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有風險,產婦須謹慎
本月,英國的產科醫生舉行了一次會議,來討論是否應當正式告知女性順產存在的風險,正如剖腹產前告知風險那樣。
如今,女性在剖腹產前會被依法告知所存在的風險,包括恢復時間增長等,但是順產前並無相關風險告知,儘管可能會導致併發症。
去年,倫敦最高法院對一名在順產中因缺氧而導致腦損傷的嬰兒及其母親做出判決,予以近9百萬美元的賠償。在該案件中,該婦女的產科醫生知曉她的情況:骨盆偏小且患有糖尿病,很有可能引發併發症,但醫生並未告知其可能的風險。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將會討論是否該對程序和指導方針做出改變,從而使順產的風險更公開。
如今,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女性可以要求進行剖腹產,但必須簽署一份聲明表示自己已被告知相關風險,最終很大程度上由醫生的建議來決定生育方式。這意味著許多女性被建議進行順產。
但是大量實踐證據表明,隨著初次生育的產婦年齡增長,剖腹產才是最安全的選擇。無論產婦年齡多大,順產都會引發產婦骨盆底肌肉撕裂、導致嬰兒創傷的併發症,甚至存在產婦不得不進行緊急剖腹產的情況。
如今,初次生育的產婦平均年齡接近30歲,相關風險更大。
2014的一項由悉尼醫學院Hans Peter Dietz進行的研究表明,女性生育第一個子女後,骨盆底肌肉撕裂的風險增加6%。而肌肉從恥骨分離,從而導致日後脫垂的風險,20歲產婦增加10%,40歲產婦則增加20%。Dietz表示:「她們有權利知道這些。」
英國醫生Wilson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與韌帶的延展性大不如前。這使得生產時肌肉撕裂以及緊急剖腹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與有計劃的剖腹產相比,可能帶來高風險的感染、出血及血栓。」
但這也並不是說有計劃的剖腹產就沒有風險,同樣存在感染、失血及未來生育併發症的可能性。
英國國民醫療保健制度的產科醫生Bryan Beattie表示,應當將事實與風險一併告知。「產婦往往知悉剖腹產的潛在風險,但對於順產風險的了解並不多。」
來自產科服務改進協會的Deborah Chippington Drrick認為:「順產並不是對策,而是生產的自然結果。」
來自英國皇家助產士學會的Louise Silverton提出:「我們需要對此坦率真誠地交換意見。」而Beattie認為,選擇權應交給女性。
我們對醫生們的討論動態持續密切關注。
※修腳有風險,足浴須謹慎
※劈腿有風險,需謹慎!
※玩笑有風險 惡搞須謹慎
※給貓剃毛有風險,謹慎,謹慎,再謹慎!
※擼串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拔罐也有風險,過程須謹慎!
※麻將有風險,上桌需謹慎
※談戀愛有風險,需謹慎
※撩妹有風險,泡妞需謹慎!
※健身有風險,運動須謹慎!
※洗澡有風險,沐浴需謹慎
※蹦極有風險 參與需謹慎
※接吻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擼狗有風險,嘗試需謹慎!
※撿漏有風險,出手需謹慎
※種草莓有風險,下口須謹慎!
※轉正備胎有風險,易主需謹慎
※戀愛有風險,同居需謹慎
※人流風險高,避孕需謹慎,教你怎麼安全有效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