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北京大學教授李零。

【編者按】:今年4月20日,北京大學教授李零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最新一屆外籍院士。而李零教授在十年前就計劃寫的一套書《我們的中國》也於日前由三聯書店出版社推出。近年來李零教授所做的學術工作,集中於研究中國各地的地上遺迹、地下文物,新的問題來自最新的考古發現或是對傳世文獻的全新解讀,在一系列具體研究的背後,是他對「中國」問題的思考。他將多年來的論著、學術隨筆、考察筆記結集成書,就是《我們的中國》。《我們的中國》分為四冊,各有獨立的書名。第一冊「茫茫禹跡」,講述中國大一統國家形成的歷史進程。第二冊「周行天下」,跟隨古代「三大旅行家」的足跡尋訪古今變遷。第三冊「大地文章」,既有山川考察記,也有「家鄉考古學」。第四冊「思想地圖」側重於思想史。本文為第一冊「茫茫禹跡」自序,由三聯書店授權澎湃新聞使用。在李零教授看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漩渦,雪球越滾越大,形成了「大一統」。認識中國、理解中國,從宏觀方面著眼,就要思考「大一統」的問題。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我們的中國》書盒展開圖。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我們的中國》第一冊「茫茫禹跡」。


《茫茫禹跡》自序


我的專業是什麼,有點亂。但說亂也不亂。我這一輩子,從二十來歲到現在,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什麼是中國?這是本書的主題。

17年前,我跟唐曉峰一起策劃《九州》,目的是什麼?就是研究中國——從地理研究中國。


唐曉峰是侯仁之先生的高足。他是專門治歷史地理的學者。他想把顧頡剛先生的話題接著講下去,因此用「九州」作這本不定期刊物的書名。當時,我在整理上博楚簡,其中有一篇叫《容成氏》,正好就是講九州。我把這篇簡文中的「九州」二字複製,作為這個刊物的題籤。古人的字就是好,大家都說漂亮。封面,我也摻乎。這個封面,「九州」二字下面是四方八位加中央的九宮圖,九宮圖下面是大江大河,據說得了獎。此外,我有個建議,每冊前面都用《左傳》中的一段名言作題詞。現在,我把這段話寫在了這本書的前面,算是一點紀念吧。


這段話出自《左傳》襄公四年。當時,中國北部有一支戎狄,叫無終戎。他們的國君派人帶著虎豹之皮,通過晉國的大臣魏絳向晉國求和。晉悼公喜歡打獵。在他看來,戎狄是禽獸,和什麼和,打就得了。魏絳不以為然,說和戎有五大好處。他以辛甲的《虞人之箴》告誡晉悼公,勸他不要像善射的后羿一樣。《虞人之箴》是百官匡王之失的箴言。虞人是百官之一,專管山林川澤、鳥獸蟲魚,直接跟打獵有關。這篇箴言說「芒芒(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魏絳引用這段話,意思是說,禹的天下如此之大,人和動物應和平共處,你幹嘛要學后羿,整天沉迷於馳騁田獵,非跟動物過不去,結果丟了天下呢。


研究軍事史的都知道,古人常把異族視為動物,把打仗視為打獵。魏絳雖不能擺脫這種思維定勢,但他至少懂得,窮兵黷武,嗜殺成性,不足以得天下。


「禹跡」是代表天下。這是古人對中國的最初表達。

晉國建在夏地。陝西人統治山西,一靠夏人,山西本地人;二靠戎人,從蒙古高原南下來到山西的遠人。古人叫「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戎夏雜處是一種寶貴的歷史經驗,對殷人很重要,對周人也很重要。


辛甲什麼人?他不僅是文武圖商的大功臣,也是周王室的外戚。周王娶妻,不光娶姜姓女子,也娶姒姓女子,比如周武王的媽媽太姒,周幽王的寵妾褒姒,就都是姒姓女子。姒是夏人的姓。辛甲的辛,字亦作莘。莘是姒姓在陝西的小國。相傳,辛甲是周王室的太史,他對夏朝的歷史很熟悉。


周秦時代,中國有兩次大一統,兩次大一統都以晉南豫西為中心,以夏這個中心來統一天下。中國的中,核心在此,本義在此。


《禹貢》是中國的第一部地理經典。今年,我們在北京大學開過《禹貢》創刊八十周年紀念會。《禹貢》學會的舊址就在我們北大的校園裡。這個小四合院,四面被現代化的建築包圍,好像一口井,它是留在井底。

中國很大。我們怎麼理解這個大?1935年,地學界的老前輩胡煥庸先生提出過著名的愛輝——騰沖線。他把中國一分為二:西北高,東南低,兩大塊。這條線,最初是當人口分界線。線的東南,36%的土地養96%的人口;西北,64%的土地養4%的人口。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其實人也是往低處走。《淮南子·天文》已經用神話講過這塊傾斜的大地,它不僅是個人口分界線,也是地理、氣候,乃至民族、文化的分界線。


中國的大地,一半是秦漢帝國奠定的農業定居區,即古之所謂諸夏、後世所謂漢區,清代叫本部十八省;一半是環繞其四周的遊獵游牧區,則主要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契丹、女真、党項、蒙古等族你來我往遷徙流轉的地帶,即清代的四大邊疆。中國歷史也是一半一半。


中國為什麼大?原因是它的東南部對西北部有強大吸引力,好像一個巨大的漩渦,總是吸引它的鄰居一次次征服它和加入它。中國歷史上的征服,一般都是從外征服內,而又歸附於內,因而認同被征服者。夏居天下之中,商從東邊滅夏,認同夏;周從西邊滅商,也認同夏。中國周邊地區對核心地區的征服,幾乎全都沿用這一模式。他們發起的攻擊,一波接一波,每次衝擊引起的回波比衝擊波還大,一輪輪向外擴散。「夏」的概念就是這樣,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禹跡」是一種不斷被改造的歷史記憶,同時也是一種綿延不絕的歷史記憶,難怪成為中國的符號。


農牧是共生文明,不打不相識。兩者是兄弟關係,而非父子關係。中國的高地文化和低地文化,自古就通婚通商,文化交流,你來我往,互為主客。中國境內的各民族,無論是以四裔治中國,還是以中國治四裔,誰入主中國,都不會同意另一半獨立。


宋以來,中國曾兩次被北方民族征服,征服的結果是中國的領土更大,中國的概念也更大。


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國,有朱元璋從南方造反;清朝,滿人入主中國,也有孫中山從南方造反。


孫中山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是借自「反清復明」的洪門。這一口號本來是朱元璋發明。明亡,它還保存在很多漢人特別是南方人和海外華僑的歷史記憶里。當時,很多南方人都認為,中國的正統在南方。他們盼望的是本部十八省從滿清帝國獨立,脫離這個北佬控制的帝國。


武昌起義,南方人打出的旗子是鐵血十八顆星旗。黑色的九角代表九州,黃色的十八顆星代表本部十八省。這個旗子上沒有四大邊疆。


後來,孫中山才恍然大悟,這樣做可絕對不行,那不正中日本人的下懷?日本人的中國夢是什麼?他們的大東亞共榮圈是什麼?不正是模仿蒙元和滿清取而代之嗎?田中奏摺講得最清楚,「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驅逐韃虜,則滿蒙去;滿蒙去,則回藏離。四裔不守,何以恢復中華?


於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宣布,中國的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和三大屬地,十八行省之外加四個省,東三省和新疆省,三大屬地是蒙古(內蒙古和外蒙古)、西藏和青海。我們的共和是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中華民國是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的第一面國旗是五色旗。五種顏色象徵五族共和,這面旗後來成了北洋政府的旗。可惜日本人把它偷了去,改當偽滿的旗。


你要知道,「五族共和」並不純粹是個現代民族國家觀念下的發明創造,它也是中國傳統的延續。


戰國末年,秦國為統一天下做準備,摩拳擦掌,已經有五帝共尊、五嶽並祀的設想。五嶽是五座神山,代表中國的東西南北中。五帝是五個老祖宗,代表中國的五大族系。


元朝和清朝,這兩個征服王朝都是多民族國家。蒙古人和滿人都是多種文字並用,元朝有六體,清朝有五體。19世紀,歐洲人創建漢學,最初就是抱著《五體清文鑒》和滿漢合璧本,學習漢語,研究中國。


現在的中國是由23省、5個自治區和56個民族組成。咱們的人民幣,上面印有五種文字:漢、壯、蒙、維、藏。


我們的中國是這樣的中國。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我們的中國》第二冊「周行天下」。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我們的中國》第三冊「大地文章」。

李零《我們的中國》出版: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



《我們的中國》第四冊「思想地圖」。


錄入編輯:梁佳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被描述為災難性遠超伊拉克戰爭的「核霧霾」為什麼是謠言?
第一個主張猶太復國的現代思想家該被解禁嗎?
三大博物館換新貌
大人和孩子都可以看的希臘神話故事
沒有婚姻,人類可以照樣生存嗎?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國家歡呼終於贏了中國:中國十多年努力化為烏有
中國歷代的版圖變化,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鼎盛和屈辱
美國沒想到中國真的造出來:中國以其人之道其人之身
J九六九《創意@中國風》中國最美嫁衣,美了眼醉了心
中國研製出無人機剋星,世界感嘆中國走在前列
《自然》選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最強陸軍是誰?第一名竟然不是中國
中國的漢字是韓國的?
中英兩國麥當勞對比,發現中國的最好吃,大美中國
傘,還是中國的最美
英國一語道出中國真正潛力:北京竟騙了全世界
康有為的未來中國:在巴西建新中國、變中國人為白種人
一個外國國家在中國建國,存在了三百年,後患無窮
中國反衛星十年有哪些重大發展?美國給出的答案令人振奮
中國古代最出名的神弓之一:震天弓
中國一利器一出,美稱:中國研製新核彈,可毀千個廣島
美國專家稱發現中國空軍最大弱點:太天真了 那是中國的誘敵之計
解析:英國退出歐盟,中國的機會來了!
中國鎖,只有中國才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