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為法國城市添彩的華裔藝術家
新華社巴黎6月30日專電(記者張曼) 明年秋天,法國第二大城市裡昂最古老的停車樓將換新顏,建於1969年的美食市場停車樓頂層屆時將成為一個極富藝術氣息的露天咖啡館,將藝術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這項改造計劃的設計師就是法國華裔藝術家鄭夢之。
今年6月初,鄭夢之的設計方案在4份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被負責停車樓運營和改造工程的公司選中。設計草圖一經公布,動靜結合的露檯布局、沿著整棟停車樓螺旋狀環繞的黃色帶狀裝飾,得到當地媒體和市民的一片好評,人們盛讚這位「中國藝術家」為里昂最古老停車樓帶來新的活力。
鄭夢之今年32歲,7歲時隨父母由浙江溫州移民法國,與大部分二代移民選擇經商相比,他選擇從事藝術行業多少有些另類。在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鄭夢之坦言自己的藝術之路並非坦途,「我父母那個年代的華人移民都希望子女成為商人或律師,覺得搞藝術前途渺茫。」
2006年,鄭夢之意識到所就讀的平面設計專業無法滿足自己「對設計、對藝術表達的追求」,於是轉而進入法國阿爾松國立高等藝術學院學習。畢業後,他迫於生計在里昂一家公關公司工作了近兩年,「感覺離藝術越來越遙遠,便決定辭職開始專註於藝術設計」。
「學習藝術和辭職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大決定,」鄭夢之說,「即便看不到前途,我也不害怕,我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前進,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2007年,鄭夢之決定回中國「看看故鄉現在的樣子」,不曾想到的是,這趟返鄉之旅開啟了他個人的藝術旅程。他出生的城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離開時還沒有高樓大廈,現在卻遍地都是」,中國城市的變遷、居民住所變化引發了鄭夢之強烈的興趣。
「這種變化讓我開始研究人與空間的關係」,大到城市布局,小至個人生活空間,都成為他的藝術研究對象。談及這一次回鄉之旅,鄭夢之很興奮,「我在迷茫時回到出生的地方,在那找到前進的方向,回溯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藝術作品折射著藝術家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在鄭夢之的作品中,「跨越」是貫穿始終的主題。「我學習西方藝術理念,也保留著中國人的審美,『跨越』就是我想表達的理念。」「我希望給停車場不同的定義,既是停車場也是藝術建築,既有實用功能也能供人閑暇放鬆……讓這座建築跨越不同的定義和功能。」
如今,鄭夢之已在業界嶄露頭角。2014年,他設計的大型裝置藝術品被法國配電公司選中購買,作為永久裝飾置於公司位於巴黎拉德芳斯商業中心的辦公大樓內。2015年,在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上,鄭夢之用紙板、木條、紙片搭建的房屋模型「被拋棄的模型」系列大受好評,引起評論家和收藏家的注意。
「藝術之路充滿未知,即便小有成績,我也不知道將會走向何方,只知道在藝術的道路上我不會停歇。」鄭夢之在故鄉找到靈感,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故里展示自己的藝術理念和作品,讓人們感受「跨越」。
(責編:tibet)






TAG:中國西藏網 |
※華裔美國畫家:沃倫·常
※外媒:美國作家新書思索美國華裔「命運」
※美國華裔畫家楊書泉葡萄系列
※實拍:泰國的首富,華裔商人謝國民的發家史
※「中國戰鷹」:美國華裔王牌的抗戰傳奇
※被稱為「千島之國」,是東南亞華裔最多的國家,四大富豪均是華裔
※旅美華裔閃耀國際馬拉松舞台 體育為媒溝通中外
※華裔移民的美國夢:從清潔工到斯坦福教授
※美國華裔交通部長趙小蘭父女榮返華埠,對話華文媒體,民眾夾道歡迎
※【特寫】怒懟美國國會兩黨領袖的華裔兄弟
※美國僑報網:美國華裔移民的慈善活動正飛速增長
※美國華裔畫家凱爾文·雷作品選
※最新諾獎預測出爐:華裔女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張遠成熱門
※大洋洲第二大國家,華裔總理:我永遠是中國人的兒子
※灣區華裔女生贏聯合國世界和平海報賽大獎
※他用中國水墨畫征服迪士尼!華裔為何成為美國夢的最佳代言人?
※模擬經營遊戲《骯髒中國餐館》現身國外社交網站,涉嫌歧視華裔
※東南亞華裔最多的國家,四大富豪均是華裔,財富占該國百分之四十
※美國華裔市議員怒懟防長 向白宮請願:釣魚島屬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