪船龐大固埃一般的身軀與揮手道別的渺小人類形成強烈的對比,好似命運借著巨大的機械物顯山露水,告訴人類,離別是命數,屬天意,非人力所能改變,由杜拉斯所著的《情人》改編而成的電影,完美的展現了這一幕。火車站的離別,上演的則是具有舞台效應的窗口劇。一對戀人,一個鑲嵌在火車窗口內,另一個站在站台上,彼此痴痴相望,眼睛裡滿是晶瑩的液體。這類鏡頭在言情劇中數不勝數。飛機場是最沒浪漫氣息的離別場所,這裡既無海港送別的自然淚眼來助陣,又無火車站送別的戲劇性窗口效應,人們穿梭往來熙熙攘攘,好似兩粒沙子扔進了沙漠,沒有任何線條與邊框為離別劃分出迷人場景,離別頓時淪落為一出雞零狗碎的人生屑劇。


由作家北村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周漁的火車》便是此類以火車為道具的愛情浪漫主義佳作,火車鏈接著分居兩地的男女主人公的濃濃愛意,長長的鐵軌成為纏綿之愛的見證物。火車、鐵軌在這部影片里成為愛情的最佳轉喻。作為火車的附屬物,鐵軌代表著遠方、離別與思念。鐵軌蜿蜒一如思念,思念似線一如鐵軌。火車單調而絮叨的「咣當咣當」聲,是李清照「凄凄慘慘戚戚」的現代性變調。只是彼時的哀嘆聲由閨閣佳麗所發出,而今卻由機械聲息代為歌詠。農耕時代的閨怨詩,在工業時代,直接以鐵軌的形式編織在人們生活的大地上。將影視情愛捧為愛情聖經的文藝女青年,憑藉直覺領悟到鐵軌與愛的曖昧關聯。那些多愁善感的妙人兒,每次聽到火車疾馳而過的聲音,必然要想到遠在他鄉的情郎。即若遠方沒有她們所思念的情郎,也要以唐吉可德為榜樣,造一個影子情郎用于思念。於是我們便看到大量諸如此類的攝影作品:一位長發飄飄的女郎,或站或坐或卧於鐵軌之上,她多半精神恍惚,一臉憂傷。看照片的人啊,你要明白,這是一幀關於愛情的照片,她在思念遠在他鄉的情郎。

鐵軌的詩學



時間的


隱喻


當然,我們還會看到另一類照片,此類照片多半出現在新近的婚紗攝影中:一男一女牽手走在鐵軌上,他們或面向鏡頭,或背向鏡頭,但總是牽著手。在這樣的照片里,蜿蜒的鐵軌成為延綿的時間,無法停頓的時間,只能依靠攝影鏡頭才能凝固的時間。鐵軌在這樣的照片中,成為時間的最佳代言人。鐵軌隱喻著過去、現在與未來。鐵軌是被形象化了時間。照片中男女所站的鐵軌,是現在時,他們身後的鐵軌是過去時,他們身前的鐵軌則是未來時。無論他們面向鏡頭或背向鏡頭,這樣的時間觀,是不可更改的時間觀,亦是通俗文化中展望美好未來的時間觀。

中國電影導演中,姜文對火車獨有情種,他的幾部電影,都出現大量有關火車與軌道的鏡頭。姜文是一個洞悉了鐵軌的時間隱喻的人。在《太陽照舊升起》中,一個名叫李東方的嬰孩誕生於鮮花盛鋪的鐵軌上。誕生是一個時間節點,是現在時。歷史已經被拋於身後,是過去時。未來鋪成軌道,未來延綿展開,在鮮花盛開的現在,人類拋棄過去於身後。人們就此直奔未來,向死而生。


面對延綿的事物,人們總是有一種難言的惆悵,孔子面對川流不息的河水曰:逝者如斯夫。這是對消逝而去無法把握的時間的喟嘆。時間與音樂相同,人們無法看到它們的真正面孔,它們皆無相莫測,令人歡欣令人憂愁。但音樂可以聽到,因此人類發明鐘錶,使得時間一如單調的樂曲,可以被人類的耳朵捕獲。發明鐘錶,是人類從聽覺上抓住時間的一種苟且方式。站在河岸邊的孔子,看到的不是河流,而是液態化了的時間。站在火車道上人們,望到的不是鐵軌,而是固態化了的時間。對時間敏感的人,在火車與鐵軌相撞的「咣當咣當」聲中,聆聽到的恰恰是鐘錶的「滴答滴答」聲。鐵軌是一種令人傷感的事物,因它黑黝黝的內心蘊藏著一位神秘莫測的誘惑精靈,它的芳名叫時間。

鐵軌的詩學


規則的


隱喻


其實,以鐵軌為背景的新婚夫婦的婚紗照,不僅寄喻著對婚姻生活的美好期許,還隱喻著規則。漢語里,一旦一個人有了婚外情,人們會說:他(她)出軌了。由此可見,婚姻在人們的眼裡有著鐵一樣的規則,婚姻道德則是鐵的道德。一夫一妻的關係就如兩根鐵軌與橫木的關係。無限多的橫木是無限多的性生活,但這性生活只限於夫妻二人之間。


出軌是冒險的。托爾斯泰在他的宏篇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將男女主角相遇的場景置於火車站,是有他的理由的:1,這是一個浪漫的相遇,有愛與激情。2,這也是個出軌的相遇,安娜是個已婚婦女。3,這更是個死亡的相遇,女主人公下車不久,便看到有人死於火車輪下。小說的結尾,安娜重複了她曾目睹過的別人的命運,她在火車站自殺。這是出軌之愛對鐵軌的反抗,是鐵軌對出軌之愛的復仇,更是道德規則對浪漫、激情以及瘋狂之愛的冷血嘲弄。


卧軌自殺的人與溺水而死的人,對死亡的看法有著本質的不同。卧軌自殺者多半有一種以死來抵抗人類既成規則的潛意識,他們怨氣衝天,以血擊軌,如安娜.卡列尼娜。溺水自殺者毫無反抗意識,他們只祈求回歸於母親的懷抱,回歸於不曾誕生前子宮的安寧。水沒有任何規則可言,水柔軟寧靜包含一切,《哈姆雷特》中的奧菲利亞之死便是這樣的死亡意願。


從田園牧歌的角度看,鐵軌亦是詩意的。它就像橫鋪於大地的柵欄,蜿蜒於不同城市的曠野。它似乎要建立一個巨大無邊的花園帝國,由這柵欄而圍圈。賓士而來的火車,是在這柵欄上奔跑的怪獸,嗚著咽,冒著煙,滿載各色人等與貨物,在一個個小站裝了又卸,卸了又裝。站在田野里的人們,目睹這沒有盡頭的柵欄,遵循著日出日落的生活規則,一天又一天,不知疲倦,生老病死。


本文配圖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傑夫

鐵軌的詩學



《華夏上古神系》為朱大可先生耗費2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書以跨文化的全球視野,運用多種學科工具,獨闢蹊徑地探研中國上古文化和神話的起源,發現並證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話均起源於非洲,這是繼美國學者發現全球智人源於非洲、紐西蘭學者發現全球語言源於非洲之後,第三個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貢獻,有助於修正人類文化起源的傳統觀點,向西方主流人文闡述體系注入「中國元素」。這些觀點顛覆晚清以來的學界定見,為認識華夏文化的開放性特徵、傳承本土歷史傳統、推動中國文化的未來複興,提供了富有卓見的啟示,可視為1949年以來中國學術的重大收穫。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搜索微信公眾號iwenhuaxianfeng,或掃描如下二維碼即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先鋒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孟加拉國穆斯林學校 學生在火車鐵軌旁學習
領土狹長的國家,鐵軌上的民族!
鐵軌旁的貧民窟:孩子上學在火車下穿行
炸鐵路,拆鐵軌——一組日軍破壞鐵路的歷史照片
偉大的印度鐵路,天堂和地獄在兩條鐵軌上並肩飛奔
世界四大奇葩火車與鐵軌
神奇的航道,遊船在鐵軌上行駛
鐵軌上的空客 法德聯手挑戰中國高鐵
鐵軌、和尚與拉肚子士兵:日本侵華三大「事變」的奇葩借口
實拍在鐵軌旁生活的越南普通百姓
不止火車能在鐵軌上開,國外男子創意大發自製鐵軌神車
養眼女神第二發:運動型美女——走在前進的鐵軌
鐵路上的鈔票押運兵:在鐵軌寫下5個字
鐵軌上的日耳曼雷霆:二戰德國列車炮史話(作戰篇)
印尼鐵軌邊夜店裡的女人,喜歡男人出軌,擔心火車出軌
印度貧民窟挨著鐵軌,小孩從火車底穿行上學
鐵軌上的日耳曼雷霆:二戰德國列車炮史話(技術篇)
鐵軌上的美女,嚮往著遠方
國家地理髮鐵軌人像照引攝影師炮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