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名將馮子材的一生

清朝名將馮子材的一生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歷任廣西、貴州提督。咸豐年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中法戰爭時,已年近70,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於鎮南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


馮子才逝後葬於欽州,朝廷詔予於欽州城東南隅建「馮勇毅公專祠」紀念,稱「宮保祠」。

清朝名將馮子材的一生


馮子材生平簡介


1818年8月17日,馮子材出生於廣東欽州城外沙尾村。年幼父母雙亡,與祖母、兄長相依為命。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馮子材在靈山縣境內被天地會劉八部劫持,與反清隊伍結下冤讎。同年投奔團總黃汝諧,充當勇目,協助圍剿當地農民起義軍。

1851年(咸豐元年),參加鎮壓粵桂邊界的農民起義軍,官至千總。後隨廣西提督向榮鎮壓太平軍起義。


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軍起義失敗後,清廷大封「功臣」,馮子材也被賞穿黃馬褂,封騎都尉世職。


1865年(同治四年),奉命前往廣東羅定、信宜剿滅當地反清隊伍。兩個月後,赴任廣西提督。18年後,告病還鄉,暫時結束了多年的提督生涯。


1883年(光緒九年),十二月, 法國挑起中法戰爭。因為官場腐敗而稱病告退的馮子材構築工事,再次出山,抗擊法軍。馮子材應兩廣總督張樹聲之邀督辦廣東高、雷、欽、廉四府團練,參加抗法戰爭。


1885年(光緒十一年),以68歲之軀,精心策劃,親身指揮,創造了震驚時世的鎮南關——諒山大捷。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戰爭爆發,他又率軍北援,立下赫赫戰功。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中英片馬爭界交涉產生糾紛,馮子材奉命任雲南提督。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調他入京統帶京營。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年已86歲的馮子材會辦廣西軍務兼顧廣東欽廉防務。夏間行軍,途中中暑,牽引舊傷,在南寧行轅辭世。

清朝名將馮子材的一生


苦難童年


馮子材祖上世居廣東省南海縣沙頭圩(今屬廣州市),清朝乾隆年間,該圩遭受水災,馮子材的祖父便遷到欽州城外沙尾村定居。


嘉慶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818年8月17日),馮子材在這裡降生。當時的欽州,隸屬廣東。

童年的馮子材,生活過得十分艱辛。他4歲喪母,10歲喪父,與祖母、兄長相依為命,孤苦伶仃,只上了兩個月的學便輟學。為了活命,小小的馮子材不得不隨大人販鹽、做木工、捕魚摸蝦、護送牛幫,籬笆房被洪水衝垮後只好住進廟裡,饑寒交迫,朝不保夕。父母雙亡後,舅父黎氏欲收養馮子材,被馮子材拒絕,祖孫日復一日地過著凄慘的生活。馮子材15歲那年,祖母撒手人寰。求生的慾望,驅使流浪街頭的馮子材操刀使劍,練就一身好武藝。藉此拳腳功夫,馮子材為人放木排、做保鏢,受盡凌辱。


加入清軍


鴉片戰爭後,兩廣地區反清運動風起雲湧。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31歲的馮子材與友人外出做生意,在靈山縣境內被天地會劉八部劫持,遂與反清隊伍結下冤讎。


從劉八軍中脫逃後,馮子材投奔團總黃汝諧,充當勇目,協助黃圍剿當地農民起義軍,從此成為清朝的統治工具。但是,黃汝諧貪功吞賞,馮子材絕望之餘,率眾改投廉州(時屬廣東,治今合浦縣廉州鎮)知府,在鎮壓天地會、圍攻廉州的戰鬥中大顯身手。繼之,馮子材奉調高州清剿凌十八義軍,因作戰勇敢,獲八品頂戴,為其升遷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鎮壓天國


19世紀50年代初,馮子材在廣西博白聚眾起事。當時兩廣地區階級矛盾尖銳,天地會起義此伏彼起。


咸豐元年(1851年)四月,樹旗反清的廣東天地會領袖劉八率部眾萬餘人進攻博白,馮子材趁機投奔這支隊伍。5月,劉八進攻博白失敗,馮子材拉出部眾千人,投降知縣游長齡,並被改編為「常勝」勇營,積极參加鎮壓粵桂邊界的農民起義軍,積軍功擢升至千總。後隨廣西提督向榮鎮壓太平軍起義,一路尾追到江南。


咸豐三年(1853年)4月,身為都司的馮子材統帶廣勇,隸向榮在南京城外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不時向城內太平軍進攻。


咸豐六年(1856年)六月,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摧毀,馮子材敗逃丹陽。


咸豐八年(1858年)一月,欽差大臣和春復立大營於滄波門、高橋之間,挖掘長濠,堅築高壘,圍困天京太平軍。馮子材身負守御之責,屢次擊退太平軍的衝鋒,並攻毀太平軍在城北修築的柵欄營壘。由於馮子材真心替清廷賣命,深得上司的器重,幾年之內由都司一步步升為總兵。清軍悍將張國梁曾撫其背,稱讚說:「子勇,余愧弗如。」同年九月,太平軍主將陳玉成,李秀成分別領軍進至滁州烏衣(今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烏衣鎮),準備會攻清欽差大臣德興阿的「江北大營」。和春派馮子材領兵5000渡江相援。27日小店一戰,馮部幾乎全軍覆沒,僅剩三四百親兵逃回江南。


咸豐十年(1860年)五月,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清軍「江南大營」。馮子材隨江南大營次帥張國梁逃到丹陽,又被太平軍擊敗,張國梁在丹陽南門外落水溺死,事後,馮子材收聚殘軍,退往鎮江固守。


同治元年(1862年)初,太平軍屢次攻打鎮江,消滅了馮部的一些軍隊,但都沒有產生很大威脅。二月,負責揚州軍務的江寧將軍都興阿與馮子材不和,請求將他外調。後未果,仍留鎮江歸曾國藩轄制。以後,馮子材以孤軍3000人守御鎮江,不時與太平軍小部隊接仗,但由於太平軍沒有在鎮江一帶投入多少兵力,曾國藩也沒有重用他的打算,馮子材實際上主要處於觀戰的地位。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天京陷落,清廷大封「功臣」,馮子材也被賞穿黃馬褂,封騎都尉世職。

清朝名將馮子材的一生



出關靖邊


成為統兵大員後,馮子材率部攻下了太平軍佔據的重鎮丹陽,受到清廷的嘉獎。


太平天國失敗後,馮子材於同治四年(1865年)奉命前往廣東羅定、信宜剿滅當地反清隊伍。兩個月後事竣,始赴廣西提督本任。此後18載,馮子材在廣西提督任上連連用兵,翦除各地反清武裝,並3次率兵赴越南,追剿入越的反清隊伍。


同治八年(1869年),馮子材首次赴越,目的是追擊吳亞忠率領的反清農民軍。攻下吳部佔領的地盤及吳戰死後,於當年班師回國。途中吳部將梁天錫降而復叛,馮回師繼續追剿,事平後於翌年回國。


同治十年(1871年),因越南邊境戰亂,藩屬國越南無法向宗主國清朝進貢,馮子材再次奉命帶兵出關,平定戰亂,疏通貢道後於當年入關。


光緒四年(1878年),馮子材舊部副將李揚才因官場失意,便以恢復越南李氏祖業為由,率軍入越顛覆越南阮氏王朝的江山。馮子材第三次奉命入越討李,次年生擒李揚才,並全殲李軍之後率師回國。


馮子材就任廣西提督期間,彈劾過貪官污吏,伸張過正義。但官場風雲險惡,當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弄得馮子材暈頭轉向時,他只好告病還鄉,暫時結束了長達20多年的提督生涯。


鎮南大捷


光緒九年(1883年)十二月,中法兩國因越南的保護權問題爭執不下,兵戎相見,法國侵略軍悍然向駐紮在北圻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法戰爭爆發。


初始,清軍在越南戰場上節節敗退,法軍乘勝北上,叩我邊關,並將戰火引到中國東南沿海。國難當頭,清朝上下著急,地處抗法前沿陣地的兩廣總督、廣東巡撫想到了賦閑在家的老將馮子材,起用他督辦高、廉、雷、瓊4府25州縣團練。


本來,馮子材是因為官場腐敗而稱病告退的,見有立功報國的機會,他便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於是,他把團練總部設在自己家中,並將招募到的兵員改編成「萃軍」,取其大號「萃亭」之義。


隨著邊關頻頻告警,馮子材奉命率10營「萃軍」從欽州開拔,奔赴抗法前線。行抵上思,加招8營。這支共9000人的部隊,軍紀嚴明,馬不停蹄地開赴指定的集結地。


光緒十一年(1885年)大年初一這一天,馮子材行抵國門鎮南關前,與廣西巡撫兼關外軍務督辦潘鼎新會面,共商抗法計策。


這時,法軍正乘餘威向清軍發動猛烈進攻,鎮南關在馮子材抵達後第9天陷落,形勢十分危急。


兩天後,清廷諭令馮子材幫辦廣西關外軍務。


國門失陷,主帥潘鼎新落荒而逃,前線群龍無首,亂作一團。署理廣西巡撫李秉衡召集諸將,推薦馮子材為前敵主帥,得到大家的擁護。


受命於危難之際,馮子材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以便在為國捐軀時收屍。他帶領各路將官認真勘察地形,決定誘敵深入,在關內與法軍決一死戰。


在構築工事,備戰就緒之後,馮子材決定出兵擾敵,引魚上鉤。二月初七日(1885年3月23日),法軍大舉出動,越過關門,進入清軍防線。馮子材父子身先士卒,揮刀迎敵,縱橫衝殺,打得法軍鬼哭狼嚎,丟盔棄甲,退出關外,據陳悅考證法軍紀錄陣亡74人,但已是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 。


接著,清軍乘勝出關追敵,連克文淵、驅驢、諒山、長慶府、觀音橋等處。法軍落花流水,招架不住。


馮子材以68歲之軀,精心策劃,親身指揮,一舉反敗為勝,創造了震驚時世的鎮南關——諒山大捷。這一仗是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光輝典範,打出了軍威,張揚了國威,法國茹費理內閣因之土崩瓦解。打了大半輩子的仗,馮子材從未如此揚眉吐氣。恰在此時,清政府在「乘勝即收」思想指導下發布停戰令,馮子材含恨撤兵。

清朝名將馮子材的一生



扶病遠征


馮子材從越南撤兵回國後,「奉旨」督辦欽廉一帶防務,並會辦廣西一帶防務,重點對付法國對西南邊疆的侵略。中法戰爭結束後,馮子材奉旨督辦廣東欽廉(今屬廣西)防務。旋獲太子少保銜,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之後,馮子材奉命到海南島鎮壓黎民起事,同時為當地經濟、文化開發事業做了不少好事,被補授雲南提督,旋賞兵部尚書銜,繼續留辦粵防。


光緒十二年(1886年),他率軍赴海南島,鎮壓黎族人民起義。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他又率軍北援,駐節鎮江,以備調遣。馮子材在中法戰爭中的赫赫戰功,受到朝野各派的矚目。甲午戰爭爆發後,馮子材請纓北上抗日,獲准赴江南辦防。途中聞《馬關條約》簽署,中國賠款失地,悲憤中電請北上決戰,未果。1901年,馮子材遭人暗算,被調離雲南,改任貴州提督,他憤而告假,隨之開缺。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中英片馬爭界交涉事起,馮子材奉命赴雲南提督任,爭回片馬,穩定了雲南局勢。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維新派領袖康有為曾建議光緒皇帝調他入京統帶京營。次年,馮子材赴雲南提督任,統領全省防營。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他一度上書,請率數營入京勤王。但當時中國政治變化迅速,無論是「帝黨」還是「後黨」,都沒有借用上這支力量。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欽廉一帶會黨蜂起,兩廣總督岑春煊又想到了馮子材。年已86歲的馮子材又起身田間,會辦廣西軍務兼顧廣東欽廉防務。夏間行軍,途中中暑,牽引舊傷,在南寧行轅辭世。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海浪(微信號:cn13714009527)


推薦2016最HOT微信號


易經風水不求人


微信號:yijingjiedu


簡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之美,你我共賞,易經之道,你我共析!


紅樓夢賞析


微信號:hlm364


簡介: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獨我痴,這裡是最大的紅樓夢粉絲社區,一起來解其中味吧!


歷史解密故事


微信號:lsjmgs


簡介:最大的歷史解密故事社區,我們以史會友,不亦快哉!


史記


微信號:shiji234


簡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里的故事,你我共賞!


孫子兵法案例


微信號:szbingfa


簡介:最大的孫子兵法研究者和愛好者社區!


道家文化精選


微信號:gnq365


簡介:道家文化精選,微中醫旗下精品號,醫道同源,中醫與道家有著不解的緣份,醫與道的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讓人賞心悅目!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微信號:mzsz1234


簡介:中國最大的面診手診舌診脈診社區,10萬粉絲的選擇,微中醫旗下精品號,通過此號,體外診斷不是難事!


詩經


微信號:shijingba


簡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裡是最大的詩經愛好者社區!


上下五千年


微信號:sx50000


簡介:中華上下五千年,最大的中國歷史愛好者社區,我們以書交友,以文會友,暢談歷史,不亦快哉!


春秋戰國


微信號:cqzgclub


簡介:最大的春秋戰國愛好者社區,10萬粉絲的選擇!


聊齋志異


微信號:liaozhai365


簡介:這裡有光怪陸離的聊齋志異,鬼怪故事!


網友推薦好文


回復「數字關鍵詞」,可看對應熱文


【1】清朝有哪四大水師艦隊?它們又是怎樣消失的


【2】揭秘:賈寶玉的原型是納蘭性德,還是「滿洲第一才子」?


【3】八旗兵:清朝打江山、坐江山的唯一支柱武力


【4】嘉慶帝誅殺和珅的背後隱情:即位前兩人就有積怨


【5】清朝大貪官和珅:史上最有錢的官究竟有多少錢


【6】6歲登上王位的福臨


【7】看了滿清入關後的屠城,你還讚頌大清朝嗎?


【8】萬曆皇帝為何28年都不上朝?


【9】清朝皇帝的龍袍值多少錢?龍袍上為何綉蝙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緣何咸豐在位時慈禧鬥不過慈安
咸豐帝為何事感慨:皇帝想勤儉都不容易
兩宮太后謎案: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有什麼關係?
一句話點評清朝十二位皇帝:句句經典!
左宗棠讀書修身8句,神交古人

TAG:清朝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一代名將伍子胥的人生
此人與侯府侍女私通,生一子是千古名將,娶妻又生一子是一代權臣
史上最牛捕快:丫鬟生的兒子是千古名將,妻子生的兒子連皇帝都怕
隋末唐初名將李靖一生
一生血戰報大唐的名將,但他的孫子最後卻把大唐賣了
被低估的蜀漢名將,一個贗品兒子的悲劇人生
唐朝名將郭子儀為何一生未受重用?
明朝名將李文忠的簡介 李文忠的兒子是誰
除了孫子以外,中國歷史上另一位兵聖,一生無敗績是中華第一名將
一代名將李廣一生為何未得封侯
這衙役真牛 私通侯府奴婢生千古名將 娶妻又生個皇帝都怕的兒子
他是魏國後期名將,斬殺孔明之子,生擒劉備長子
中國歷史上生的彪悍卻死的憋屈的名將(一)
此人是功勛卓著的俄國名將,沙皇的皇后給他生孩子,堪稱人生贏家
唐代名將李靖一生毫髮無損
此人是俄國傳奇名將,沙皇的皇后為他生孩子,堪稱人生贏家
悲催的三國良將,一生活在名將影子里!
此人私通公主奴婢,生下一代名將,娶妻再生的兒子皇帝都怕
南宋名將孟珙救了一個人,二十年後這人的兒子帶兵滅了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