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一定要去評論


竹的用途我說不清,建築、工業、傢具、造紙都用竹。鄭板橋說:「掃來竹葉烹茶葉」,他連竹葉都捨不得丟。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江安縣有一家生產竹製工藝品的廠,將竹根、竹筋皮、筍殼等都利用起來了。我感到這裡觸及了審美的重要問題,且關係著我國工藝美術的命運前途。利用粗壯的竹根,略微加工便成了質樸而具天趣的筆筒,每個筆筒神態各異,絕無相同者,且各具性格特徵,搞得出色時其實已是一件雕刻,是獨立的欣賞品,委屈它兼作筆筒或花瓶了。


我在竹林里撿起偌大的筍殼,那面上毛茸茸的深褐色紋樣,像一種珍貴的野獸皮,而且每張殼的色和紋也不盡相同。展開整張筍殼,有小芭蕉扇大,體形美觀,展平壓在鏡框里,便可作為新型現代藝術品欣賞,我於是撿了極好看的十餘個。被一位老鄉碰見了,他叫我趕快丟下筍殼,因那殼上全是毛毛,沾在身上不好辦,弄進脖子里就更麻煩,一看自己的雙手,早已滿是細毛。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真遺憾,我多希望有什麼理想的膠能固定住這嬌而珍異的絨毛啊!工藝廠發現了筍殼之美,將之剪貼成各樣圖案與形象,朴而多變,巧妙地利用了原始的本色之美,但他們洗盡了絨毛,沒能直接保住完整的筍殼之原形,而著意於加工。


用竹筋皮製成的團扇,輕柔、堅韌、素淡,充分發揮了材料之美,但可惜又在扇上圖畫一番,依舊是陳腔濫調的書畫,何苦以竹筋皮來替代紙扇或絹扇呢!


我國傳統工藝品大致有兩條出路,一條通向宮廷,精雕細鏤,一味迎合帝後權貴們的庸俗審美趣味,並靠金、銀、象牙、翡翠、琥珀之類材料的昂貴以提高作品的身價。以製作之精細與費時之久長標榜珍貴,西太后時代可說是這種東方羅可可風格的鼎盛期了吧!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皇家官方的奢華影響時尚,即使進不了宮廷的各類工藝品也仿其模式,庸俗之風於是乎泛濫於中華大地!外國有人來獵奇了,賣給外國人,似乎成了高價工藝品惟一的出路。多了,就不奇,何況獵奇者也並非真有水平的藝術鑒賞家。


在山西一家漆工藝廠,我看到一件低矮的茶桌,造型及漆的色澤都令我喜愛,但桌面上鑲嵌著庸俗花哨的「傳統」圖畫,我問廠里能否定購一件不鑲畫的,回答說:「可以,我們有素胎,前幾天就有法國人定了多件素胎傢具,他們也不要畫。」可見外國人也並非都是獵奇之輩。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另一條工藝品之路通向民間,泥玩具、皮影、蠟染、竹器、藤編等等大都就地取材,利用便宜的原材料,憑慧眼與巧手製成價廉物美的日用品兼欣賞品,審美於簡樸,以粗獷之美為特色。


竹製品本來是屬於民間的,但卻也曾努力在竹上雕琢,謂之空雕,無非是在竹上模仿木雕、牙雕之類,其實是大可不必的。竹製的花瓶及筆筒等被磨得很光滑,再畫上梅蘭竹菊、山山水水,依然是模擬瓷器花瓶、筆筒之類的打扮。

吳冠中:傳統工藝品的兩條出路


素樸、單純、雅緻的竹製品才不愛象牙的稀有與瓷器的光澤呢!工藝廠對竹綜合利用,利用竹海的無窮廢料獲得經濟效益,固大有發展前途,而其更深遠的影響,應是發揚了民間的、也是現代的審美趣味,希望發展中一掃庸俗的「傳統」習氣,創造工藝美術的現代化新水平!


特別聲明:本公眾號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


編者收集整理,與眾卿分享交流學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商用


若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方核實後將立即修改或刪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生之家 的精彩文章:

顧海濤:藝術創作理念
故宮博物院館藏——明代璽印賞析
約瑟夫·瑪麗·維安Joseph Marie Vien
廣東高州充滿鄉土風情的四合院老屋——鄒氏大屋
2015江西省水彩畫、粉畫展巡禮

TAG:美術生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族傳統工藝品:掐絲琺琅
美崙美奐的手工藝品-俄羅斯旅遊之八
沒品小視頻:工藝品
堪稱工藝品的彩蛋,是這樣畫出來的!
大海的禮物,貝殼工藝品的美妙點綴
越南寺廟建築中的精品,像一件巨大的鏤空雕刻工藝品
中國哪裡的木雕工藝品最好?
礦石軟陶手工藝品
院子里廢棄的園藝工具,全部都變成了花叢里的工藝品
一批崖柏木雕工藝品精品欣賞
工藝品店非法出售野生動物製品
翡翠玉石—工藝品or藝術品—相差在哪裡?
巧用廢舊瓶子做出美美的生活工藝品
古董工藝品十大天價
蛋殼手工DIY的實用工藝品
解讀中國琺琅器 從舶來品到本土特色的工藝品
精緻生動的鋁線工藝品欣賞
院子里廢棄的園藝工具,都變成了花叢里的工藝品
一件木雕工藝品的誕生過程