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能說出來明代儀仗鎧甲有哪些?

你能說出來明代儀仗鎧甲有哪些?

作者 服飾史學者黃強


中國在元朝時期版圖最大,已經深入歐洲,強大的歐洲竟然敵不過元代強悍的騎兵。但是強大的元代騎兵也有衰退的時候,終於被元末的各路起義軍消滅。


取代元朝而立的大明王朝在軍隊的鎧甲方面有什麼特點呢?

明代鎧甲的種類有齊腰甲、柳葉甲、長身甲、魚鱗甲、曳撒甲、圓領甲等。明初鎧甲以北宋鎧甲為形制,還採用了唐代、五代的式樣。還有一種鐵網甲,不再是環環相扣,而是網狀聯接,來源於蒙古人改良的鎖子甲。明代軍戎服裝比較完備,自上而下有鐵盔、身甲、遮臂、下裙、衛足。多以鋼鐵為之,堅固耐用上體甲衣,有兩種,一種是直領對襟式,類似清代的馬褂式;另一種是圓領,非大襟式,類似近代的衛生衣。

你能說出來明代儀仗鎧甲有哪些?



【圖27,明代《出警入蹕圖》】

實戰的鎧甲多用鋼鐵打造,分量不輕。軍士從戎身荷鎖甲、戰裙、遮臂等具,其重四十五斤,鐵盔、鐵腦蓋重七斤,頓項、護心、鐵脅重五斤。據《明會典》記載:青布鐵甲,每副用鐵四十斤八兩。雖然將士都有好的體力,也禁不住幾場戰鬥下來的消耗。相對於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留在京城、皇宮的禁衛軍就輕鬆多了,沒有戰鬥廝殺中你死我活,沒有邊關塵土的侵襲,身穿的鎧甲也較前線將士美觀,輕便。

你能說出來明代儀仗鎧甲有哪些?



【圖28,南京明孝陵明代武士像】


明代武官軍戎服飾,前期與後期是有區別的。將帥軍戎服,形制如同唐代的窄袖寬袍,袍子無領、無扣、右衽,裹襟與外襟在前身重疊時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帶在胸前和腰部系束,戴巾或襆頭。這種軍戎服多為品級較高的將帥服用。低級軍官軍戎服,短後衣與缺胯袍,襯於鎧甲內,服短後衣穿鎧甲,一般只穿身甲和腿裙,戴鳳翅盔、襆頭、巾、小冠。後一種軍戎服,也是侍衛、依仗的服飾。

明代是重型甲和輕型甲地位交替的時期。重型甲穿著笨拙,不便於實戰,逐漸被淘汰。輕型甲——綿甲應運而生。綿甲材料柔軟、輕巧,在其表面綴有大量的銅甲泡和鐵甲泡,因此輕便,靈巧,沾濕後還可以抵禦初級火器的射擊。


明代的布面甲從元代繼承而來,製作方法分為兩種,一種以布為面里,中間綴以鐵甲,表面釘甲釘;另一種稱綿甲,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其抗衝擊性還是挺強的。


比布面甲更為輕便的是罩甲。罩甲出現於明代正德年間,也分為兩種:一種用甲片編成,形如對襟短褂,有腿裙而無披膊;另一種純用布為裡面,中間不敷甲片。明代已經有面甲出現,其中兩款分別叫金貌臉和龍鱗臉,前者用銅鑄造成面具,面具上彩繪,裡面襯棉;後者用牛皮為面具,外鑲銅鱗片。


明代的鎧甲以金、銀、黑色為主,明洪武初年,守邊軍士著綿襖,旗手、衛軍、力士都穿紅絆襖,這種戰襖有紅、紫、青、黃色四種服色,作為軍士不同兵種(職能)的區別。後期的綿甲以緞布為冕,色彩較多,有青布甲、黃罩甲、青白綿布甲、盔、巾的顏色也多種多樣,襆頭仍是黑色。戎服紅色為主,有紅笠軍帽,如正德年間設東西兩官廳,都督江彬戴紅笠。《明史?輿服志》說,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純用赤」,間以紫、青、黃、白等作為配色。

你能說出來明代儀仗鎧甲有哪些?


【圖29,明代武士軍戎服飾復原圖(摘自《中國古代軍戎服飾》)】


色彩鮮艷的鎧甲,具有明顯的識別性,在交戰中有利於調兵遣將,以色彩區別作用於不同任務的戰鬥部隊。惡劣的環境,劇烈的戰鬥,讓將士們身披塵土,血染戰袍。每一場戰鬥下來,何嘗不是屍骨遍野。看到已經變色的戰袍,將士們都難掩傷感,為戰鬥勝利而歡呼,為能活著回來而慶幸,也為犧牲疆場的同伴而悲哀。前方將士的拼搏,換來了後方的安寧,即便是短暫的安穩。意志逐漸衰落,生活越趨腐敗的帝王,何嘗憐惜前方的將士?明中葉的皇帝一個比一個腐敗,一個比一個無能,甚至長期不上朝不過問朝政,朝綱鬆弛,奸臣當道,國力下降,軍隊戰鬥力減退。


他們倒是對軍事檢閱頗為重視,鑾駕行進,也會有一群持槍荷彈的武士隨行,聲勢很大,場面壯觀。明代有專門的禮儀鎧甲,檢閱軍隊或進行禮儀展示時,從事儀衛活動的侍衛官戴鳳翅盔、鎖子甲,錦衣衛將軍戴金盔甲,將軍著紅盔青甲、金盔甲、紅皮盔戧金甲和描銀甲。將軍、錦衣衛都腰懸金牌,持弓箭矢、佩刀,執金瓜、叉、槍。禮儀鎧甲色彩鮮艷,形式多樣;兵器珵光瓦亮,在陽光下閃著金光、銀光;將軍、軍士,儀錶堂堂;其氣勢壯闊,威風凜凜,好不威武,好不熱鬧。

好看不能當飯,儀仗鎧甲再漂亮,也只是一種形式的美。不是說明代儀仗鎧甲是虛的,假的,也還是真鎧甲,也能在打仗中使用,還有高科技含量。只是使用的不當,對於一個腐敗、衰落的王朝來說,強大的軍隊也會有不堪一擊的時候,政體的腐敗,軍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一觸崩潰。


從明代儀仗鎧甲的制度化,美觀化,到數百萬的軍隊竟然抵擋不過十幾萬人的滿清軍隊的侵襲,最終江山易主,還不能給我們深刻的啟示嗎?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中國內衣史研究第一人」。側重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佛教文化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出版中國第一本內衣史專著、第一本置業經濟史專著,已出版《中國服飾畫史》《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3本。


指出過熱播影視劇《羋月傳》《女醫明妃傳》《武媚娘傳奇》《金陵十三釵》戲服錯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閱兵鎧甲壯軍威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打仗,鎧甲到底有沒有用?
孫悟空的鎧甲究竟是哪朝哪代的神物,現實中有如此寶甲嗎?
你依然是我的軟肋 但你不再是我的鎧甲
多圖對比明朝和清朝的軍隊鎧甲,你覺得哪個更好看?
鱷魚被琵鷺狂啄也不躲:「我身穿鎧甲豈是你能啄透就啄透的」!
軟肋也好鎧甲也罷,有你就什麼都沒在怕
想把鎧甲脫下來,用軟肋擁抱你
沒想到戰場廝殺的明代鎧甲竟然很潮很時尚
從你出現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他最硬的鎧甲和最弱的軟肋!
你一直是他的軟肋,他始終是你的鎧甲
那個你最想逃離的地方,其實是你最堅實的鎧甲
你不再是我的鎧甲,卻依舊是我的肋骨
清朝士兵為啥沒有盔甲?沒有鎧甲護身很容易就會死掉的!
巨蟹女既是你的軟肋,也是你的鎧甲
你始終都會是我的軟肋 卻永遠都不會是我鎧甲
霸氣十足的唐朝明光鎧和日本武士鎧甲對比,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鎧之情懷!還記得那些我們迷戀過的鎧甲動漫嗎?
誰也不會相信這是一群六七十歲的人!他們身上有個防病的「健康鎧甲」,5個微動作教你練出它!
紙糊的鎧甲你敢穿嗎?看老外如何復刻中國古代的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