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家速滑館:賽後或成為四季運營的冰上中心
國家速滑館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的建築概念方案國際競賽活動6日正式開啟,作為北京主城區唯一一座需要新建的冬奧會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的設計建造引來各方關注。針對外界關心的問題,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建管一處處長馬綮鴻和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處的劉浩冬進行了解答。
隨著2008年的舉辦,北京擁有了鳥巢、水立方等一批世界級體育場館,不過,對於舉辦冬奧會來說,北京的場館硬體設施依然需要一定的改進。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都曾用於奧運會比賽,這些場館經過改造可以達到冬奧會比賽標準,而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的原址,將新建一座國家速滑館。
為何要建新場館?
馬綮鴻表示:「作為首都,北京缺少一座高標準的冰上運動場館,現在人民群眾也有參與冰上運動的需求。」
對於新建場館的必要性,馬綮鴻解釋道:「大道速滑場地的長度幾乎相當於一個室內田徑場的長度,從目前北京場館的現有條件來說,還沒有一塊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所以只能新建。而且從北京發展冰雪項目的角度上來看,也應該有一個比較像樣的場館,目前現有的速滑館,設施設備都比較老,難以滿足國際比賽的要求,所以從北京的實際情況、包括賽後利用等方面來看,我們應該這麼做。」
國家速滑館的規模是如何確定的?
根據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提供的材料,國家速滑館規劃用地範圍約20公頃,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建築高度不超過55米,場館坐席約12000席。
對於場地的規模,馬綮鴻說:「體育場,從建築角度來說要受到坐席數的限制,還有就是場地大小,而且在建築設計過程中要考慮觀眾的視線,考慮運動員,包括觀眾疏散,冰上項目製冰和溫度控制等等要求,這些我們把數據作為國際競賽的條件,設計階段要滿足這些功能需要,我們也是通過競賽選擇國際上有設計經驗的專家,給我們下一步的方案提供一些依據和參考。」
為何要進行國際競賽?
本次方案徵集活動的範圍是全世界,對於為何確定如此大的徵集範圍,馬綮鴻表示:「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五棵松等都是通過國際競賽來優選方案的,這是一個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另外,國際、國內的一些重大項目也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徵集)。世界上一些優秀的建築師對這種方式也是比較認可的,所以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邀請到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建築師來參加活動。」
哪些方案是「優秀」的方案
方案遴選的原則是「優中選優」,對於什麼樣的方案算優秀,馬綮鴻解釋道:「體育建築比較特殊,因為功能比較多,既要解決環境、文化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好用、可靠,不光要考慮賽時,而且要考慮賽後利用。在評選專家的設定、設計單位的選擇等方面,我們會選擇優秀的、有豐富體育場館設計經驗的專家,來滿足體育場館的功能要求,同時還要把城市風貌展現出來。我們相信會選出一個既注重形象,功能又可以滿足我們使用要求的方案。」
奧運會後場館如何利用?
「可持續發展」是北京申辦冬奧會的三大理念之一,新建的國家速滑館在冬奧會後如何使用成為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就必須關注的問題。
劉浩冬對此表示:「國家速滑館的建築體量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經驗,形式及規模要從功能出發,需要滿足國際奧委會各方面的技術標準。賽事期間場館可以舉辦速度滑冰比賽及訓練,賽後可以舉辦滑冰冰球冰壺等訓練和比賽,舉辦各種冰上演出,成為一座四季運營的冰上活動中心。」(完)






※《鳥巢·吸引》今日拉開帷幕 成功探索奧運場館賽後運營中國模式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一圖讀懂
※日本豪華列車「四季島」開始運營
※全業務運營新時代,中國移動開通中心迎新一輪挑戰
※「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只是一場賽事運營商的「圈地運動」
※中國聯通分別與騰訊阿里成立運營中心
※QG賽後群訪:逆風運營最重要的是心態
※中國聯通確認與騰訊阿里成立運營中心
※韓國推出新款旅遊大巴 試運營首日中國遊客過半
※中國吉布地基地進入最後建設階段,很快投入全面運營
※日本這家旅店,最後竟然運營成了超級文藝范兒的書店!
※厲害了我的國,最新型縱向卧鋪動車組上線運營!
※「阿里·一戰成名·運營爭霸大賽」開啟韓都動力王者之路
※重磅!阿里、騰訊與中國聯通成立合作運營中心,網友:移動該顫顫發抖了!
※中國顯露出全球衛星運營的雄心
※三國殺!中國三大運營商寬頻展開「價格戰」
※專訪《天龍八部手游》開發及運營負責人:暢銷榜前三在我們預期之中
※世界上最大在線零售商和配送中心的日常運營流程
※上海那家廢棄石坑中的五星級酒店即將完工 明年5月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