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什麼原因,讓美國有一半的博士生中途退學?

什麼原因,讓美國有一半的博士生中途退學?

什麼原因,讓美國有一半的博士生中途退學?



翻譯:李孟林

來源:界面


有一半的博士生未完成學位便離開了研究生院,這說明他們中至少有一部分人在攻讀學位時遭遇了重大且無法克服的困難。精神疾病常常被作為研究生不堪重負的標準解釋。有研究曾指出智力和雙相障礙等癥狀之間存在關聯,因此不少觀察者以為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研究生很多,這讓他們傾向於退學。


但是這類研究有值得商榷的餘地,而且肯定不是每個退學的學生都得過精神疾病。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迫使學生放棄博士之路呢?會不會有其他的潛在因素(也許是外在環境的因素),導致本來精神狀態良好的研究生變得焦慮、抑鬱、有自殺傾向,甚或充滿暴力傾向呢?


有研究表明,進入博士項目的大部分學生都具備完成學業的學術能力,但是學院的系統性問題可能會導致很高的退學率,並且引起研究生的精神挫折。在探究究竟何種因素導致研究生的精神疾病問題惡化時,明智的做法或許是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體制本身之上,而不是給研究生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籤。

卡倫·凱爾斯基曾經是一名擁有終身教職的教授,也擔任過學術職業規劃的指導,她認為博士項目的文化會讓有些學生崩潰。在郵件里她說,實際上「說是突然的崩潰,不如說是逐漸的破滅。」攻讀博士是一件極度孤獨的事情,而且其文化氛圍注重批評而不是支持,教授和同學總是在尋找博士生論文里的弱點。


在凱爾斯基擔任教授和指導老師的十五年時間裡,她目睹了很多學生為博士論文飽受孤獨的煎熬,而且犧牲了自己在學術外的興趣。她說:「學生會變得過於注重導師對他/她的看法。憂心忡忡的博士相當普遍,因為他們非常孤獨,又十分在意權威人士(學術委員會成員)是否認可他們的研究,因為這些人掌握著學位授予的生殺大權。」


瑪塞拉·威爾遜是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的計算機科學教授,她本科就讀於華盛頓聖經學院。這座學院規模比較小,歷史上是一間黑人學校。這所校園的氛圍很親密,教授對學生關愛備至,所以當瑪塞拉到馬里蘭大學讀計算機博士時,校園生活的很多方面讓她措手不及。她說:「(研究生教師)沒有時間幫助你。你要麼完成課程,要麼走人。」


瑪塞拉為了按時完成學業而遭遇了不少挫折:她和老師在更改課程完成要求時產生了爭執,一名老師告訴別的老師不要指導她,她感到自己被排擠出了學院。瑪塞拉說她曾經經歷過急性驚恐發作,而且有妄想狂的想法。她回憶道:「坐在車裡我感覺自己陷入絕境……我開始有廣場恐懼症的癥狀。當我坐進車裡的時候,我會想像自己打開車門滾進車流里而受傷的畫面。」


珍妮特·拉特利奇是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的副教務長和研究生院院長,她說瑪塞拉的回憶反映了這所大學以及美國很多博士項目里廣泛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很少有教授懷著惡意的動機……」她說。教師通常「十分繁忙,他們有時候沒有對自己的某些做法給出完整的解釋,所以有時候學生會基於他們所能看到的事情而產生一些想法,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華盛頓大學的前研究生院院長喬迪·奈奎斯特在《重新展望博士學位》的簡報里,採訪了來自八門學科的博士生,詢問他們在博士生涯中感受到的缺陷。大部分人都反映了教師缺乏高質量指導和支持的問題。這項研究還指出,博士生認為指導工作開始地越早越好,應該更具有系統性,而且應該採取多個導師的制度。


鼓勵多個導師指導的博士生項目很少,但是瑪塞拉正是靠著多個導師的支持才完成了博士學位。拉特利奇聽到了瑪塞拉的挫折經歷後,介紹她參與了「前景」項目,這是馬里蘭大學鼓勵研究生學術發展的項目。「一旦我開始相信自己能夠畢業的時候,我發現問題不在於(導師),」瑪塞拉說,「現在我和每個老師的關係都處得很好。」


斯科特·科林曾經是華盛頓大學的博士學位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寫過一本名為《追求博士學位:適者生存》的書。他建議學生更多地從「政治」而非智識的視角來看待攻讀博士過程的本質。科林說:「讀博的經歷中有很多關於權力與無能為力的問題,」這其中包括感到無力的學生所承受的巨大挫折。的確,當人處在高度壓力的環境下時,通常他們解決多重問題的能力就會變弱。拉特利奇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學院的行政人員居間調解教師之間的不和就變得特別重要。


但這一點很難做到:許多學生認為博士項目的環境註定會導致自己的失敗。「運轉不良的研究生院系,令人沮喪的老師,以及如同海豹突擊隊般殘酷的博士訓練,這些因素導致了約一半的博士生不堪重負,未能取得學位。」吉爾·耶斯科2014年在《高等教育界》上發表的一篇社論里如此寫道,他當時是一名地理學博士。


許多學生在進入博士項目時,都以為在和教師、同學及未來僱主打交道時,不管出現了什麼問題都要始終保持心態穩定、自信滿滿的假象。儘管各大院校都開始擴大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許多博士候選人卻感到有必要掩蓋自己的弱點,因為尋求幫助會損害他們的職業聲譽。

2011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社會學系研究了美國各地26所重點大學的博士生。這份名為《美國研究生的壓力和釋放》的研究發現,43%的學生曾經遭遇過無法應對的壓力,而博士研究生的壓力是最多的。在所有受訪學生里,超過一半的人表示壓力或筋疲力盡感是主要的擔憂,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覺得自己像局外人,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與導師的關係不佳。只有6%的學生表示自己可以在面臨壓力時頻繁尋求導師的幫助。


「我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鼓勵我隱藏自己的(抑鬱),以免它降低或玷污了我的學術努力和聲譽……這是學術界向我們收繳的通行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傑奎·夏恩在《編年簡歷》上的專欄里如此寫道。


切斯特·構德是田納西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指導老師和該校殘疾服務辦公室的主任。他說自己在進入教育領導力博士項目以前從未有過焦慮發作的經歷。


構德曾經以為自己雖然日程滿滿但做得還不錯。他承擔著父親和丈夫的角色,一直做著一份全職工作,晚上經常因為看文獻或研究工作而午夜過後才離開學校。有一天,當他在趕往同行評議會的路上時,他經歷一次驚恐發作。當時他感到頭暈眼花,產生了幽閉恐懼的感覺,不得不逃離現場恢復呼吸。當他緩過勁來時,第一反應竟然是覺得很羞愧。他說:「作為一名專業人士你可不想讓別人看到你那副樣子。你希望給人一種成竹在胸的感覺。」

迪昂·梅茨格是一名在亞特蘭大執業的精神分析師,專攻心理疾病。她認為研究生的學習經歷「會產生在別的職業道路上不一定能發現的特有壓力因素。」她注意到,在追求高學歷時,許多人都有為自己的投入收得回報的巨大壓力。與親朋好友的疏離,為了發展和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一般要花費的八年時間,以及金錢投入,這些都是學生投入成本的幾個方面而已。


但有時候博士生為完成學位而投入的情感、社交和金錢成本很難收到補償,至少在職業生涯初期是如此。2014年,超過三分之一的博士學位獲得者表示自己畢業時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


「學生自己樹立了這些期望,但有時候也會感到來自一直支持他們求學的親人的壓力,」精神分析師梅茨格說,「『你找到工作了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能會立馬讓博士生產生類似驚恐發作的癥狀。要找到能夠和辛苦投入相匹配的工作,這一點上壓力更大。根據各人選擇的不同研究生學習路徑,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很讓人崩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要努力,這是最好的答案
暑期實習?記住這9條法則讓你變得優秀
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差距,悄悄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單身狗控訴活在洛杉磯的八大心酸,你中了幾條?

TAG:美國留學那點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留學:你為什麼要去美國留學,這是你的原因嗎?
去英國還是美國留學,究竟有多不同?
中國富二代留學生:那一次在美國酒駕 至今心有餘悸
美國航母看到這個武器也要退避三舍,美國無奈,中國還留有這一手
國內的小留學生和美國學生到底差在哪?
美國的經濟學博士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美國大學選擇中國留學生的標準,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孫中山有美國國籍,還是奧巴馬的學長,這是真的嗎?
這些美國大學的奇葩校規,確定不是來整學生的嗎?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到底有多難?
他把最差的學生教成數學高手……這玻利維亞的老師,就這麼在美國闖成英雄
美國教授竟然是這樣評價中國留學生的,是高級黑還是事實?
錢權交易?美國教授眼中的中國學生竟是這樣的
看到美國學生的暑假作業,中國孩子都哭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去美國讀研究生?
美國很厲害?一大國做了一事,成了美國的奇恥大辱
這麼破的美國,你們居然還要去那裡生活?
怎麼在美國買房子 美國買房又有什麼優勢?
中國究竟比美國好在哪裡?移民美國的永康人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