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天宮二號9月發射 將進行全球首次空地量子密鑰傳輸試驗

天宮二號9月發射 將進行全球首次空地量子密鑰傳輸試驗

天宮二號9月發射 將進行全球首次空地量子密鑰傳輸試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消息稱,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7月9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即將開展發射場總裝和測試工作。

據國際在線援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按流程完成了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2016年7月7日從北京啟程,經鐵路運輸,於9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裝載全球首台空間冷原子鐘、全球首次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試驗等14項空間應用載荷。


全球首台空間冷原子鐘


據新華網3月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此前介紹,天宮二號將搭載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鐘升空,利用太空微重力條件,穩定度將高達10的負16次方。


超高精度的原子鐘,是衛星導航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

衛星導航的基本原理是,精確測量微波信號從衛星到達目標所用的時間,可得衛星和目標之間的準確距離。因此,測量時間的精度,直接影響定位準確度。


常溫下,原子都有大約每秒幾百米的熱運動,導致原子和電磁波作用時間短,影響原子鐘的精度。目前GPS和北鬥上使用的原子鐘,精度僅到納秒(10的負9次方秒)級,故民用GPS的導航精度在十幾米左右。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籍華人朱棣文發明了激光冷卻原子的技術,可以用幾束激光把原子團冷卻到絕對零度附近,也就是讓原子幾乎一動不動。當把這種冷卻後的原子放進微波場的時候,原子與微波的作用時間大大加長,使得原子鐘的精度顯著提高。這就是達到皮秒(10的負12次方秒)量級的「冷原子鐘」。


但是,原子團在進入微波場後,由於重力作用,速度很快會變大,從而對冷原子鐘的精確度產生影響。因此,在太空無重力或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冷原子鐘」,理論上應當更為精確,這也是天宮二號搭載「空間冷原子鐘」的意義所在。


「空間冷原子鐘」試驗若成功,或將使「北斗導航」的精度達到厘米級。

空地量子密鑰分發試驗


據《錢江晚報》今年6月報道,今年7月,我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今年9月,量子通信的核心環節:密鑰(加密、解密的鑰匙)傳輸實驗,將搭乘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天展開實驗。這意味著,世界上首封絕對不會被截、被破、被複制的密信,將要誕生。


傳統的通信加密和傳輸安全,都是依賴於複雜的演算法,既建立在現有計算機計算能力不足的基礎上。然而,全球都在加緊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將能夠將以往計算上百億年的計算量,在大約1分鐘內完成。可以說,在量子計算機面前,任何基於演算法的加密都是沒有意義的。


然而,量子通信技術,卻因光量子的物理特性,決定了這種傳輸方式的絕對安全。首先,單光子不可被分割、測量。如果在天上的光子射向地面的過程中被劫持,那麼地面上就一定無法再接受到這粒光量子了,這會讓接收方及時警惕情報已被盜。

其次,量子態不可複製。處於量子態的粒子,一旦被複制,原來的粒子也就毀了。這保證了信息不可被竊聽。


因此,量子通信方式,從原理上確保身份認證、傳輸加密以及數字簽名等的無條件安全,可從根本上、永久性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另據新華社解讀,在衛星成功進行多項實驗後,天地一體化量子科學實驗系統將投入正式運行。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透露,「京滬幹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工程,預計今年下半年交付。


這一工程將構建千公里級高可信、可擴展、軍民融合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路,建成大尺度量子通信技術驗證、應用研究和應用示範平台。結合量子衛星和京滬幹線,將初步構建我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據了解,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多顆量子衛星,力爭在2030年前後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路。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微博)備份目標飛行器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為滿足推進劑補加驗證試驗需要,對推進分系統進行 了適應性改造;為滿足中期駐留需要,對載人宜居環境做了重大改善,具備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設計在軌壽命2年。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考核驗證航天員中期駐留、推進劑補加等空間站工程相關關鍵技術,並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試驗,以及在軌維修試驗和空間站技術驗證試驗。


目前,酒泉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進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T2火箭,以及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將於8月上旬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出廠測試,執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定選,正在進行任務強化訓練。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2016年9月中旬發射,之後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做好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訪問的準備。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太空垃圾傷人概率為1/2500 低於交通事故
外媒:北斗導航民用用途成倍增加
「朱諾」號成功駛入木星軌道 開啟太陽系研究新紀元
量子衛星工程星箭出廠審定會在京召開
朱諾探測器與木星「一日之遙」 明天實行變軌

TAG:太空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明日凌晨發射
「墨子號」首次實現白天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今晨成功發射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擬8月中旬在酒泉擇機發射
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中國首次進行了從地球到軌道的量子傳輸
「墨子號」首航——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揭秘
全球首個城市條件中的四維量子加密試驗成功!
量子短密鑰一次一密通訊系統首次試驗成功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英媒:後續或部署20顆
中國實現超400公里抗黑客量子密鑰分發 全球首次
台媒:大陸7月將發射量子衛星 繫世界首例
中國量子科技再獲重大突破:首次實現白天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
天宮二號抵達酒泉發射中心 搭載原子鐘及量子通信實驗室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可聯絡核潛艇無懼泄密
中國將發射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眾多細節亮點曝光
「墨子號」實現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離全球量子通信網又進了一步
天宮二號配備10米長太空機械臂 測試量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