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眾生所思所想,佛一清二楚
為什麼眾生所思所想,佛一清二楚
節錄自 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悉知一切眾生心】:佛的智慧,能知道一切眾生的心。在金剛經上說:「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有多少眾生?就有多少心。佛怎會知道我們眾生的心呢?奇怪!那麼,我們眾生所行所作,佛豈不是都知道了嗎?不錯。眾生所行所作,所思所想,佛完全一清二楚。所謂「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佛不但知道眾生的心,而且還能見到眾生所作的事情。
方才問:「佛怎會知道眾生心呢?」這個問題,暫且不說。現在舉出兩個科學例子來說明這種道理。但是,這個比喩本來是不對的,因為我沒有法子能用對的來比喩,只可以說一個不對的。這個不對的比喩是什麼呢?就是雷達。這個雷達的功能,無論有多少的電波,它都能收到,在鏡上發現影點。又好像無線電,只要撥對頻率,各國的消息,都能收聽到。
佛是大科學家,他不但是個有形的雷達,而且還是無形的雷達。這個無形的雷達,是自然現出來的。每個眾生的自性裡邊都有佛性,佛性就是無形的雷達。可是眾生不會覺察,所以不知道。佛會看這個無形的雷達,所以稱佛為大科學家。
佛的無形雷達是什麼?就是智慧眼。因為智慧眼具足,能觀察八萬大劫以外的因緣,所以勝過有形的雷達。凡是開五眼的人,就是雷達站,能知三世的因緣。
有人說:「這個比喩是大錯而特錯,完全不對」。又有人說:「既然知道不對,為什麼要舉出這個來作比喻呢」?因為找不出第二個比喻,只好用它來作比喻。希望你舉出一個對的來告訴我。以後再講經時,採用你那個對的來講。我現在不知道用什麼對的比喻來形容,只能說一個不對的。
【能以種種方便力】:佛知道眾生的心之後,才能用方便法來教化眾生,使令眾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早成佛道。佛知道眾生的心被無明鎖住,乃用智慧鑰匙來開啟。眾生的智慧門開了,愚痴門就關上了。我們修行人,就是在找一把智慧鑰匙。什麼時候找到了,什麼時候就開悟。所以需要努力念佛,用功打坐,就是找鑰匙的方法。
【滅彼群迷無量苦】:群迷就是你我他一切眾生都在內。凡是沒有證果,沒有出三界者,都是迷的眾生。佛知眾生的苦太多,所以把群迷的苦滅了。什麼是苦?苦就是不明白眞理。如果能明白眞理,苦就沒有了。怎樣能明白眞理?就要學習佛法。怎樣學習佛法?就要髮長遠的心。盡未來際,發願學習佛法:我要在生生世世出家修行,作比丘或作比丘尼。我要生生世世作優婆塞或作優婆夷。我要生生世世在佛法中熏修,不離佛法。我明白佛法之後,要弘揚佛法,令人人都曉得佛法眞實義。要發這種願,才能有成就。修行不發願,好像開花不結果的虛花,沒有用處。
滅無量苦,談何容易。佛陀心心念念,時時刻刻想把眾生的苦滅了。可是這個眾生的苦消滅了,那個眾生的苦又來了。把那個眾生的苦消滅了,那個眾生的苦又跟著來了。就像波浪一樣,前浪滅後浪生,生生不息,這個波浪好像眾生一樣,永不間斷。可是,還必須消滅眾生的無量苦。雖然滅不盡,但是一定要滅。佛因為知道眾生的苦不容易滅,所以願意行這種難行的工作,來教化眾生。
現在有人發心救世界,這種浩劫並非一個人的力量所能辦到的,必需要結合大家共同的力量,才能挽回浩劫。可是,你等著我,我等著他,互相觀望,誰也不發菩提心來救度一切眾生——這世界就快到末日了!
挽救世界,人人有責,不管他人做不做這個工作,我要先盡我應盡的責任,不要等待他人去做。這樣子,才有挽回這個世界的希望。不然的話,大家同歸於盡,都沒有生存的機會了。
楞嚴咒專弘平台
公眾號:lengyanzhou918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公眾號:dulun1918
專弘平台 | 以戒為師| 紹隆佛種|正法久住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
※一念若悟 眾生是佛
※凡事都要想到眾生和我一道成佛
※你不想泯於眾生,先拋棄這種思想
※一切眾生都是佛
※凈空老法師:你這一生吃多少眾生肉,你將來生生世世必定要償還
※什麼是佛教所說的「有情」眾生
※為什麼想成佛,一定要立下利益眾生的志願?
※能海上師:為什麼佛說眾生皆苦?
※念佛問答:什麼在念佛堂還受到干擾,還看見很多無形眾生?
※眾生一禮一拜獲福無邊 如何才是幸福的人生
※這些智慧禪語,讓你看清眾生!
※【佛心慧語】願一聲佛號,可度一切眾生
※佛為什麼不現身讓眾生看見
※眾生相:既然買房那麼賺錢,為什麼我們還要工作?
※597.老法師常說:「一切宗教都是第一,沒有第二。」請問若一切宗教都是第一,又何必一定要學佛?這是否會破壞眾生成佛的機緣?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迷了還是佛
※佛經祖典:「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影響佛教生存的續命經,您只要知道四句,一切眾生都要供養您
※我們要做和佛有緣的眾生,五一來彌陀寺受三皈五戒菩薩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