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一波一波的新能源地出現讓低碳、環保深入人心,除了常見的風能太陽能核能外還有一項關鍵的能源幾乎不出現在公眾視野,那就是波浪能!


海浪的能源密度不低,事實上比太陽能和風能的密度還高。這跟波浪的形成原理有關,簡單的說是由於地球表面被太陽輻射不均勻加熱從而產生風,風又吹動水體表面產生波浪。 這些波浪即使傳播上千海里但能量衰減很小 (除非上岸)。所以當波浪彙集一處時,能量密度會很大. 北大西洋有一塊海域(貌似靠近蘇格蘭)的波能密度在100kW/m,為全世界最高。 大多數波能豐富的地區集中在30—50度的南北緯海域。澳洲南部漫長的海岸線就在這一區域,平均能量密度60kW/m以上,峰值在83kW/m. 開發一下能滿足全澳洲三倍用電量。


看不懂英文的下面上圖了。

一般學術界把波浪能量轉換器(wave energy converter) 按照運行原理分成三種:attenuator(下一) , point absorber, terminator(以salter"s duck為代表),後來加入了oscillating water colomn, surge converter,submerged pressure differential 和overtopping。


Surface Attenuater: 這是一種蛇形的波浪能轉換裝置,隨波扭動,帶動內部的機械傳動裝置進行發電。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overtopping device: 波浪傳遞過程中,波峰的水湧進浮體的reservoir,與mean sea level形成高度差。水向下流通過turbine驅動發電。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Oscillating wave surge converter: 一端固定在海底,一段隨波浪擺動,通過hydaulic pump驅動發電機。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前幾年喬治亞理工有科學家還研製成功一種很fancy的波浪納米摩擦發電機。具體原理可以百度。


波浪能有個較大的優點就是隨時都有,全世界哪片海沒波浪的,而且這玩意兒晝夜不停。缺點則是好多新能源的通病——能量密度太低、輸出不穩定。另外這些裝置會產生電磁場,對海洋生物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現在說下目前的發展現狀. 波能研究起步最早的依次是歐洲>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歐洲本著科學玩票的精神在1790年就開發出了第一個波能吸收裝置 (忘了幹嘛用的了). 日本有能源危機意識,上世紀80年代開發出一種波能發電船. 美國一直不缺石油天然氣,所以漫不經心地研究;澳大利亞這個傻白甜被氣候變化嚇傻了,這兩年各種新能源項目一股腦地上。


不得不說波能利用目前還沒商業化, 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首先是石油價格太低、天然氣太低,煤炭價格太低。


其實對於每一種新能源來講都是這樣, 人類社會的本性就是安於現狀,不被逼到牆角不會去跳牆。 上世紀八十年代石油危機兩伊戰爭,石油價格瘋漲,西方能源危機。給各研究所的資金也瘋漲,結果波能技術狠狠地前進一大步,後來油價一下跌馬上發展緩慢。

其次就是工況條件複雜且惡劣,直接導致了效率低成本高。設計的難度甩風能和太陽能好幾條街。 但是這個領域民科很多啊,不就是一個板板被浪催么,比如下圖這種,用浮子帶動連桿,連桿推動活塞做功,改善性生活質量加薇新bzz後面跟上120,不要加錯了。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http://www.gesep.com/news/show_2_26022.html


我只想說,這種裝置原型至少在一個世紀以前就提出來了,事實證明不可用,效率極低而且很容易損壞.


該報道還說


2007年,他將這一發明專利上報國家知識產權局,一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有些懷疑,並專門派人來到袁水興家中,對這一設備進行了考察。經過一番仔細研究,這位專家當場表示,大海的情況太複雜,中國很多大的機構一直都在研究怎樣用波浪發電,但還沒有人能夠研究成功,而像袁水興這樣能用波浪發電成功,在中國還是第一人。而且,這個發明還有一個環保優勢,不需使用易燃燒的能源,不會排放任何污染環境的東西。


真是民科味十足,把我國科研工作者當飯筒了.


我來po一個未來一兩年內極有可能第一個商業化的波能發電裝置。 他們開發的CETO系列產品,單機功率在1MW,30個相當於一個中小型火力發電廠,可全年運行,0污染.



我們還有一種強大的能源被浪費!



那兩個漂浮的黑點是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午夜奇聞 的精彩文章:

人類能夠移居火星嗎?
外星人?美國宇航局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
一個真實恐怖的職業:撈屍人
短篇恐怖小說《太平間里的鐘樓》

TAG:午夜奇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都在炒新能源汽車!還能不能繼續講「鋰」了?但還有一類股,產業卻還未爆發!
為了比特幣的優點,付出巨大的能源浪費是否值得?
新能源究竟有多火,連做芝麻糊的也要來摻一腳
不只有電力驅動 新能源汽車未來有多少種可能?
他們設計了一個便攜大鍋蓋,能掀起清潔能源革命?
搖不著號就買新能源?你想多了,明年的指標也要用盡了
一個小火炬……據他們說,是為了宣揚節約能源……但是雖小,卻也要炫!
大眾推出新能源概念車,這次再也不是套娃臉了
可燃冰,可燃冰,你是不是我們能源的大救星?
」地球一小時「,更浪費能源?
太陽這種能源也能被人造?
多能互補市場大幕開啟,能源領域的下一個「風口」或許就在這裡
炒新能源股?還有個後期有力的爆發的分支,你知道嗎?
驚濤駭浪:能源再迎利好消息,能源股在出一妖股,把握低吸機遇
新能源汽車股全面爆發,桌上一把好牌,還怕賺到錢嗎?
節後重大新聞:新能源車板塊大機會來了,可是主力卻唯獨進場了這一隻!
牛場牛背上背著一個氣囊,竟然是一種新能源科技,實在太厲害啊
厲害了我的哥,世界第一條新能源空鐵竟然給了成都!
新能源車充電必須要用專用充電樁嗎?其實有一個問題我們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