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個堅固、永恆的自我是並不存在的

一個堅固、永恆的自我是並不存在的

我們都有很清楚的「自我感」,明白「我」的感覺。當我們的心想著「我要去工作」、「我要回家去」、或「我餓了」的時候,心裡都知道所指的對象是誰。即使動物都有其認同的觀念,雖然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用語言來表達。當我們試圖分辨和理解這個「我」到底是什麼時,它又變得非常難以釐清。


在古代印度,有許多印度哲學家認為有個獨立於身心發展而存在的自我。他們覺得必定有某種實體的存在,能夠提供自我在不同階段的連續性,例如「當我年輕時」或「當我年老時」的我,甚至是在過去生或未來生裡面的「我」。所有這些不同的「我」,都是短暫且無常的。因此人們認為在生命不同的階段,必然存在某種統一而且永恆的自我。這是自我獨立於人類的心智與身體的思想基礎。他們稱此為「我」。


實際上,我們都抱持著「我」的觀念。若審視自己是如何覺察到自我意識,會發現我們將其視之為生命的核心。我們並非將「我」當做手、腳、頭以及軀體的某種組合,而是把它看成這些部份的主宰。例如,我不會把我的手臂當做我,我只將它看成是我的手臂;我對於自己的心念也抱持相同看法,認為它是屬於我的。於是我們相信有個獨立存在而發展的「我」存在於生命核心,它掌控組成生命??的各個部份。

這種想法有什麼不對呢?這樣一個獨立於身心而存在、恆常與一元的自我,我們如何能否定其存在?佛教哲學的看法認為,唯有在與身心複合體的直接關係中,才可能理解「我」是什麼。他們解釋說,若有個「我」或「自性」存在,那麼這個「我」要不是跟組成生命的無常部份〔即心與身〕分隔開來,否則它們是合一的。然而,若它跟身心分離,那就與它們毫無關連。而永恆且無法分割的我與無常的身心可能為一體,這想法本身是荒謬的。為什麼?因為「我」是單一且不可分割的,而其他部份則是數不清的。一個無法分割的實體怎可能會有其他部份?


所以,我們感到如此熟悉的這個我,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有些佛教哲學家指向心與身的綜合,認為它們的總合即是「我」。其他人的看法則為,我們續添不斷的身心必定就是自我。也有一些人??相信某種獨立的智能,即「一切的心智基礎」即是所謂的我。這些論點都是企圖融合我們對中心自我根深柢固的信念,但同時也承認我們視之當然的堅固和永恆特性是無法維持的。


頂禮盡虛空一切諸佛菩薩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扎西郎加活佛的博客 的精彩文章:

自己與他人都是社會和地球的一部分,一定要關愛彼此

TAG:扎西郎加活佛的博客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現在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男人,而是一盆植物!
每一個你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不願努力的曾經
科幻小說並不是預言未來,它的精神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未來
遙遠宇宙的某個角落,必存在一個長得與你完全一樣的人,一模一樣
對不起,我不會做一個永遠善良的人!
時光永遠不會逆行,把握好每一個屬於自己的清晨
你所愛的,不過是另一個自己
印度真是一個開掛的地方,在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
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愛上了一個人?
可愛的博美不僅萌的犯規,還靠著一個豪邁的坐姿圈了不少粉
說自己文藝的,沒有一個這樣的家就不要吱聲了
做一個簡單的人,有自己的心,有自己的原則
誰的內心,都有一個拿不起,卻也放不下的人!
我,是一個擺脫不了痛苦的人
她和孝庄太后一樣有才能,卻有一個特殊的癖好,無人敢言
守住一個不變的承諾,卻守不住一顆善變的心
不要去恨一個人,那是對自己的折磨
誰說傢具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的!
在浮躁、乖戾的時代,為什麼必須要有一個靠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