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戰場上的屍體如何處理?

揭秘:戰場上的屍體如何處理?

揭秘:戰場上的屍體如何處理?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始終離不開戰爭,而戰爭就意味著有傷亡,像以前的年代,動不動就幾萬、幾十萬人打仗,戰爭過後那麼多屍體如何清理呢?試想那麼多屍體如果不處理會發生什麼,毫無疑問瘟疫、傳染病。

一、戰場處理屍體最為普遍就是埋。而且挖坑的大多是戰敗方的俘虜,挖個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屍體全部扔進去,然後拿土一蓋。這個辦法最多人用,而且從全國各地出土的各種坑、萬人坑就可以了解到。最出名的就是長平之戰遺址(現山西高平市),河南義馬的白骨坑。


二、自然就是火化,這個方法至今都還在用。火化能夠很好的避免屍體腐爛變質帶來的瘟疫。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了火葬,但當時的火葬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恥辱和刑罰,戰後用火焚燒的也大多是敵人的屍體,以示對敵人的一種侮辱。


三、就是築京觀了,它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叫「骷髏台」。就是把戰敗的敵軍屍體堆積在道路的兩邊,再用土蓋住,築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軍功。


四、戰敗的屍體就只能棄之荒野,任由野獸分食。杜甫的《兵車行》就是這樣描述的「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主要的處理方式就是這幾種,大部分和如今很相似。


中國古代有一項不那麼文明的交戰慣例是:戰勝的一方將戰敗一方陣亡者的屍體堆積在大路兩側,覆土夯實,形成一個個大金字塔形的土堆,號為「京觀」或「武軍」,用以誇耀武功。


這是很早以前就形成的慣例。公元前597年楚軍在邲(今河南武陟東南)戰勝晉軍,這是一個空前的大勝仗,大臣潘黨建議將晉軍陣亡者的屍體堆築為「京觀」,說:「我聽說打敗敵軍後,要留下紀念物給子孫,使他們不忘武功。」而楚莊王卻說:「武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要『止戈』,力求不再使用兵器。國家用武是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做到了這7件才可以使子孫不要忘記武功。現在我使兩國子弟暴屍野外,是殘暴;出動軍隊威嚇諸侯,未能戢兵;暴而不戢,也不能保大;晉國仍然存在,也不算有功;這場戰爭違背民眾意願,不能說安民;自己無德還和諸侯征戰,何以和眾;讓別國混亂以為自己的榮耀,也不豐財。7項武德我一項都沒有,怎麼能夠讓子孫紀念?而且古代聖王是討伐不敬者,將罪大惡極者築為京觀,是用這種最重的懲罰來警告壞蛋。這場戰役中的陣亡者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君盡忠,怎麼能夠將他們築為京觀?」下令將晉軍陣亡者妥善埋葬。


從以上這段《左傳》的記載來看,當時習慣都將戰敗一方陣亡者築為京觀,而楚莊王另行解釋了築京觀的意義,《左傳》的作者顯然是贊同楚莊王的說法,因此有意略去所有的有關京觀的記載,並以楚莊王的這段話來批判將普通陣亡者屍體修築京觀的行為。


在《史記》中這樣的記載很多,比如秦始皇在秦軍攻下他少年時曾居住過的邯鄲後,就下令將曾經欺侮過他的人全部「坑殺」,又「坑」460多個對他有怨言的儒生。而項羽也曾「坑殺」襄城守軍,「坑殺」新安的20多萬秦軍戰俘。

後世的史籍一直都保留這個傳統,比如《漢書》記載王莽篡漢時將反對他的劉信、翟義、趙明、霍鴻等人及其親屬全部「坑殺」,但該書所載的王莽關於誅殺這些人的詔書中,明明白白地寫著是要將這些人的屍體堆土,築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觀,上面再樹6尺高的旗杆,寫上「反虜逆賊鯨鯢」。可見「坑」或京觀、武軍實際是一回事,都是指將屍體堆積封土,只是史學家認為是合乎楚莊王所言的懲治罪大惡極者標準的、或者至少是將陣亡的敵軍屍體堆積封土的就稱為「京觀」;而認為根本是濫殺無辜、或者是屠殺戰俘後將屍體堆積封土的就稱之為「坑」。


見於史籍的這種「京觀」記載很多。


比如418年夏國進攻關中地區,將東晉軍隊陣亡士兵的首級堆積為京觀,號「骷髏台」。


隋煬帝征高麗失敗,高麗國將隋軍陣亡者屍體築為京觀,631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麗交涉,拆毀京觀,收拾隋軍骸骨,祭而葬之。


784年軍閥李希烈叛軍進攻蘄春,被李皋打敗,「斬首萬級,封屍為京觀」。

936年遼國幫助軍閥石敬塘消滅後晉政權,將後晉皇室成員以及晉軍將士屍體都埋在汾河岸邊,「以為京觀」。


986年遼軍在莫州打敗宋軍,將宋軍屍體築京觀。


1410年明朝大將張輔進攻安南,擊敗安南軍隊,殺死2000多名戰俘「築京觀」。


有關「坑」的記載就更是史不絕書,幾乎每個朝代都有。

比如《後漢書.袁紹傳》記載200年曹操與袁紹軍在官渡決戰,曹操險勝,將一支被迫投降的袁軍部隊「盡坑之」。而《三國志.魏本紀》就不提這事。


258年司馬昭攻破諸葛誕盤踞的壽春城,俘獲東吳援軍,有人建議說這批吳軍士兵不會真心歸降,應「坑」之。司馬昭沒有同意,只是將這批俘虜遷離邊境地區。可見當時仍然習慣對於用不著的俘虜都「坑」殺。


《晉書》記載的十六國大亂時期,有關「坑」的記載不勝枚舉,如310年石勒攻晉冠軍將軍梁巨於武德,「坑降卒萬餘」。317年前趙劉聰Z壓平陽貴族,「坑士眾萬五千餘人,平陽街巷為之空」。320年石虎擊敗前趙劉曜,「坑士卒一萬六千」。321年石勒「坑」晉軍曹嶷部的降卒3萬人。349年石虎死後,幾個兒子爭奪帝位,小兒子石沖戰敗,「坑其士卒三萬餘人」。還有大量將戰敗方戰俘「盡坑之」的記載。這些「坑」並非活埋,該書記載401年後秦等長期圍攻後涼呂隆佔據的姑臧城(今甘肅武威),城內缺糧,但呂隆不準百姓出城,將企圖逃出城的百姓「盡坑之,於是積屍盈於衢路」。可見該書的「坑」記載實際就是將受害者屍體堆積封土的「京觀」。


唐太宗征高麗時,「收靺鞨三千三百,盡坑之」。


北宋田況鎮壓保州反叛士兵,先是招降,然後「坑其構逆者四百二十九人」,得到朝廷讚賞。但是《宋史;田況傳》的評論認為,田況就是因為坑殺降卒,導致「無後」。


《明史》記載明初功臣常遇春坑殺敵軍俘虜,徐達阻止不及,以後徐達得以為全軍統帥。


真正把這個傳統的交戰慣例停止使用的,倒是現在有些「民族Z義」者很仇視的滿清。清朝入關後,不再有這樣的舉動,屠殺結束後就地掩埋屍體,不再堆起來嚇唬人。於是「京觀」和「坑」才不見於史籍的記載。而一般人則望文生義的把「坑」按照活埋來使用——這在過去也有過,但比較罕見。


這也要看是是否戰勝,如果勝利奪得該地區的控制權,那麼本軍將士遺體在條件可以的情況下則盡量運回本土安葬,是為馬革裹屍。如果失敗後撤,那麼屍體也只能留給敵方處理了。


隨著歷史時期不同,軍隊不同,做法也有所區別。以二戰期間日軍為例,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搶會屍體,統一火化,骨灰運回國內;情況緊急,可以只帶頭顱回去;到了後期因為戰事緊張,運力不濟等原因,甚至可能只帶一根手指回去。


美軍也不一樣,雖然他們總是說leave no one behind,但是戰爭緊張的情況下,還是狼狽逃竄,甚至連倉促的掩埋都沒有,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還是會在扯下陣亡者的身份牌後把死者埋葬的。而且美國人對於死者的遺體還是很重視的,特別是在越戰結束了很多年以後仍不忘尋找死亡者遺骨,算是盡到了對死亡士兵的責任(當然這也與美國的國力強盛和國內輿論壓力有關)。


我軍的做法也不太固定,大部分情況下會掩埋犧牲者的遺體,但是戰事緊張可能就來不及了,對於出國作戰的幾次,大多數情況下會想盡辦法把烈士遺體運回國內安葬,但是因為條件所限,很多時候只能帶回一顆頭顱,也有不少人永遠在異國他鄉長眠。


(本文由Comedy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omedy 的精彩文章:

揭秘:清朝第一太監李蓮英的棺材裡為什麼只有頭?
毛主席和金日成談朝鮮戰爭:我一直擔心兩個問
清末東北鼠疫6萬人死亡:誰力挽狂瀾控制疫情?
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忽悠日本全面侵華始末
58年炮轟金門:誰泄露了高層機密?

TAG:Comedy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古代,戰場上的屍體都是怎麼處理的?太揪心!
戰爭過後,戰場上的屍體都是怎麼處理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揭秘:古代戰場這樣清理屍體,令人毛骨悚然
古代戰場上的屍體如何處理?曹操的做法讓人接受不了,很是噁心
戰場上犧牲士兵的屍體怎麼處理?鬼子的處理方式太慘無人道了
在戰場上真的會用戰友屍體來做掩體嗎?
歷史的真相:古代戰場上的屍體有何用處?做成「京觀」警醒後人
揭秘:古代戰士上戰場為什麼不敢裝死?
揭秘丨戰場上,士兵們是怎麼洗澡的?
揭秘戰場上,士兵們是怎麼洗澡的?
古代打仗後,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屍體該如何處理?有種方法很瘮人
古代人處理戰場上屍體的辦法,最後一種極其殘忍!
以前戰場處理士兵屍體的方法,真噁心!
古代戰爭會留下大量士兵屍體,人們是如何處理戰場的呢?
古代如何清理戰場上的死屍?最後一種太慘了
揭秘:戰場上裝死真的就逃過一劫嗎?
古代戰場處理屍體的方法,最後一種竟然是做人肉軍糧!
古代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屍體都是如何處理的,知道答案你肯定吃不下飯
揭秘:為什麼戰場上的士兵從來不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