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藝術的輝煌,從一本做了70年的雜誌開始
點擊播放 GIF/1541K
本文節選自《知日現代霓虹藝術力》特集
「我們無法想像美術雜誌普及的那一天,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這是寫在《美術手貼》1949年6月號編輯後記中的一句話。
如果一本雜誌能夠真誠地觀察並記錄當下,它便足以反映世相,而當這種「觀察與記錄」有了時間的厚度時,它才能夠代言歷史。這本創刊於1948年的日本殿堂級美術雜誌,是日本戰後藝術發展史的最佳代言人。
從廢墟中走出的藝術
《美術手帖》的歷史軌跡
創刊至今已經70年的《美術手帖》在今天,已經成為了全日本最權威的當代藝術雜誌。它以近現代藝術為中心,聚焦國內外的藝術流向動態,是一個不同流派藝術家交流的平台。它是無數藝術家了解全球藝術信息的窗口,也是藝術入門者的必備指南。
《美術手帖》創刊號
《美術手帖》 時期,正值日本戰後不久。在這個混沌而百廢待興的年代,藝術可以成為某種精神慰藉,不高高在上,只是恰到好處。所以創刊初期的《美術手帖》遵循的是平易近人的「親民路線」,科普現代藝術的基礎知識與技法,訪問藝術家工作室,召開寫生會、設立問題箱……這些「手冊感」滿滿的企劃,驗證了《美術手帖》從最初開始,就不是專享於藝術家或文化人的讀物,而是面向普通勞動者的藝術雞湯。
法國畫家肖像畫(創刊號)
塞尚的《讀書的青年》名作鑒賞(創刊號)
20世紀50年代之後,日本社會的氣氛發生了明顯變化,1951年的《對日和平條約》讓日本從美國的佔領下回歸國際舞台西方的「現代藝術」陸續進入日本,畢加索、馬蒂斯、凡·高、高更、塞尚……這些本該歸類於「近代美術」的大師們 ,在《美術手帖》中作為「現代美術」的先驅頻頻登場。
《近代繪畫50年》特輯(1951.1)
美術年表(1901—1950)與亨利 馬蒂斯作品《摩洛哥風景》
《現代作家150人 歐美畫家與雕塑家》特輯(1957.1)
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庫西作品
在西方近現代藝術開始入侵日本的同時,一直以來都閉關於國內的作家和批評家們也都紛紛奔赴海外進行實地取材,學習西方最新的批評理論。從此,評論家在雜誌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東野芳明、中原佑介等藝術評論家也通過美術手帖的「藝術評論募集」嶄露頭角。
隨時代變遷的主題
20世紀60年代後期,主編們開始「明目張胆」地將自己的個性與編輯方針灌輸到雜誌當中。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1967年就任的宮澤壯佳主編。
《還有另一種文化亞文化狀況》特輯(1970.3)
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年表拉頁
積極將「美術」與「音樂」「亞文化」相結合,魔幻、嬉皮、搖滾……這些亞文化符號被重重地烙印在「宮澤時代」的雜誌中,在那個還沒有《STUDIO VOICE》《QUICK JAPAN》的年代,《美術手帖》突破了高雅藝術與亞文化的界線,成為當時年輕人心目中最有態度的文化指南。
《現代美術沃霍爾以後》創刊40周年600號紀念特輯
羅伯特梅普爾索普鏡頭下的藝術界
如今的《美術手帖》
在資訊爆炸與雜誌視覺化的大潮中,《美術手帖》也逐漸轉型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以資訊和視覺為主導的綜合性美術雜誌。
《KAWALL》特輯(1996.2)
KAWALL的系譜
但在去年,這本頗具傳奇色彩的美術雜誌,遇到了創刊史上最嚴重的破產危機。
2015年3月5日,會田誠在自己官方推特上發布了這條推文。
「如果沒有了《美術手帖》,嚮往成為藝術家的年輕人,要從哪裡才能獲取海外的最新資訊呢?難道要埋頭讀那些看不懂的英文雜誌嗎?」
知日專訪《美術手帖》現任主編岩渕貞哉
慶幸的是,通過民事再生保護,從1948年走到今天的《美術手帖》在這場危機中存活了下來。主編岩渕貞哉充滿感激與感慨地表示:「不管公司的經營還是雜誌的編輯多麼困難,因為得到如此多的勇氣,我們還是會繼續走下去。」
《初音未來》特輯(2013年6月)
網站「pixiv」的初音相關插畫投稿數
從具體美術的興起到新波普時代的來臨,再到BL(男孩們的愛)與Bioart(生物藝術)的出現;從岡本太郎的「藝術爆炸論」到村上隆的蜚聲國際,再到ChimPom的橫空出世,《美術手帖》所代表的,不僅是日本戰後藝術的今天,而是在歷史文脈上的一種繼往開來。
《村上隆》特輯(2016年1月)
東山御物與村上隆「解讀東亞的政治、經濟、藝術」
在眾多美術雜誌相繼停刊的局面中,《美術手帖》正在不斷改變,不管是雜誌內容的年輕化,還是經營戰略的多樣化,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家老牌美術雜誌在新時代中的堅持與創新。
「美術雜誌真正普及的那一天」究竟會是「哪一天」,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未來,或是從歷史中找出對應。但《美術手帖》為藝術大眾化所做的貢獻與堅持,應該會讓這一天的到來變得指日可待。
SangHe 、curry / text
美術出版社 / picture
《知日·現代霓虹藝術力》特集
誰造就現代日本的魅力?這群霓虹藝術家你需要了解!
亞馬遜、京東、噹噹網、天貓
全網現貨發售中!






TAG:知日 |
※讀一本書,在藝術領域最繚亂繽紛的30年里走一遭
※70年前梁思成的這本驚世之作,每一張都是藝術品
※15年匠心製造,這個日本藝術家筆下的金魚,竟然是「活」的……
※27歲的他是日本最年輕的糖塑藝術家,5分鐘就讓千年手藝再次驚艷世人!
※日本藝術家連續5年每天創造一副微型世界作品,太厲害了
※200年前的藝術品是怎麼做的?
※日本藝術家三年半時間裡每周6天每天10個小時,只畫了這一幅畫
※美國六十年代的藝術照,最後一張太開放了!
※16歲的他就成為了3d藝術家,在練習本畫出個宇宙
※日本藝術家三年半時間裡只畫了這一幅畫
※他上了31年春晚,今年將是第32年,致敬老藝術家!
※日本藝術家連續5年每天創造一副微型世界作品,蟻人有地方耍了
※閱後即焚的異次元世界藝術大展,每年7天7萬觀眾,我去了
※這個超酷炫的藝術家,做了一個燈,造福了11億人
※一幅畫與500年前的藝術圈
※16歲的小藝術家,將橫格本玩出了穿越
※80後中國藝術家,為了故事人物,跑遍全日本!
※他的甜蜜,正撩動你的心!5分鐘就讓千年手藝再次驚艷世人,27歲的日本最年輕糖塑藝術家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