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程序出bug,15年大腦研究或付諸東流

程序出bug,15年大腦研究或付諸東流

程序出bug,15年大腦研究或付諸東流


目前研究大腦活動最好的工具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它功能強大,非常好用,醫生很多情況下都要依靠這種設備。如果測量方法完備且讀數準確,經常使用這種儀器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測量方法是有缺陷的,那麼多少年來關於大腦功能的研究就是白費了。瑞典的Link?ping大學的研究者就發現這一問題,他們進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實驗來測試fMRI的工作效率,但是所得出來的結果並不樂觀。

「儘管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為一種研究人腦功能的工具,但是其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還沒有得到驗證。」

這一團隊由Anders Eklund領導,他們彙集了世界範圍內499名健康研究對象的數據。研究對象被分為20組,然後使用最流行的三種軟體進行互相比對。


研究團隊本來只是期望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但是結果卻嚇了他們一跳:軟體生成結果的假陽性率竟然高達70%。這一結果意味著其中一些結果極其不準確,這可能是程序誤將未活動區域標記為活動區域。換句話說,fMRI顯示出來的活動區域只是程序演算法所致,大腦活動其實並不存在。

「這一試驗結果將會對4萬項研究的有效性產生巨大的影響。」

其中一個bug已經存在了15年,直到2015年5月才被修正,在此之前發表的文章都應再次審查。

程序出bug,15年大腦研究或付諸東流


程序究竟錯在什麼地方?fMRI通過巨大的磁場來偵測腦部的血流變化。隨著人腦活動的產生和消失,血流也在不斷變化著,軟體記錄這些變化從而分析解釋大腦活動。問題是,科學家不能直接看見這些磁場,而是通過儀器來間接顯現磁場的變化。


fMRI使用價格非常昂貴,科學研究通常只使用小樣本,而且很少重複試驗來證明曾經的試驗結果。到目前位置,驗證正確性的試驗也相當有限。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fMRI開始使用以來,它的準確性就一直受到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的質疑。但隨著這一設備應用的普及,更多的樣本讓一些bug逐漸顯現出來。

「如果使用1台電腦的話,可能要花費10~15年才能分析出來。但是今天,只需要10~20天。」

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重複做實驗來發現以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確實出了點 bug,但 15 年大腦研究並不會付諸東流
Go 1.9 beta1 發布;2017 年人工智慧研究報告顯示81%的IT公司投資AI;Windows XP釋出新補丁
Arbutus在2017ICAR上發表多個在研乙肝新葯聯合用藥研究結果
J.D.Power發布2017年美國新車質量研究
2017 Photo London開幕,泰倫·西蒙當選年度攝影師,10名青年攝影師入圍研究生獎項
10月Nature 上最值得關注的 5 大研究
Azure Event Hub 技術研究系列2-發送事件到Event Hub
DeepMind、谷歌大腦核心研究員2017深度學習最新報告
X-Wing:美軍1980年代的旋翼系統研究飛機
9月Nature 最值得關注的 5 大研究
研究者發現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起源於墨西哥
2016年諾貝爾獎得主Yoshinori Ohsumi的自噬研究情懷
5月份《Immunity》雜誌研究亮點一覽
2016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017年5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一月份環狀RNAcircRNA研究匯總 2017
四月份環狀RNAcircRNA研究匯總·2017
首顆12核桌面CPU Intel i9-7920X亮相!研究人員發明4D相機
「Bengio領銜」DeepMind、谷歌大腦核心研究員2017深度學習最新報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