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我們如何理財
佛教不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利生修行的道糧,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合法的錢財,能用來作福利人,錢財越多越好。
財富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的,那麼如何合法取得呢?
在社會上,聚集財富最基本的方便法門,就要學習作工、經商、務農等各種工巧技藝,同時亦要能勤勞、節儉、寬厚、信心、結緣、布施,如此方能致富。
努力獲得的合法財富,如何使用呢?《雜阿含經》裡面講:「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 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餘一份藏密,以擬於貧乏。」
將財富分為四份來處理:
一份自食用:取之四分之一用做衣食住行之需。
二份營生業:保留四分之二經營事業,繼續投資。
剩餘一份藏密:另外一分要做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佛經里處理財富的方法,除了《雜阿含經》的財富四分法外,《心地觀經·厭舍品》里也有開示:
一份財寶,常求息利,以瞻家業。
一份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須。
一份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
一份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
在《大寶積經·善順菩薩會》以波斯匿王為例,說明財富的處理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一分奉如來世尊及比丘眾。
一分施與舍衛城中貧窮苦惱,無依怙者。
一分財物留資國用
在《般泥洹經》中,對財富的處理方法是說,除了生活必需之外,有四分法:
一為供養父母妻子。
二為瞻視人客奴婢。
三為給施親屬知友
四為奉事君天正神沙門道士。
若能依上述方法處理財富,家居生活必能安定富足。
來源:鳳凰佛教




TAG:弘化社 |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呢?
※泰迪熊如何教會我們同情?
※我們為什麼會誤解佛教
※貓咪教導我們的人生道理
※我們如何見佛?
※我們應如何理解「智」
※《我們戰鬥吧》男神們教你如何撩妹!
※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情緒
※佛教奉勸我們不殺生的意義何在?
※我們該如何悼念楊絳先生
※我們應該如何恭敬佛像
※《爸爸去哪兒》教會我們的那些育兒方法,真的可信么
※非理性恐懼如何影響我們?
※地外生命之謎:我們該如何尋找他們?
※佛陀講述蜂蜜和人生的真諦 我們為何總忘記生命無常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肝臟
※我們教霍建華如何成為合格的女兒奴!
※我們為什麼要讚歎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