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用實驗告訴你: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飲料害處有多大
曾經有一段時光,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分子生物學家Thomas Huber每天喝36盎司健怡可樂(diet cola)。一年多之前,作為Thomas P. Sakmar教授化學生物學與信號轉導實驗室的一名助理教授,Huber對添加人工調味劑的飲料如何可能影響他的身體對糖的加工能力感到好奇。他決定在他自己身上開展實驗。
蘇打水中添加有阿斯巴甜(aspartame),其中阿斯巴甜是美國FDA批准的一種人工甜味劑,缺乏天然糖中讓人增肥的卡路里,而且它的潛在毒性最小化。但是,正如之前的研究所提示的那樣,血液測試讓Huber自己意識到無糖飲料(diet drink)可能並不是含糖飲料的一種安全的替代物。
通過與洛克菲勒大學醫院高級醫師Sakmar和康奈爾大學韋爾-康奈爾醫學院醫科學生John Paddock合作,Huber如今正在尋找其他的喝無糖飲料的人來參加一項臨床試驗以便研究阿斯巴甜對代謝的長期影響。研究人員猜測儘管存在差異,但是其他人工甜味劑可能導致類似的破壞。
這項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研究每天至少喝36盎司無糖蘇打水而且健康情形良好的人。
不能夠欺騙腸道
Huber提出一種假設來解釋他在他自己的血液研究和之前的研究中觀察到的異常:「最近,變得清晰的是在舌頭上發現的甜味受體同樣也存在小腸內壁上。因此,如果人工甜味劑激活這些腸道受體會怎樣?而且,如果長期地大量地攝入這些甜味劑過度激活這些受體從而阻止對食物作出正常反應會怎樣?」
研究人員猜測,過度激活這些甜味受體成為一個問題,這是因為它們促進有助控制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的腸促胰島素(incretin)激素釋放。這些激素調節胰島素產生,其中胰島素促進細胞移除血液中的葡萄糖從而限制它的濃度。如果在一段時間內,血糖處於較高的水平,那麼葡萄糖會導致與糖尿病併發症相關聯的損害。
在降低血糖之前,這種腸促胰島素系統讓胰島素釋放先行一步。當食物經過小腸時,這些甜味受體捕捉食物中的糖分,促進腸促胰島素(包括GLP-1)釋放,從而告訴胰腺開始釋放胰島素。Huber想知道包括阿斯巴甜在內的人工甜味劑當大量攝入時是否可能像糖分那樣發揮作用:過度激活這些甜味受體,改變腸促胰島素系統。
Huber對自己進行的測試被稱作葡萄糖耐量試驗(glucose tolerance test),它涉及喝含有確定糖含量的溶液,然後監控2個小時內的血糖水平。首次測試揭示出在2個小時內血糖水平異常增加;但是在他把他的喝蘇打水習慣中斷3個月後,再次對他自己進行測試,這時血糖水平恢復正常。
適應甜味
這項臨床試驗遵從一種大體相似的模式:研究人員追蹤參與者喝無糖蘇打水(diet soda)時、停止3個月不喝期間和隨後再次繼續喝時的血糖和腸促胰島素水平。研究人員也監控棲息在參與者腸道中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在代謝變化(包括與人工甜味劑相關聯的那些變化)中發揮著作用。
Huber的假設聚焦在腸道中的甜味受體。這一假設是因他自己在Sakmar實驗室中研究在人類生物學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大型G蛋白偶聯受體家族而受到啟發的。正如在我們的感覺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的其他受體一樣,甜味受體也屬於這個家族。
對一些人(包括喝大量無糖蘇打水的那些人)而言,對甜味的慾望似乎不斷加深。G蛋白偶聯受體的生物學功能能夠解釋這一點;依賴於這些受體接收到的刺激量,它們能夠變得不再敏感,或者變得更加敏感。
Sakmar說,「比如,一旦光線照進暗室中,它首先可能似乎變得非常明亮,但是你的視力很快就能適應。如果你持續吃人工甜味劑或糖的話,也會如此。這種脫敏最可能促進一些人攝入更多。好消息是對甜味的慾望增加以及相伴隨的糖代謝問題似乎是可逆的。」 (生物谷)
責任編輯:袁丹華






※醫務工作者用圖片告訴你 喝進肚子的酒危害有多大
※科學實驗告訴你,多肉植物用這種盆最好
※科學家用實驗告訴我們,每天使用的化妝品究竟有多臟
※化妝品用太快,告訴你 護膚品的用量多少最合適!
※十大誘發癌症的食物 你認為很健康其實都是毒 趕快告訴家人
※告訴你,護膚品的用量多少最合適!
※這幾種食物中藏著「隱形鹽」,多吃必有害,快告訴家人別再吃了
※實驗告訴你甲醛蔬菜危害大,強烈建議不要食用!
※醫生不會告訴你的,隱藏在菜市的對感冒、養生有用的食療葯
※這些圖告訴你:植物生命是有多強大
※常吃這物心腦血管疾病很難有 告訴家人多吃些
※8種食物千萬別生吃 告訴你生吃的巨大危害
※養花老手告訴你,用這幾種物料澆花,比肥料都管用!
※健身人群必吃的優質食物大排行 一般人我不告訴你
※專家告訴你:這種中藥是一級致癌物, 很多人卻把它當零食吃,看看吧
※告訴家裡做飯的人 這些食物一起吃才是大補
※告訴家裡做飯的人,這些食物一起吃才是大補
※女大學生吃個外賣有多難?河南工大女生用床單告訴你
※害怕有啤酒肚不敢多喝?5個原因告訴你啤酒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